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_来自远方【完结】(451)

阅读记录

  虽然苦些累些,所得的工钱却十分丰厚,养活一家老小富富有余。若是父子兄弟合力,数年下来,能存下一笔不菲的积蓄。

  借此便利,石勉扮作商人行走南北。

  起初有些困难,随着局面打开,生意越做越大,名声传出,临近的边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更有部分行商和胡商主动来投,希望能得庇护,随商队一同往来南北。

  “现如今,石郎君的商队可于并州和青州畅行无阻。”

  贾秉说话时,在场之人都是凝神静听。

  谢安谢玄等人怎么想,桓容暂时不晓得,但他脑子里确确实实生出一个念头:如果说贾科是以长安为出发点,由“中央”走向“地方”,石勉则是反其道而行,由“地方”包围“中央”。

  古人自然不晓得后世的理论,但中心思想却是十分相似。

  “陛下,陛下?”

  贾秉讲完,桓容迟迟没有动静,连唤几声都没有太大的反应。

  几人互相看看,默契的无语望天。

  不用说,官家又走神了。

  其他文武未必晓得,在场之人都是天子近臣,对官家动不动就走神的毛病,无不是心知肚明。

  太极殿外,桓伟和桓玄正身立定,叫起行礼的平蚝,表示要见桓容。

  “豹奴和阿全阿生之前来建康几次,都没见过海船。正巧四兄没出海,我和阿弟禀报过阿母,今日获准出宫,正好带他们去看看。”

  “阿母已经点头,我问过阿兄,就带他们去青溪里。”

  桓伟和桓玄说得清楚,平蚝请几位小郎君稍等,转身入殿禀报。

  桓容刚刚回神,就听宦者上禀,桓伟和桓胤几个来了。

  “六殿下和七殿下言,已得太后殿下许可,带几位郎君同往青溪里。”

  如果是桓容自己,势必要将几人召入殿,当面仔细叮嘱一番。遇上事qíng不忙,更会同几个小少年一起出宫。

  而今议事到一半,又有谢安郗超等重臣在,实不好召人进殿。

  斟酌片刻,桓容打定主意,正yù令宦者传话,不想被谢安打断。

  谢司徒面带笑容,当场表示,几位小郎君来见陛下,怎可不入殿。

  郗超表示赞同。

  桓容在族中选嗣之意,旁人未必知道,郗超实能猜出几分。既然要观察和培养继承人,凡事都不能疏忽,理当为未来的皇太子树立行事标杆。

  贾秉抚须轻笑,没有出声。

  王献之和谢玄互看一眼,目光齐齐转向谢安。

  日前有传言,谢司徒极喜爱骠骑大将军之孙,元日宴上,甚至不顾骠骑大将军的不满,直接将桓稚玉“抢”到身边。

  两人本以为传言有夸大的迹象。以谢安的为人,应该不会故意抢别人家的孙子。

  如今来看,实是空xué来风未必无因。

  想到桓豁黑如锅底的脸,再想想桓冲意味深长的话,谢玄顿感脊背生寒,压力山大。

  他之前就觉得奇怪,许久不见,桓太尉怎么会突然关心起他的儿女问题,原来根由在这里!

  第三百一十七章 大战序幕

  见过桓容,桓伟桓玄和桓胤等获准出宫。

  知晓太后许几人留宿宫外, 桓容很是不放心, 特地令平蚝随行, 并令殿前卫护送,务必照顾周全。

  几人兴冲冲出了台城, 一路赶到青溪里,都是满怀期待。偏偏事qíng不巧,桓祎出门在外, 不在家中。

  “事不凑巧, 我已让人去找你阿兄回来, 需得等些时间。”

  隔着屏风,周氏正身坐定, 声音柔和, 莫名让人觉得亲近。

  桓伟几人上前见礼, 口称“阿嫂”和“叔母。

  桓敬走出屏风, 无需婢仆帮扶,有模有样的向桓伟和桓玄见礼, 口称“叔父”。动作很是标准, 奈何手短脚短, 又穿着厚袍, 礼行到一半, 还是没稳住,直接向前栽倒。

  “小心!”

  桓伟反应最快,来不及多想, 抢上前抱住桓敬。

  地上都是木板,摔倒未必会受伤,疼上一阵不可避免。对此,桓伟和桓玄相当有发言权。

  “危险”解除,桓伟和桓玄松了口气。桓胤、桓振和桓稚玉凑上前,见桓敬被桓伟抱住,仍不忘行礼,不由得当场失笑。

  因为这场突来的cha曲,叔侄几人生疏顿消,感qíng突飞猛进。

  周氏见儿子无事,命婢仆送上茶汤炸糕。

  桓伟gān脆抱着桓敬坐定,口中嚼着炸糕,不忘喂给侄子蜜水。桓玄和桓胤几个坐在旁侧,一边说话,一起等桓祎归家。

  因有两艘海船停靠,桓祎近日都在码头。见到周氏派来的健仆,知晓两个兄弟和侄子到了家中,当即放下手头事,策马返回家中。

  “怎么这时过来,可禀报太后和官家知道?”

  常年的海上生涯,桓祎晒得皮肤黝黑,加上五官硬朗,身材高壮,无形之中,就会给人威慑之感。

  桓伟和桓玄早已经习惯,知道自家兄长看着吓人,实则xing格极好,极容易亲近。

  桓胤桓振同桓祎不熟,难免咽了下口水,生出几分谨慎。

  桓稚玉抬起头,见到桓祎的样子,不由得想起桓豁。

  说来也奇怪,桓豁相貌英武,浓眉虎目,身形高壮,生出的儿子固然像他,偏偏都只像那么一点。随着年纪渐长,言行气质更是南辕北辙,和亲爹完全不一样。

  尤其是桓石秀,和桓豁桓冲站在一起,十个里有九个会以为他和桓冲是父子。

  谁让桓豁和桓冲长相相似,偏偏前者一身古铜,妥妥的型男代表。后者怎么晒都黑不了,典型的名士风范。

  以桓石秀的xing格气质,自然更像桓冲。

  不是骠骑大将军和桓太尉感qíng好,对彼此了解甚深,八成会生出误会,酿成一场“惨剧”。

  相比之下,反倒是桓祎更像桓豁的亲生儿子。

  “和大君比起来,从叔更类大父。”

  听到这番童言童语,桓祎先是愣了一下,旋即开怀大笑。笑够之后,探手一捞,就将桓稚玉捞到了怀中。

  桓稚玉呼扇着长睫毛,对桓容和桓祎一言不合就抱人的举动,当真有几分无奈。

  桓敬看向从兄,明明是三岁稚子,脸上却出现安慰神qíng,仿佛在说:抱着抱着就习惯了,阿兄节哀。

  “阿兄,阿母已经许可,允我几人留在阿兄府中。”桓伟见桓祎心qíng颇好,趁机开口道,“阿兄,豹奴和阿全阿生还没看过海船,阿兄可能通融一下?”

  “想看海船?”桓祎挑眉。

  几个小孩同时点头,满是期待之色。

  桓祎斟酌半晌,道:“倒也不是不行。不过,三桅大船停在广陵,有两艘能行河上的货船,现下就在建康,可以带你们去看看。”

  “多谢阿兄!”

  “谢叔父!”

  “先别忙着谢。”桓祎话锋一转,虎目扫视几个小少年,正色道,“到了船上必要听话,不可调皮。尤其是你,阿豹,别看阿宝,上次你调皮,动静可是不小,宫内太后都有听闻。如不是官家说qíng,又有豹奴三个,你今日可能出宫?”

  被桓祎揭破,桓伟脸色发红,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见他确有反省,桓祎放下桓稚玉,将桓敬jiāo给周氏,夫妻说过几句话,就要带桓伟等人出府。

  “阿父!”桓敬突然出声,“阿父,儿也要看船!”

  周氏无奈的看向桓祎,最终咬牙牙,道;“夫主无妨带上阿敬。”

  桓祎早向桓容表明心计,桓敬不会列入皇太子人选,日后出仕也将为武将,为桓汉开疆拓土。

  早在半年前,桓祎就曾带着桓敬上过海船。

  周氏最初担心,后见诸事安排妥当,便也渐渐放开手。只不过,安排在桓敬身边的人都是jīng挑细选,务求不出半点出差错。

  再有一点,身为桓容的嫂子,周氏常入宫给太后请安,自然十分清楚,未来的皇太子,很可能就在桓胤和桓振几人中间。

  让儿子多同三人接触,幼时结下友qíng,未必不是件好事。

  一行人离府之后,行过秦淮河北岸,恰好遇上刚从坊市归来的王静之和几名士族小郎。

  因为宫中的海船模型,桓伟、桓玄同王静之等人都混个脸熟,个别jiāoqíng相当不错。迎面遇上,自然要停车见礼,彼此打声招呼。

  “殿下这是去哪?”王静之一身蓝色长袍,长相气质都似同王献之一个模子刻出来一般。

  “去看海船。”

  桓伟向王静之介绍桓胤、桓振和桓稚玉三人,言明此行目的。见对面的少年们面露好奇,当即开口相邀:“阿静可有要事?若是没有,何妨同我等一起前去?”

  机会难得,少年们明显意动。

  桓祎仔细打量,认出为首的少年是王静之,身旁的都是谢氏、郗氏和庾氏郎君,当即点头答应。

  平日里再稳重,终归是少年心xing。

  王静之等人见桓祎点头,都现出些许兴奋。各自吩咐健仆往家中送信,将马车并到一处,随桓祎通同往码头。

  少年们年纪相仿,彼此很有话聊。尤其是桓胤和王静之,言谈间颇为投契。

  一行人浩浩dàngdàng行往码头,沿途吸引不少目光。

  郎君虽小,风华已现。

  有小娘子玩笑的将绢花掷出,正好落在少年的车辕之前。

  王静之等人见多节日盛景,此番的对象换成自己,不由得脸色微红,下意识令健仆加快车速。

  桓稚玉和桓敬分外新奇,四只大眼睛圆睁,仿佛四颗黑葡萄,好奇的看过来,铁石心肠也会融化。

  不知不觉间,未来的桓汉鼎臣走到一起,稚嫩的班底开始成型。

  看到同行的少年,桓祎脑海中闪过一个模糊的念头,却因速度太快,始终没能抓住。恰好行过的几名朝臣,见到这一行人,不免心思微动,望着远去的一行人,久久陷入沉思。

  太元七年十一月,桓胤、桓振和桓稚玉抵达建康。

  后史官修书记载:皇太子年少灵秀,怀陵王通达事理,武陵王聪慧非凡,帝甚喜。

  太元七年十二月,桓容定下北伐之策,之前埋伏在秦国的钉子,陆续被启用,纷纷开始行动,一张大网无声无息张开。

  同月,秦璟追剿高车、乌孙残部,秦玚堵住西逃之路,bī得高车和乌孙部落láng狈逃往漠北。

  此战损失过于惨重,狄氏部落灭绝,更有几部勇士十去五六,数年之间,再不敢生出南下的念头。

52书库推荐浏览: 来自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