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宁国公府的二姑娘姜锦听闻这消息是气得不得了,姜烟与姜锦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姊妹,按理说生父早逝,她们母女三人相依为命,这感情要比一般人深厚些,可偏偏姜烟和姜锦一直是水火不容。
想想也是,姜烟打从两岁起就养在皇太后身边,姜锦则从小没离开过韶华长公主,姊妹俩儿从小在一起呆的时间就不超过一个月。
况且姜烟打从一生下来,就被皇太后封为寿安郡主,郡主乃是从一品,按理说只有亲王之女才能得此封号,可皇太后怜惜她,她的身份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姜锦是宁国公府的二姑娘,如今是正二品的县主身份,她羡慕姜烟从小在皇太后身边长大,受尽宠爱,可姜烟却是羡慕她从小跟在韶华长公主身边长大,得韶华长公主和宁国公府上下呵护,姊妹两人是相看生厌,很是不对付。
不过姜烟回来之前也是得皇太后叮嘱一番的——阿烟啊,你和锦姐儿是亲姊妹,打断骨头连着筋,你们也没个哥哥弟弟,就算是二房有儿子,可到底是隔了一层,哪里亲姊妹亲?外祖母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还能护着你多久,回去了和你母亲、和锦姐儿好好相处,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感情了。
姜烟最听的就是皇太后的话,回来之后虽不待见姜锦,对她也是百般示好,没想到姜锦却来了这么一遭。
姜锦虽说是个姑娘,可她是遗腹子,在这宁国公府却像是混世魔王似的,那是说一不二。
如今听闻姜锦听闻这事儿,气的不行,自然是匆匆赶了过来。
她来到姜烟院子,见着曾嬷嬷跪在院子中间,远处还有几个假装路过、实际上却在看笑话的丫鬟,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忙上前拽着曾嬷嬷起来。
姜锦今日穿着鹅色烫金百褶襦裙,外头套着胭脂红立领对襟小袄,上头用的是金丝线绣的昙花珠络绣,极为繁复,那上等的绣娘也要花一整个冬天才能做出这样一件小袄来,颈脖处挂着的金镶玉项圈,腰间挂着的玉瑶佩……皆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将她那只有七分的容貌硬生生衬到了九分。
说起来,韶华长公主未出阁的时候,也是这京城极有名气的美人儿,宁国公府风水也是养人,一个个哥儿姐儿也是极得出挑的,只是姜锦容貌不算十分出众,众人见这两姊妹,一个个直说皇宫比宁国公府更是养人。
姜锦听了这话却是不痛快,特别是听人偷偷说宁国公府生得最好的是养在深宫中的寿安郡主,自然在心里又给姜烟记上一笔。
曾嬷嬷被姜锦拽着,却不肯起来,低头道:“大姑娘不发话,奴婢哪里敢起来?奴婢知道二姑娘是好心,奴婢不敢起!”
姜锦一听这话更是气得不得了,看似是在和曾嬷嬷说话,可实际上冲着屋子嚷嚷道:“她姜烟到底有没有点规矩?嬷嬷是母亲身边的老人,她怎么能这样?况且昨日她身边的丫头丢脸都丢到宫里头去了,嬷嬷也是奉母亲之命,前来教训那丫头几句,她就要非要闹得这么难看吗?”
“嬷嬷伺候了母亲大半辈子,如今年纪也大了,到老还要折在她手上?众人都说我们宁国公府知理懂法,孝顺可嘉,她,她到底还要不要脸??”
姜烟置若罔闻,只坐在屋子里抄写佛经。
这是她上辈子在湖心小院住了几年养成的习惯,每当心里愤恨不已,总是会抄佛经,如今听着外头的一来一往,像是听笑话似的。
第四章 吓唬吓唬你
不管是作为姐姐还是作为宿敌,姜烟都是懂姜锦的,姜锦从小就能言会道,哄得宁国公老夫人和韶华长公主是喜笑颜开,对她是呵护有加,这不,她就连对身边的一个老嬷嬷都说话这般好听,可偏偏对自己这个当姐姐的,恨不得吃了自己的肉喝了自己的血。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得罪过姜锦,上辈子她在湖心小院想了几年没想通,到了这辈子,也懒得去想这些糟心事。
曾嬷嬷还在外头装可怜,姜锦却已经耐不住性子了,嚷嚷道:“姜烟,你给我出来,出来把话说清楚!”
我的乖乖哟,这哪里有半点世家姑娘的样子,简直就像是市井泼妇!
姜烟冲着飘絮勾勾手指头,说了几句话,飘絮是喜笑颜开,转身就下去了。
很快,她就听见了飘絮的声音,“……奴婢见过二姑娘,二姑娘见谅,大姑娘如今正病着,刚吃了药睡下,若是二姑娘有事儿找大姑娘,不如待会儿再来?”
这摆明了就是姜烟不愿意见姜锦。
姜锦何从受过这样的气,嘴里嚷嚷着“那我就进去把她叫起来”之类的话,人就要往里面闯。
飘絮见状也不拦,只轻飘飘道:“二姑娘可得想清楚了,昨儿奴婢进宫见到了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听闻大姑娘病了,心疼的眼泪当即就落下来,若是太后娘娘知道二姑娘今日还这般,只怕会不高兴的……”
果然,姜锦脚下的步子顿住了。
皇太后虽和善,可心却是偏的没边了,前几日的事情皇太后还没同她算账,若是今日再闹出什么事情来……偏偏如今母亲又不在宁国公府,昨夜她还在母亲跟前哭了一场,说若是皇太后来了该怎么办,定会责罚她的,可母亲不过是宽慰了她几句,一大早又去了白马寺。
52书库推荐浏览: 郑小溪 爽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