元妃叹着气说道。
“姐姐仁义孝道自有天灵所佑。”
“宁贵人,你在这里同元妃姐妹长短的,倒是真把你亲嫡姐晾在一边了,你瞧着她,都快睡着了!”
太后见宁嘉鱼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打趣地说道。
“可不是啊,妹妹你同本宫姐妹长短的,倒真冷落了你亲嫡姐!”
元妃娇笑着,用丝绢捂着嘴,目光落在宁嘉鱼身上。
“娘娘多虑了,宁贵人在宫中有娘娘照拂,民妇万般安心,娘娘仁义宽厚,实乃她的福气,民妇在此向娘娘道谢。”
宁嘉鱼说完,起身朝元妃屈膝做了一个万福礼。
“哎呀丞相夫人快快平身,你可真是谦礼,本宫怎么能和你这个亲姐姐相提并论?宁贵人肯交心本宫,本宫已是欣慰之极。”
元妃急忙起身说道。
“说来还是宁贵人命好,未出阁时有嫡姐照顾,进宫后又得元妃知心相交!”
太后呵呵一笑,做一个收尾。
元妃和宁贵人其乐融融地相视一笑,外面寒风如刀,暖阁春暖花开。
宁嘉鱼也跟着笑了笑,微笑之余,她瞥了一眼屋内的更漏,眼看就快酉时,这会儿陆翊也快到长青殿来接她来了。
第50章 往事
倒是元妃抬眸看了一眼更漏,风情万种地用手撩了撩额前的刘海,提着嗓子说道:“眼看就快酉时,臣妾要回宫化晚妆,臣妾这就告退。”
元妃起身对太后行礼道。
“臣妾也告退。”
宁贵人说完,也起身行礼,准备离开。
宁嘉鱼松了一口气,这会儿就算陆翊没过来接她,她此刻也自在了许多。
“嘉鱼,小翊还没有过来,你就在长青殿多陪哀家一会儿,跟哀家一起去阳泉殿吧。”
“是!”
这时,掌事宫女踏着碎步从殿外走进来,她躬身行礼后对太后禀报道:“陆丞相在外求见。”
太后呵呵一笑对宁嘉鱼说道:“到底是新婚夫妇啊,哀家还想着小翊他公事繁忙不来长青殿了,这会儿刚好酉时,看来他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你呢!”
“母后过奖了,夫君他也是要到长青殿看望母后的,在进宫之前他就对臣媳说,母后视他为己出,若不是朝中事多,早该来长青殿拜见你的。”
宁嘉鱼垂首恭敬地说道。
“宣他进殿。”
太后笑眯眯地对掌事宫女吩咐道。
元妃原本已经转身迈向殿门,听太后这样一说,便又收回了迈出去的一只脚,心里暗自想到:“陆丞相,未见其人,怎么名字这么耳熟?”
陆翊走近大殿,见了太后掀开身前的衣角跪拜在地上嘴里恭敬地呼道:”儿臣陆翊拜见母后。”
“平身,小翊啊,哀家刚才还在想你公事繁多,唯恐不来长青殿,正想让嘉鱼同哀家一起去阳泉殿参加宴会,没料到你就过来了,可是真心来看哀家这个老骨头?”
太后笑眯眯地打趣问道。
“母后待儿臣恩重,儿臣岂能忘义?还请母后原谅儿臣进宫拜见时间晚。”
陆翊低声说道。
“哀家怎会怪你?你有此番心意哀家甚是欣慰。”
太后微笑着点点头,目光一瞥,只见元妃站在旁边低着头不停地搓揉着手里的丝绢手巾,似乎在想什么。
“元妃,陆翊是皇上的臣弟不是外人,经常到长青殿来看哀家,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太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她以为元妃顾及陆翊是外人,心里有别扭。
陆翊听见太后这样说,便领会了她的意思,于是转身对元妃作揖道:
“微臣陆翊拜见娘娘,娘娘万福。”
元妃听他这样一说,便抬起头来,只感到一阵心跳。只见他身形挺拔,神采焕发,容貌俊美,正是那晚在花丛中将自己拥在怀里的人,当时她就快陷入昏迷,在闭上眼睛时看了他一眼,后来就听见乱七八糟地声音,什么相爷,什么后宫。
“皇叔有礼了,本宫愚钝居然忘记了你的身份,难怪皇上时不时夸着有一个为他分忧解难的臣弟。”
元妃立刻从思绪中走出,屈膝朝他做了一个万福,算是回礼。
“微臣无德,都是皇上英明领导才有这般太平的天下。”
陆翊恭敬地说道。
“嗯,时辰差不多快到了,元妃,宁贵人,你们也各自回宫早做妆洗打扮,晚上为太子践行。”
太后淡淡地说道,有些话,她还要当面和陆翊单独聊聊。
元妃和宁贵人离开后,绿萝为陆翊拿来一把八仙椅,陆翊整理了一下衣角,便轻轻地侧身坐上去,双手放在两膝上,垂首静等太后的问话。
太后也不寒暄,单刀直入地问道:“此番太子去大夏要回那三百里城池,你觉得有几分胜算?”
陆翊心里暗想,太后还是老道,明眼的人都能看得出大夏国的诡计。
“五分胜算,三分事在人为,两分靠运气。”
陆翊也直接了当地说道。
“本来皇上让哀家在这长青殿颐养天年,哀家就不该多管朝中的事,只是事关太子,他是哀家一手看着长大的,此番去大夏,且不论能否要回那城池,就个人安危来说,哀家极为担心他。”
52书库推荐浏览: 剪灯夜语 天作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