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尚宫又道:“日后你要常来,还有一事须稍加留意:在圣瑞宫中,每人皆称太妃为‘娘娘’,你最好也这样称呼,太妃必会喜欢。”
大宋惯例,只有天子正室、皇帝嫡母,才能被称为“娘娘”,宫人对其余嫔御都只称“娘子”。听尚宫这样说,蕙罗低眉垂目,略略微笑,但没有清楚地答应。
回到福宁殿,蕙罗先去见皇帝,把太妃邀她教授宫人及厚赐财物一事说了,问赵煦是否同意,礼物要不要退回去。赵煦淡淡道:“没事,你午后可以过去。礼物既然她送了,你便收着罢。”
蕙罗轻声答应了。赵煦沉默片刻,又道:“以后向你送礼的人想必会很多,不管谁送的,你都收着罢。”
蕙罗踟蹰道:“这……合适么?”
“合适,”赵煦一笑:“不收才不合适。”
huáng昏时回到居处,见太妃的礼物已一一罗列在室中。蕙罗看了看,见其中有几个翠翘形状很别致,便拾起细看其工艺,一时兴起,亦在妆台前坐了,挽了个稍高的发髻,再把翠翘簪在鬓边。
她们这样的内人,平时装扮及其素雅,衣无华彩,发无珠玉,蕙罗几乎从未戴过这样华丽的首饰,如今这样梳妆,小女儿心xing顿起,揽镜自顾,觉得挺好看,不由对镜中的自己微露笑颜。但看罢发饰,再细看五官,忽然又想起了之前赵似在太妃阁中说的那句话:“她长得又不美,皇兄不会看上她的。”此后再自顾,脸上那些不完美之处越发凸显,果然越看越觉得丑。
蕙罗好生气恼,伏首埋头不忍再顾。自怨自艾之余想到赵似,亦对他心生两分莫名怨气——尽管明知他那样说其实并无恶意——用只有自己听的见的声音嘀咕道:“我就是不美,那又怎样?要你来说!”
这位十二大王的话还真是不中听。虽然他说的都是真话,却让每个人听了心里都不舒服……蕙罗想起赵似每次说完他那些真话后众人的反应,不禁又笑了起来,劝解自己道,他连对兄弟、母亲都是这样,自己又何必因他这句话生这闲气呢?
还在胡思乱想,忽闻有人敲门。蕙罗开门一看,见是杨日言。他像是刚从外面回来,风尘仆仆地,手中持着一枝盛开的绿萼梅花。
杨日言把绿萼梅送至蕙罗面前,道:“今日我去端王宫中与他商议绘陈贵仪写真事宜,花园内梅花盛放,端王便剪了一枝绿萼梅给我,嘱我带来给你,说梅花之中他最爱绿萼,愿请蕙君共赏此花清芬。”
蕙罗看看那花,问杨日言:“如今官城梅、重叶梅、红梅皆开得好,颜色娇艳,重叶数层,花形丰美,十大王却为何最爱这单薄素淡的绿萼梅?”
杨日言道:“大王说,梅花萼蒂,一般都作绛紫色,惟此花绿萼,连枝梗都是青的,特为清高。于百媚千妍中乍见此花,更有九疑仙子萼绿华之叹。何况此花清芬雅致幽远,与别品不同,因此最为钟爱。”
见蕙罗兀自沉吟不语,杨日言直把梅花递到她手中,微笑道:“快拿去cha瓶罢。日后你自会发现,十大王的眼睛和鼻子都与众不同,他可以留意到芦糙扶风的美态,也能闻出路边红蓼的一缕清香。”
杨日言走后,蕙罗把绿萼梅cha在花瓶中,怔怔地看了半晌,又取出日前他所送的礼物,手炉、香盒及高丽摺叠扇,手指一一抚过,感觉如闻梅花清香,心里安宁而愉悦。打开摺叠扇,看着那阕小山词,与赵佶相处的几个细节悄然浮上心头:月夜寻香之下的邂逅,为他更衣时的接触,凌晨薰衣的叙谈,自然还有他那两次轻狂的无礼之举……
想至此处,蕙罗双颊灼热,偏偏目光又落在那词下半阕上:“风有韵,月无痕,暗消魂……”
蕙罗默念此句,心宛如被某种柔软的东西撞击了一下,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但那种隐约的疼痛竟也是温柔的,令体会这种痛苦都成了一种隐秘的乐趣。
觉出自己此时的心神恍惚,蕙罗合上摺叠扇,闭上眼睛,qiáng迫自己不再想与之相关的事。但赵佶的影子却挥之不去,即便她紧阖双目,他那言笑晏晏的模样仍不断浮现在心头。
(待续)
15香斗
次日午后,蕙罗如约前往圣瑞宫,先见过太妃,再进入后院为宫人授课。其间有一些喧哗声自墙外传来,似有宦官在呵斥什么人,但隔得远了,听得并不真切,蕙罗也没多留意,依旧向内人们认真讲解所授内容。授课结束,蕙罗离开圣瑞宫时,见守门的内臣在窃窃私语,依稀听到他们提“司饰内人”、“香药”等几个词,蕙罗顿时上了心,立即止步,问他们:“刚才我听见有位先生在这里斥责宫人,可是哪位司饰内人犯了错么?”
因蕙罗最近颇受皇帝、太妃重视,这些内臣对她态度也极好,见她发问,立即赔笑道:“先前有几个司饰内人送新造的香斗来,请太妃过目。也是她们不稳重,不知在聊什么,一路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不想十二大王从那边过来,走在最前面的内人还在回头跟同伴说着话呢,一边笑一边提着香斗上下挥舞,一不留神在拐角处撞上十二大王,香斗重重地击在十二大王的右臂上,十二大王一把将她推倒在地,然后摁住右臂,好像很痛的样子。那些内人吓坏了,一个个全跪下哀求。当时梁都知在太妃阁中,听到动静便出来,骂了她们一顿,然后让人把为首的那位内人拖下去批颊掌嘴,还说要严惩她,也不知如今怎样了。”
香斗是一种长柄香炉,一端供持握,另一端是个小香炉,其中薰烧香丸香饼,是在礼佛或出行时宫人手持使用。新chūn将至,太妃亦要外出进香,嫌以前的香斗样式旧了,吩咐尚服局设计些新式的来,这事蕙罗也知道,如今见守门的小huáng门这样说,忙问那为首的内人是谁。小huáng门回答:“就是常来送香药的冯香积。”
既知事关尚服局,蕙罗本已颇感忧虑,听说是香积更加紧张,立即赶往尚服局探视。
香积一向勤恳,人也和善,在尚服局人缘极好。蕙罗还未进尚服局大门,便听见里面哭声哀戚,入内一看,见一群内人及尚服局诸女官围着香积,有人在连声劝慰,有人唉声叹气,有人不发一言,但看上去都是忧心忡忡的,而香积双颊红肿,早已哭成泪人。
蕙罗上前去,唤了声“香积”,香积泪眼看她,立即双手搂住她,泣道:“蕙罗,我被赶出尚服局了。”
蕙罗惊讶之下转顾一旁的周尚服,周尚服叹道:“这是梁都知授意卢尚宫下的命令,我们亦不能违抗。”
“那香积要去哪里?”蕙罗问。
周尚服不语,林司饰替她答了:“遣往尚食局,做烧火拾柴之类的事。”
香积闻言哭得更伤心了。蕙罗心里酸楚,想劝她又不知该如何说,只得紧拥着她,自己的泪也掉了下来。
这时有个小内人建议蕙罗道:“沈姐姐现在受官家器重,不如去向他求qíng,请他下令,赦免冯姐姐之罪。”
蕙罗尚未反应,周尚服便道:“不可。且不说官家是否会答应,香积因冒犯十二大王获罪,命令是梁都知下的,蕙罗避开梁都知、十二大王及圣瑞宫,直接请求官家下令赦罪,宫中诸人将会如何看待蕙罗?如此一来,香积未必能脱罪,而蕙罗受到的影响或许还比香积的严重。”
“那……若我们一起去恳求梁都知呢?”林司饰轻声问她。
周尚服摇头:“梁都知的xingqíng,你们不是不知道……”
梁从政对待下属一向冷酷严苛。当年赵煦元配皇后孟氏的养母燕氏曾联络尼姑法端、供奉官王坚为皇后祷祠祈福求子,郝随是当时婕妤刘氏的亲信,得知此事后禀报赵煦,说孟皇后在宫中行巫,意在祸乱宫闱,赵煦遂命梁从政制狱查办,捕逮了皇后宫中宦者、宫女三十多人,严刑拷问,手段残酷,屡次毁折宫人肢体,还有断舌之事发生。此“巫蛊”事件成了孟皇后被废的导火索,而梁从政也因此建立了他那令人闻虎色变的威信。对处罚宫人这一点,梁从政向来说一不二,要他改口难于上青天。
林司饰亦沉默了。又有人问:“可以去求求十二大王和圣瑞宫么?”
“遣往尚食局,便是圣瑞宫的决定。”林司饰叹叹气,又道:“十二大王是香积冒犯的正主,何况以他的脾气……”
提到赵似的脾气,众人也都无语。多年来,他一直是一副桀骜不驯、冷漠高傲的模样,对寻常宫人都难得有好脸色,更遑论要他饶恕冒犯他的人了。
这日尚服局内人的商议并没有理想的结果,香积哭过一回后亦渐渐认命,回到自己房间,开始收拾要搬走的物品了。蕙罗跟在她身后,怔怔地看了半晌,忽然转身出门,朝圣瑞宫奔去。
守门的小huáng门见她回来,含笑问:“姐姐是有事要见娘娘么?容我前去通报。”
蕙罗摆首,道:“我有要事,想求见十二大王。”
片刻后,有赵似殿阁的内臣出来,把蕙罗带到了赵似的书斋。
赵似正在里面看书,见蕙罗进来施礼,抬起眼帘略看她一眼,简洁地发问:“何事?”
蕙罗垂目道:“奴婢听说,司饰内人冯香积冲撞了十二大王,将被遣往尚食局服役。”
“这就是你说的要事?”赵似一哂,反问:“那又怎样?”
“大王认识香积么?”蕙罗问,见赵似不语,她继续道,“宫中内人有好几千,大王未必个个都认识,香积大王恐怕也不会有印象。但对香积来说,大王却是她相当重视的人,因为大王日常所用的龙脑香,便是由她亲手检验挑选的。”
赵似依旧未说话,但听到这里,本来落于书卷上的目光又移到了蕙罗脸上。
蕙罗问他:“奴婢斗胆请问大王,龙脑是什么形状?”
赵似蹙了蹙眉,有不耐烦状,但还是回答了:“片状,色如冰雪。”
“大王说的这种是上品,名为梅花脑。”蕙罗说,“但是,龙脑并不都是这样子的。还有一些很细碎,状如米粒,名为米脑,而晶体与木屑混在一起的,则叫苍脑。大王用的龙脑,是色如冰雪的梅花脑,片大整齐、香气浓郁而无任何杂质,这是因为,送给大王的龙脑香积都会亲手检验,哪怕是内藏库中的梅花脑,她都还会一片一片地挑选,剔出其中的微小米粒和残存的一点木屑,所以大王看到的龙脑不会有任何细碎颗粒和杂质。”
52书库推荐浏览: 米兰l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