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姜不知怎地竟听懂了,颊腮泛起薄晕,抿着嘴儿,指着踱步而来的花狸大猫:“再满是淫词儿,让它吃了你。”
花狸大猫蹲坐架下仰颈,盯着这一身绿毛会说人话的小妖物,虎视眈眈。
那绿鹦鹉炸着毛有些紧张,也是个吃不得半点亏的角色,朝沈二爷悠悠叹口气,很是语重心长:“藕丝儿缚定槃鹏翅,黄莺儿夺了鸿鹄志,二爷啊,休为这翠帏锦帐一佳人,误了你‘金堂玉马’好前程。”
田姜瞪圆双目,可以啊……还会挑拨离间,弯腰从地上捡起个石子朝它就扔,花狸大猫幸灾乐祸喵呜一声。
沈二爷头有些疼,拉起田姜的手朝院外走,他是不是好心办坏事了?
想想道:“这绿鹦鹉性子乖张,并不得人人喜欢,数年前把它送走过……你若也讨嫌它,还可送回梁国公府养着。”
“不用。”田姜答的斩钉截铁:“若这般它还以为我怕它哩,我才不怕它,就养在这里。”
沈二爷看着她,忍不住沉声笑了,跟在身后翠梅等几丫鬟也抿着嘴笑。
田姜这才恍神……她是不是显得有些孩子气了。
也才察觉不知何时起,右手被二爷握在掌心里。
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是极讲究礼仪规制。
他俩这般并肩而行应是不妥当的。
第肆贰捌章 奉茶记
田姜被沈二爷握着手不放,她想想也罢了。
昨从正门嫁迎而入,一路遮着销金盖头,不曾将这栖桐院好生打量,此时秋阳半露,薄雾残褪,现眼前是处三进宅子,带座花园,但见得梧桐飘黄、蟹菊舒金,松墙石径,映阶浮苔,桂香弄风过雕栏,柿子霜红满树桠。
有园人在把曲水方池里的秋荷茎叶折,田姜指着笑说:“折它作甚,留与游鱼盖夕阳,倒别有番意境。”
随在跟前的管事沈柳,暗边沈二爷的脸色,是个机灵的,忙至塘前喊两嗓子,园人果然听命,不再折了,摇橹离去。
跨出门槛儿,梁楣之上悬黑底鎏金的匾额,上书“栖桐院”三个大字。
田姜好奇问此名有何典故,沈二爷不答,反笑问她:“可还记得《诗经·大雅》中‘卷阿’章。”
她颌首,怎会不记得呢,信口拈来:“……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她顿然了悟,借有茂桐栖,引凤凰来鸣矣……
有些娇憨的偏头看他:“凤凰常喻皇后,多栖后宫帝王之所,二爷只怕是难以等来罢。”
沈二爷俯身凑近她的耳畔低语:“谁说我没等来,你就是我的凤凰啊,田九儿。”
田姜怔了怔,瞟了眼翠梅翠香采蓉等丫鬟,这大庭广众的……小脸不由人的泛起红晕来。
恰徐泾匆匆来禀,吏部左侍郎李炳成遣人递来急件,需沈二爷签章为核。
沈二爷看看天色尚早,朝田姜道:“我的书房离此不远,你陪我去那坐一会便好。”
……
书房里有客,田姜不便进去,就暂歇在卷棚里等候,吃过一遍茶,有些忍不住走至廊下张望,天色显得愈发清亮,她犹豫着是否要去催沈二爷,毕竟入门第二日“新妇拜堂”于她甚为紧要。
一个高大魁伟的锦衣侍卫,目不斜视从她身边过,似要进书房去,田姜忙唤住他:“沈指挥使请留步。”
再说沈桓打老远就见个小娘子,由丫鬟随着立在廊下,他听沈容说了,是昨日入门的二夫人。
其实数月前,徐泾在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告诉了他一件耸人听闻的事,他实在难以置信。
可瞧眼前的小妇人,头戴珠翠,凤钗半坠,浅施粉黛,上穿红锦对襟夹短衫,钉六对蝶恋花鎏金银扣,下穿花锦月白裙,衬得那姿容绝美清丽,想不到啊想不到……他原要装没看见的,却被她一声唤,引得虎躯震三震。
止步拱手作一揖,瞪圆铜铃大眼,说话都有些结巴:“二夫人……你……你还记得我?”
田姜抿嘴儿微笑:“你希望我记得你么?”
自然是……不希望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愿她永远别记起他来。
沈桓每晚都在虔诚烧香,一想起那人日傍身边却未辨雌雄,他就气血翻腾、手足冰凉……更况那些共享春画册的美好时光,现于他简直是不堪回首的噩梦,若是二爷晓得……他莫名打个寒颤,又沮丧又真诚地:“二夫人不用勉强,在下不过区区个指挥使。”
田姜其实已不记得他了,顺着手册描述连猜带蒙而已。
观他神情不霁也歉然,遂出言明志:“沈指挥使不必难过,钱大夫说我会好的,即便旁人都忘光,我也一定要将你想起来。”
……沈桓看上去更难过了!
忽听书房内有人走出,田姜退避至卷棚内。
一阵窸窣脚步声过,沈二爷出现在门前,她连忙走过去,却没再看见沈桓的身影。
……
至沈老夫人所居的正房大院,迎面是五间上房,五六丫鬟站在廊前忙碌,有的在洒扫院墙边的落叶,有的在给鸟雀笼里添食换水,还有个抱猫丫头同个婆子眉飞色舞说话儿。
52书库推荐浏览: 页里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