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是她刚来大同时,遇到这种事,恐怕只会和展家人针锋相对地大吵,现在她以为自己长进了一些,但一对比,才会发现仍然不足。
“你绕这么大弯子干嘛?”
朱成钧忽然把脸伸到她面前来了,浅色瞳眸里带着得意:“想夸我,就直说,我听着呢。”
“……”展见星本来真想夸两句的,这下被堵回来了,干干地道:“我没有。”
“你有。”
“没有。”
“你就是有,快夸我。”朱成钧伸手扯她的脸,“说,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厉害?”
展见星不堪其扰,拍他的手闪躲着,脸被扯着,她话也说不清楚了:“哪有人这样所自己的,泥怂手——”
“你所了我才怂。”
居然还学她说话!
展见星挣不过他,脸颊都叫扯疼了,只好败下阵来:“——是。”
虽然只有一个字,朱成钧还是大方地收了手,见展见星带点赌气地走到旁边另一边去揉脸,他甚觉满意——满意什么,他其实不知道,不过这个同伴一直陪在身边,想捏他就可以捏他,这个感觉就是让他舒心。
他没有别的要求,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就可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蜜月期了这么久,我掐指一算,是时候吵一架了。
~~
可能涉及qiu禁play,害怕地抱住泥们。
第55章
反击过朱老爷以后,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楚翰林对于学生们的府试拿出了重视的态度,抓紧给他们突击了一阵, 开考前,还领着他们到府学外面转悠了一圈, 让他们提前熟悉一下场地。
至于正式开考后的过程, 不必赘述, 看结果就行了:展见星拿到了第二个案首。小三元里, 她已得两元。
许异也不差, 紧随其后得了第二,虽然一同应考的考生扩大到了整个府城,但论拼师,仍然无人拼得过他们。
得良师为教这一点实在太重要了,科举分南北榜前, 有些偏远地区几十年考不出一个进士,并非当地没有良才,实在是难遇良师, 便有美玉,也只得蒙尘了。
两个人回来恭恭敬敬地端茶谢师,楚翰林微微一笑, 却不伸手去接。
展见星一愣之后,忽然明悟, 拉了许异一把,带着他一起跪下。
这一跪, 就不一样了,代表着楚翰林正式将他们收入了门墙,从此哪怕他们离开代王府,不再有伴读身份,与楚翰林的师生名分也不会变。
他们没时间为府试的排名多高兴什么,因为接下来很快就要迎接院试了。
院试三年两次,由朝廷钦点的提学官按临各府进行主考,同省之内各府的时间因此并不一样,大同这一次的院试,便是定在了八月里。
主管院试的提学官流动性很大,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科举公平性,三年一任,到期必然卸任转回原职——这一职位类似于兼职,被点为提学官的官员本身有正职,或为六部侍郎,或为科道御史,或为翰林学士,只是不论原任何职,必须是两榜进士出身。
楚翰林翰林院的正宗文脉出身在这时显露了作用,不知他怎么运作的,找到了这位提学官当年乡试、会试与殿试的文章,以及他此前在山西太原、平阳两府主持院试时所点中的前三名的答卷,汇总后令展见星与许异反复揣摩研习。
知了初鸣槐荫里,荷风带露送长夜。
四个月时光一晃而过,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里,展见星与许异迎来了院试。
院试的场地仍在府学,过程也与府试时差不多,府试由知府一言而决,院试时提学官也不必听他人的意见,于是考完放榜的速度,也差不多快。
辛苦必有回报,耕耘迎来收获。
几轮筛选过后,张贴出来的院试录取名单不过二十人,来看榜的有七八百人,想挤进去不容易,但从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则不过是一扫而过的事——
第一,展见星。
第二,许异。
只看最前面这两个名字,倒好像把府试的榜单原样搬来了一样。
许异一蹦:“中啦!”
他挤出人群,狂喜地拉着展见星转了两个圈。
展见星笑道:“许兄,恭喜。”
“哈哈,同喜同喜!”许异乐得合不拢嘴,笑了好一会儿,忽而收住,认真地看着展见星道:“见星,我是秀才了,这个功名对我很重要。”
展见星点头:“我知道,对我也很重要。许兄,我们继续努力,迟早有一天,你可以摆脱军户的出身,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实不只是这样——”秋阳灿烂,许异背光站着,可能是光线的缘故,他眼神显得深邃,这一刻他看上去甚至有点深沉,但很快,他露出笑容的时候俊朗里就又带了两分惯常的憨气,用力点着头:“对,早晚有一天,我可以只做我想做的事!”
两个人乐了一会儿,撒腿跑去代王府给楚翰林报喜。
虽然该先告知家里,但他们能双双上榜,第一个该感谢的是楚翰林。
楚翰林并不意外,他对自己学生的水平有数,对童生试也有把握,不过仍很高兴,他体贴学生的心情,笑着道:“快回家去吧,家里人只怕更盼着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溪畔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