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女_平仄客【完结+番外】(388)

阅读记录

  到了最后,这名将领已经哽咽了。他将蒋博文和陇右卫如何以奇计杀敌、如何在陶阳这个地方歼灭敌人、谷大祖是如何逃窜的,说得清清楚楚,仿佛让紫宸殿中亲临战争场景。

  紫宸殿中,只听见这些兵将的哽咽声。景兴帝及郑棣恒等人,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难道谷大祖真的和突厥士兵勾结,才有北疆之祸吗?景兴帝忽然想了关于谷大祖的故事,没想到北疆真相竟然会是这样,真是天大的讽刺!

  景兴帝尚未说话,此时紫宸殿外又传来了内侍急报:“启禀皇上!兵部和金吾卫急骑有急信传来!”

  兵部和金吾卫的急骑?他们前去北疆查探了,难懂北疆的事qíng清楚了?

  在景兴帝的示意下,郑棣恒匆匆打开了急信。在看过急信之后,郑棣恒的眼睛都瞪大了。

  他立刻向景兴帝汇报:“皇上,急骑信中说的事qíng,和这些兵将所说,大同小异!道是谷大祖谋反、勾结突厥,现在陇右卫正在平定北夏城和陶阳城,谷大祖、郑闲、沈则思三个人,逃逸不知所踪!”

  什么?兵部和金吾卫的急信,说的,都是这样的qíng况?那么北疆的真相,果真是陇右卫大将军蒋博文先前汇报的那样?

  这个时候,紫宸殿中的左良哲开口了:“皇上,谷大祖勾结突厥,罪证确凿!郑闲和沈则思身为副将,难逃罪责!恳请皇上早下决定,下令缉拿谷大祖等人,公布天下,令臣民得知北疆真相!”

  左良哲此话一下,紫宸殿内就更加安静了。没有人对他的话语加以反驳,魏延庆和郑棣恒在接到兵部和金吾卫的急信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若说先前他们还有疑虑的话,在看到这急信后,也觉得北疆真相已经明了。蒋博文就算作假,这些兵部和金吾卫的眼睛又不是瞎的,怎么会弄错呢?

  再三出现的事qíng,有那么证据,北疆的真相就明了!

  谷大祖不臣之心,竟至于此!打开北疆的门户,将十几万突厥大军放进来,践踏大永的糙地,残害北疆的兵士和百姓,其罪当诛!

  景兴帝yīn沉着脸色,脸上的震怒,令紫宸殿中所有人都不寒而栗。谷大祖……郑闲……沈则思,怎么会如此胆大包天大逆不道?

  唐密看着景兴帝的脸色,掌心都有了汗水。这些兵士、金吾卫的急信,所汇报的事qíng,果然都是沈大人他们推测的最坏qíng况!

  灾难,真的是来了!

  谷大祖谋反,安北都护府的主要将领逃窜,陇右卫灭了十几万突厥士兵。这就是北疆真相?!

  可是如今沈大人不在紫宸殿中,皇上又如此震怒,能怎么办呢?沈大人知道这件事qíng没有?

  在兵部官衙出现快骑的时候,也有一匹快骑出现在沈家。来人神色匆匆,就连通报都等不及,直接几下飞跃,往沈华善书房跑去。

  “老太爷!我是陈成!北疆消息来了!”来人边跑边喊道。

  当他气喘吁吁地说完事qíng之后,沈华善和叶正纯都站了起来,脸色惊怖。

  这下坏了!

  第四百六十章君臣义断

  陈成跟着兵部和金吾卫的急骑,去了北疆,他紧急报告的,正是他在北疆看到的qíng况。

  “老太爷,属下尚未达到北疆,就接到了如流处的传讯。如今北疆全归蒋博文控制,五万安北府兵几乎死绝,谷大祖、郑闲和侄少爷不知所踪!如今他们正在北疆全力打探消息……”

  陈成所汇报的qíng况,和兵部和金吾卫的qíng况有所出入。事实上,当兵部和金吾卫的人去到北疆的时候,距离突厥入侵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他们见到的,也只是蒋博文掌控下的北疆,看到的,也是那一具具安北府兵和突厥士兵的尸体。

  北夏城和陶阳城的百姓,早突厥入侵之前,就已经从这些地方迁走了。虽则他们保存了xing命,但是对于安北府兵和突厥士兵之间的具体jiāo战,并不清楚。

  而留下来的那些青壮,跟随着安北府兵,在战场中身亡了。对于这一场异常惨烈的战争,当中真相,竟然没有多少个真正知道。

  在蒋博文带着陇右卫士兵接管北夏城、陶阳城之后,北疆一带的舆论和风向,早就尽归蒋博文手中。

  何况,战事已经结束了,还过去了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足够蒋博文和陇右卫粉饰太平了!

  是以兵部和金吾卫达到北疆的时候,见到的,只不过是蒋博文jīng心布置出来的假象,那残余的“一万余”安北府兵,也只是陇右卫的士兵而已。

  兵部和金吾卫的人,哪个会想到,他们所见到的一切,会是一个骗局?他们又哪里会想得到,蒋博文会胆大包天到这种程度?

  谷大祖、郑闲、沈则思逃窜不知所踪,剩下的万余“安北府兵”力指当中真相,触目所及全是突厥士兵和安北府兵的残骸。这些官员们,看到的,就是这样的qíng况,快马上报至京兆的,也是这样的qíng况。

  不能说他们被蒋博文蔽目,而是在北疆,蒋博文已经能只手遮天。知道当中真相的,几乎全部死绝了,还有谁能够戳穿他的谎言?

  就连先于兵部到达北疆的如流处人员,在多番查探之下,所能得到的,也都是这样的消息。

  所有的言论、证据、消息,都指向了谷大祖勾结突厥,就算不是勾结,也是投降叛国,因为还有那一封投降书作为明证!

  如果不是如流处的人,发现了沈则思的求救记号,他们也都会相信了北疆之事,会是蒋博文说的那样。

  “信号?所说的是什么?”听到陈成说到最关键的地方,沈华善马上追问。

  “如流处的人也只是隐约在陶阳城中,发现了侄少爷留下的求救记号,可是这个记号中途断绝了。属下认为定有隐qíng,所以才疾驰回京兆。想必,兵部和金吾卫的消息,也送回来了。”

  陈成的话才刚落下,沈其就将兵部官衙的qíng况送来了。包括那个人头匣子、投降书等qíng况,这都是很容易就能知道的事qíng。

  “老太爷,兵部已经将这些证据送进宫中了。”

  沈其急速地说道。在提及到蒋博文这个人的时候,沈其眼里带着一股刻骨仇恨。

  “有了兵部和金吾卫的说辞,再加上这封投降书没,可谓证据确凿。谷大祖之罪定矣!如果不能找到他们三个人……或者说他们三个人已经身亡,那么谷大祖之罪再无推翻的可能。”

  知道了这些事qíngjiāo,对于最坏的结果,叶正纯马上就推算出来了。果然,最坏的qíng况已经出现了。

  若是谷大祖被定罪,沈则思也免不了。那么沈家该怎么办?

  “是啊,没想到金吾卫前去北疆,反而坐实了谷大祖的罪名。不过,该做的事qíng,还是要做的!我绝对不相信谷大祖会这么做。”

  沈华善沉沉地说。这个最坏的结果,已经到来了。就算不能改变这个结果,该做的事qíng,也一定要去做。

  京兆官员,很快就知道了乌吉首级和谷大祖的投降书信,仍然没有哪个官员先有动作,他们都在观望着紫宸殿的风向。

  很快,在早朝之上,兵部尚书郑棣恒就在宣政殿上,将北疆将领和那些证据一一陈述,以免了京兆朝臣的种种猜测。

  这个时候,景兴帝对于北疆和谷大祖的旨意,已经有了。

  “先前,北疆之事,牵动朝廷上下。朕心实忧;如今北疆事定,朕心甚慰。蒋博文立下奇功,护佑了北疆百姓,实乃大永柱梁。谷大祖勾结突厥、投降叛国之罪,不可赦……”

  景兴帝的话语一下,京兆官员便都知道了帝心所向。也是,对于这等叛国之人,定要重重问罪。那么,郑闲和沈则思等人呢?

  不由自主地,朝臣都将目光投向了沈华善。

  沈则思是沈华善侄儿,若是沈则思叛国,那么定会牵涉到沈华善?皇上会对沈华善和沈家如何处置?

  就算是中书令,若是家有重罪,也不能幸免吧?

  然而令朝臣觉得奇怪的是,沈华善并没有出列为谷大祖求qíng,反而神色如常。

  沈华善站在宣政殿上,只想起了紫宸殿的那一幕。紫宸殿中,君臣恩义已断了吧?

  在谷大祖的投降书送进紫宸殿没有多久,沈华善就进了宫。他是大永的中书令,就算是休沐在家,想要进宫,也是随时的事qíng,宫门局的内侍绝对不会阻拦。

  此时紫宸殿内,那些北疆兵将、左良哲和郑棣恒等人,都早已离开了。就连唐密这个内侍首领,都退出了紫宸殿。

  紫宸殿内,就剩下景兴帝和沈华善这一对君臣了。

  “你此来见朕,必是知道了北疆的事qíng。沈则思身为安北右都护,这些事qíng,他绝对脱不得其中。你且说说,朕该如何办?”

  景兴帝的语气很平静,完全听不出有任何怒意,就是一个贤明君主在征求臣下意见。

  沈华善依然还跪着,头也还是低着。只是脸上却没有了多少拘谨和害怕,语气也十分平静,只问了景兴帝一个问题:“皇上知道为什么安北都护这几十年来,都是有谷家之人担任吗?”

  尚不等景兴帝说话,沈华善就说了,他语气教导和善,就如同景兴帝刚被册立为太子的时候,他给景兴帝讲授政事一样。

  “那是因为此前历代先帝,都知道,谷家子弟乃是最忠诚科托之人,有他们在北疆,就等于是守住了北疆的门户,就阻住了突厥的铁蹄!谷家、谷大祖又怎么会叛国呢?”

  “皇上,三人成虎。如今谷大祖、郑闲和沈则思都不知所踪,皇上就算定罪,也不能只听一家之言。总要谷大祖他们出现才行。不然,如何服众?如何安天下?”

  沈华善的语气,依然十分平静。此一番话语,他不是对景兴帝指责,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朕想知道,中书令大人说这一番话语,是因为沈则思在安北都护府中?抑或是为了什么?”

  令人意外的是,景兴帝也没有生气,反而饶有兴致地这样问道。

  “臣非是为了侄儿,而是为了皇上!皇上,谷大祖定然无辜,皇上若妄定下谷大祖之罪,恐引起民愤!如今谷大祖在京兆百姓心目中,依然是护国安邦良将,若是定罪,百姓会怎么想?民心民qíng如何平复?皇上难道就没有想过这些事qíng吗?”

  沈华善这一番话语,可谓对景兴帝推心置腹。他不是不知道,景兴帝不是可以动之以qíng的人,然而此刻,沈华善除了这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从景兴帝还是十二皇子的时候,沈华善就发现,自己能说的能做的,应该说的应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平仄客 女强文 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