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前的朋友基本上都在国外呢?现在那边是晚上。琪妈把电话收了起来 ,催道:快吃饭去。
梧桐看着房间内摆着的照片,有一些她认出是应和,有一些是现在的自己,也就是靳语的。
还有一张一个中年男人穿着运动装,拿着高尔夫杆站着,似乎在哪里见过。
这是?她忍不住拿起照片。
哎呀,那是你爸爸。琪妈提醒她,语气透着意外。
梧桐赶紧放下照片。
她突然想起来,自己以前从杂志上见过这个人。是个成功人士。
梧桐坐在那里吃饭,一旁的琪妈偷偷用眼睛打量她。眼中露出了疑虑。
第3章 自杀疑云
梧桐有几次想找借口出门 ,都被外边的人挡回来,除了应和谁都没权利让她出去。趁着琪妈去厨房,她偷偷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舅妈,梧桐听到她熟悉的声音几乎哭出来。强忍着泪说:我找郑梧桐。
舅妈声音疲惫:她已经几个月没回家。
梧桐吃惊,刚要问发生了什么,琪妈走出来见她打电话,急急走过来,见是拨到了一个陌生人家里,连连道歉。
以后你想找谁对我说,我给你打。琪妈说。
梧桐脑子里全是那句“她已经几个月没回家”
自己在4月份跟朋友去爬山,这段爬山是他最后的记忆,现在是8月,中间的几个月无缘无故时间变成了空白。
梧桐坐在沙发上。
琪妈见她又发呆,忍不住摇头。
不过发呆总比发狂令她省心。
靳应和坐在办公室,他面前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张照片,照片里的父亲抱着靳语,应和站在一侧。这是一张多年的老照片。
自从靳语从精神病院回来,他就没停止过担心。
他永远忘不了,几年前的那个下午,应和回家拿文件,妹妹靳语正坐在窗台上,大半个身子朝着在外面,血顺着她胳膊上的口子滴了一地,只差一线,靳语整个人就会翻下楼去,
应和脑子轰鸣,健步冲上去将她拉了下来。从那以后家里所有的窗台上都装上了栏杆。
医院确诊靳语患有长期的抑郁和精神分裂。
当时的应和用了几个小时才说服自己。
应和年纪轻轻就开始参与公司的内部事务,很多人以为这种年轻富二代过的是是纸醉金迷的惬意生活,其实他的生活更多地被忙碌填满。本来以为自己的妹妹只是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从来没想到她竟然会逐渐发展为一个精神病人。
每次想到这里,应和心中都会对自己的后知后觉产生愧疚。
应和回到家,靳语正安静地看书。
他没有去打扰。
一旁的琪妈把应和拉到一边,说:我觉得小语不对劲。
怎么了?应和问。
她现在吃饭走路的样子和以前大不一样,就像变一个人,而且,
琪妈瞄了瞄看书的靳语:她连照片里的先生都不认识。
应和沉默片刻,对琪妈说:
她在医院住了那么久,习惯上难免有些更改。而且爸爸长居国外,几年也不回来一次,小语对他陌生也不奇怪。
琪妈摇着头想说什么,最终咽了回去。
书房里的书大部分都是写经济,靳语从角落找到一本《灵异事件解读》,看的出神。
里面讲了一例灵魂互换的事件,是法国不同城市的两个孩子,在发生意外以后,彼此用另一个人的身体生活。很多年后才被人认可这件事。
科学对这个解释说是脑电波产生了错位。
梧桐觉得,她需要找到原来的自己,也就是找到靳语。
可是现在她被看的死死的,没办法出门。
大厅里,靳语走到应和面前问他:我什么时候才能出门呢?
应和本来在看手机,抬头问:出门做什么?
靳语:家里太闷,想出去走走。
过几天吧.应和说。
我带你去商场转转,但是不许乱跑。
梧桐为几天之后的逃跑预想了好几种方案。比如在停车厂找个角落藏起来,比如趁着商场人流快速逃走,比如借口上厕所….
然而那天,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商场的电视中看到自己。
确切地税是看到了自己的尸体。
在一个珠宝柜台的旁边,当梧桐正为逃走而四下张望,却被柜台上方的电视吸引了注意:本市海中发现浮尸,至今无人认领。
虽然新闻中的脸做了模糊处理,梧桐还是一眼认出了自己,认出了那身熟悉的衣服。
一瞬间,天塌下来的轰鸣,一个小孩子从她身边奔奔跑着过去,梧桐整个人摊倒在地。
应和见他突然倒地,上前去扶。
梧桐脑中一遍遍闪现新闻的内容,疯了一样就要向门口冲去,被应和拉住。
周围的人像看神经病一样看着这个怪异的女孩。此时商场的保安也赶了过来。
你怎么了?应和对她的变化感到突然。
她语无伦次:我死了…我看到我的尸体!梧桐泣不成声。
应和连连向人道歉。将她抱在怀中。给刘叔打了电话。
她被送到附近的一个医院,打了一针强力镇定剂,
醒来后,应和正跟几个医生在门口谈论。
52书库推荐浏览: 小良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