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术_须弥普普【完结】(562)

阅读记录

  等到顾延章上任,事情做得又多,可极少扰民,至于工程浩大,偏又能功在千秋的福寿渠,干脆是流民帮着修的。

  城中百姓饱受水患多年,苦不堪言,此时虽然出了点银钱,少不得要心疼,可比起自家去服役,比起年年要把家私搬来搬去,利弊之分,自然是辨得出来的。

  然而顾延章在赣州做得越好,衬托得张待越废。

  这对比实在是太强烈了!

  收入锐减,活还多了,偏又因为州衙的安排问题,反而事倍功半,修渠的流民们怨声载道。

  而被迫去服役,要脱得一层皮,本来只要出点余钱就好的百姓也怨声载道。

  便似众人坐在同一辆马车里,明明前一刻那赶车的驾得飞快平稳,连颠都不颠一下,还能在上头喝茶打打马吊,撩起车帘赏赏风景——等到换了个车夫,一个人都还未反应得过来,路况也半点未变,驾车的竟是自己直直撞到路边的树上,把整车厢的人都掀翻了。

  这般半点缓冲都没有,倒比一路被颠得死去活来,最后终于翻了车的更叫人气,叫人想要骂娘。

  张待卯足了一口气想要做好,不被领情就算了,还要挨骂。

  自有了白蜡之产,又有流民营、福寿渠之后,赣州便是朝中的重点看视之地,皇城司,江南西路的转运使,朝中的御史,都不是吃干饭的。

  皇城司多少会顾忌几分张待的背景,后面两拨人却毫无顾忌,一封又一封的弹章往朝中发。

  这一些是朝中弹章,赵芮留中不发,官员们就算知道,也不好在朝堂之上提出。

  可另有一桩——今年的赣橙、香菇皆是丰收,又有白蜡产出,赣州群商云集,那些个南来北往的商人自那一处回了京,难道会不吹几句牛?

  古往今来,京城最不缺口若悬河的闲人,不但爱论朝政,点评宰辅施政,天子宫闱,一般地爱议论宗室。

  今日担心天子下头不中用,生不出儿子,明日排一回哪一位藩王将会靠着儿子上位,后日又去说一通太后同天子的母子关系。

  眼下已是算要入冬,恰是去赣州贩货的商人们陆续回京的时候。

  不管是去仁和酒楼,还是去路边的小酒肆,只要你坐上一日,必能听到些流言。

  “听说天子同圣人又吵起来了!圣人那伯父,去赣州做官那一个,据说是个蠢材,差点没把流民给逼反,修条沟旁人都快修好了,他自己去收个尾,还搞得乱糟糟的,叫人骂得狗血淋头,台中那些个官人上书要罢免他,天子想要罢,偏那圣人不同意,把天子给骂了一顿!”

  有人言之凿凿。

  “可是当真?最后罢了不曾?”

  有人问道。

  “罢个屁,这大晋虽然姓赵,可别忘了,姓赵的是从姓张的肚子里爬出来的!难道他还敢反了娘?!听说被骂得缩头缩脑回了宫,半句话也不敢多说。”

  “这你都晓得了?听谁说的?莫不是吹牛罢?”

  有人狐疑。

  “胡说八道!老子会吹牛?也不打听打听,老子三姨夫的二表弟的亲外甥隔几日就要进一趟宫,全靠他听得清清楚楚!”

  “你三姨夫的二表弟的亲外甥……那不是倾脚头倒粪的李大吗?甚时割了子孙根进去的,怎么听得到宫中说话?”

  “圣人、天子就不用屙屎拉尿啦?!”

  ——这般类似的对话,出现的频率并不少,传来传去,自是沸沸扬扬。

  凡事只要沾上了宫中天子、圣人的关系,便能引得百姓们说的唾沫横飞,听的津津有味。

  这些个言论自然瞒不住宫中,更瞒不住那些个京城里头的大小宗室官员。

  季清菱虽然自己不爱交际,却也常听松节等人说得外头传言,自然听说过。

  她心中一面觉得张待被骂得活该——五哥在赣州城中呕心沥血一干努力,并自己当日耗尽心力才弄好的白蜡产业,被他这样一搅和,虽不至于全废了,可必定也至少会被拖累了许多年。

  可一面又觉得,张璧这般聪明,偏偏小小年纪,旁的没有学到,纨绔子弟的嚣张跋扈之态,已是初见端倪,着实可惜。

  第478章 高兴

  车厢并不算大,张璧坐在后座上,仰着头,脸上的表情与其说是难过,不如说是生气。

  他自出生开始就被捧在手心长大,因为张太后,无论天子也好,皇亲宗室也好,人人都他当做宝贝。

  虽然性子熊,又还是个小儿,张璧却极为护短。在他心中,自己家人是不会有错的,错的只能是旁人。

  杨度骂他爹是“废物点心”,那就是杨度的错,对方该打,若不是因为杨度是杨皇后的侄儿,打死都不算什么。

  而在对方被他打了一顿之后,供出来说以前他平日里玩耍的伙伴们,私下也个个都笑过张待是个蠢蛋,张璧就觉得那些人全都该关起来。

  张璧其实早有先生启蒙,也读了不少书,说起书中道理来,其实是一套一套的,可书毕竟是书,一旦回到实际当中,他并不会用学到的道理来想事情,只会用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熏陶来想事情。

  那熏陶便是——除却天子,张家是最大的。

  此时他坐在后座上头,气鼓鼓的,只拿眼睛盯着季清菱,道:“姐姐,你说他该不该打!”

52书库推荐浏览: 须弥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