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微微揺头,眉头却依然没有松开。刘氏在一旁叹道:“姑母放心,有您这份牵挂,玉宫正定然会早日好起来。”武后点了点头,那边宫女已用镂红牙盘端了几样小点心上来,武家大娘一路都不大安生,此刻却也和光庭一道规规矩距地道了谢,凑在一起吃起了点心。武后笑着点头,突然指着武家大娘子问道:她脖子上带的是什么?怪稀罕的。”琉璃顺着她的手指一看,那在大娘子胸前闪闪发光的,可不就是上回刘氏从她那里拿的鎏金翼马胸饰?刘氏又加了个金箍做成了项圈,虽然有些不伦不类,看去倒是愈发华丽醒目了,刚才她心里有事,竟一直没留意到。
刘氏笑道:“殿下好眼光,这可不就是华阳夫人送的稀罕物?大娘爱得什么似的,这些日子就没取下来过,今日听说六郎进宫,更是巴巴地要戴着去找他玩儿。大娘,你快过去给六郎瞧瞧,这项圏好看不好看?”
大娘子笑嘻嘻地抬头拉住了光庭的手:“好看!”
众人都笑了起来,武后却叹了一声,转头对琉璃道:“今日的事我也听说了,若不是大娘子惦记着六郎,阿刘倒也不会想起要过去那一趟。”
琉璃心知绝不是这么回事,却也只能煞有介事地点头:“正要多谢大娘子呢!不知刘夫人这两日可得闲?我也好带六郎登门道谢。”
刘氏脸上一喜,刚要说话,武后却淡淡地道:“你这几日还是少出些门吧。今日的事我也听说了,阿刘去寻你原是好意,可她也太鲁莽了些,居然动了东宫的人。无论如何,事qíng总是因你而起。如今太子的气xing愈发大了,我都要退避着些,你这几日出门还是小心些才好,还有你家那几个儿郎……”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看琉璃,没有说下去。
琉璃心头一跳,武后的意思是,太子会报复她?甚至报复几个孩子?想到李贤刚才那怨毒刻骨的一眼,看着武后此时含义不明的目光,她心里不由一阵发寒——李贤不是gān不出这种事的,更关键的是,今日武后急着召见自己,如今又这样暗示自己,到底是什么打算?
琉璃越想心头疑惧越深,还未想好如何回话,武后已转头看向了刘氏,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你也莫要不服气。今日我让你带人过去,是怕你被刁难,却不是让你去耀武扬威的!谁让你如此多事?自己惹祸也就罢了,还把旁人陷于了不义之地,日后六郎若是出了一点差错,你拿什么来填?”
刘氏麻利无比地脆了下来:“姑母,姑母恕罪!”
琉璃也只得跟着脆下:“天后息怒,今日刘夫人也是被bī无奈,都怪琉璃太过无能,不能怪刘夫人!”
旁边的两个孩子一见这架势,也都吓得丢下点心脆下了。
武后头疼地揉了揉了眉心:“罢了罢了,先起来吧,大节下的,莫吓着六郎和大娘。我恕罪不恕罪的有什么打紧,只要大娘不怪你就好。”刘氏转过身来,毫不犹豫地拜了下去:“夫人莫怪,是阿刘莽撞了。”琉璃还礼不迭:“夫人千万莫要如此,今日若不是夫人过去,我还不得脱身,连六郎都不定还要受多少委屈,我感激夫人还来不及呢!”两人对着行礼还礼,相携而起,两个孩子也手拉着手爬了起来。武后的目光在四人身上缓缓掠过,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你们倒当真是惺惺相惜!”刘氏忙覥着脸笑道:“可不是,华阳夫人和善大度,阿刘跟她亲近还来不及呢。姑母也是太疼她,才教训阿刘的,阿刘知错了,日后再不会给华阳夫人添麻烦。”武后“唔”了一声,目光转向了琉璃。琉璃也只得笑道:“夫人太过谦了,您慡朗热心,待人又好,琉璃日后还要仰仗夫人呢。”武后满脸欣慰地点了点头:“你们能如此,我也就放心了。她若有所思地瞧着两个孩子,突然展眉一笑:“来人啊,去把书橱里搁着的那个檀木匣子拿来!”檀木匣子?琉璃隐隐间觉得有些不妙。没多久,果然就见宫女捧进来一个一尺来长,半新不旧的香檀木匣子,大约是因为经常摩挲,盒盖边的花纹显得分外圆润。琉璃抬眼瞧见那匣子,一颗心不由就慢慢沉了下去,待把匣子接在手中,更觉得那分量沉重得足以令人呼吸困难。
慢慢打开匣盖,只见匣内的朱色锦鍛上,放着一对白玉凤钗,雕工简练传神,玉质更是细润明净,在烛光之下,仿佛有光晕在凤首与凤羽之间不断流转。武后浅浅地一笑,眸子里仿佛也有光芒闪动:“这是前朝的旧物,虽不值什么,却也在武家传了两代了,大娘,你可还认得它?”琉璃点了点头,她当然认得。十年前,病入膏肓的杨老夫人曾想用这匣子里的玉钗定下两家的婚事,被她想办法拖了过去。而如今,它又带着十年的时光,带着宿命般的沉重,再次出现在她的眼前。
现在,她终于知道武后今天为什么要召见自己了,终于知道她为什么这些年来依旧善待着自己,知道刘氏为什么会对自己如此“友好”……而她,却已没有资格再说一个“不”字。旧日的qíng分在九年前就已磨灭,而过不了多久,天下都会是武后的,一切胆敢违逆她的人和家族,根本就没有生存下去的机会!
琉璃抬头看着武后,声音里的沉重完全不用伪装:“记得上次见到这匣子的时候,老夫人的身子已经不大好了……”
武后的脸上也多了几分伤感:“我也听说了,当日母亲提过,希望武家能与裴氏结为秦晋之好,我虽不孝,却也不敢忘记母亲的遗愿,偏偏一直没有合适的机缘,今日见到了这对小儿女,才发现冥冥之中,或是自有安排!”她叹息一声,瞧向了琉璃:“大娘原是最重然诺之人,想来不会忘记当曰之事。如今你且瞧瞧,我这武家长女,可还配得上你裴家幼子?”
杨老夫人的遗愿、当年自己为守承诺而违背武后意愿的旧账,再加上武家是否配得上裴家的说法……自己有得选么?琉璃回头看了一眼,小光庭和大娘子都在好奇地看着自己手里的匣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这里头,装着的就是他们的一生!
她转过头来,郑重地肃拜了下去:“大娘子美貌伶俐,琉璃多谢天后成全。”
武后玩味地挑了挑眉:“喔?你不用去问问裴尚书么?这万一……”琉璃心里微沉,却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天后如此美意,拙夫焉有不领之理。”裴行检多半不会愿意,他多半能想出法子来拒绝这门婚事,但武后岂是能被人糊弄的?今天拒绝她容易,他曰想躲开她的报复却是千难万难!与其让裴行俭开罪武后,让裴家陷于危境,还不如让他来怪自己好了。
武后的脸上终于绽开了愉悦的微笑:“好!”她转头看了看刘氏:“你说呢?”
刘氏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六郎这般好人品,华阳夫人又是这般好脾气,我还能有什么不足的?大娘子能有这样的夫君,这样的阿家,是三生修到的福气!”
琉璃少不得连连谦逊,嘴里却是一阵阵地发苦:从前她也鄙视过那些拿子女婚姻换家族前程的父母,没想到今天自己居然让儿子做了武三思的女婿!也许她能找借口说,这样的婚姻能让光庭在接下来的动dàng年月里生活平安、仕途顺利,能给裴家添上一道护身符,可这样的代价是光庭愿意付出吗?他以后会不会怪她这个做母亲的胆怯无能?
手里那冰凉沉重的檀木匣子仿佛正在变得越来越烫,琉璃低头瞧着那对玉钗,心头一片迷茫。
武后看了一眼匣子,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这对玉钗……我记得当曰先母是想定下裴府的小娘子,才用了它,今日拿来送给六郎却是不大合适了。对了,阿刘,我上回给你的那块玉佩呢?”
刘氏茫然道:“什么玉佩?”
武后脸色微沉:“就是那块云纹的青玉玉佩,我不是跟你说了么,那玉虽寻常,却是祖母送给祖父的物件,你莫要胡乱搁放。怎么,你不记得了?”
琉璃心里“咯噔”一下,忙抬头看向刘氏,就见她想了想,拍手笑道:“我想起来了!那曰我从宫里出来之后就去了华阳夫人那里,瞧见六郎,顺手送给他了,这项圈就是当日夫人的回礼!”
果然是那一块!琉璃只觉得自己脑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嗡嗡作响,无数头绪和qíng绪都混成了一团,却怎么也理不出个道道来。
武后哑然失笑:“居然还有这种事?要不怎么说是姻缘天定呢!”
刘氏立时跟了上去:“可不是!要依我说,就当是八月定下的也好,跟着裴尚书的喜报一道定下的,岂不是比用今日这対玉钗更吉利些?”
她们这么煞费苦心的安排,这么转弯抹角的推动,最后竟然是为了这个?可去年赐婚和今日赐婚又有什么区别?琉璃疑惑地抬头者着武后,武后也含笑看了过来:“阿刘说得也没错,孩子们到底还小,福气比什么都要紧。赐婚听着荣耀,规矩却也太多,旁的不说,日后小两口拌个嘴,难不成还要闹到我跟前来?横竖你们jiāoqíng也好,很不必图这个虚名。大娘,你说是不是?”
琉璃下意识地揺了揺头,刚想开口,武后已点头笑道:“你觉得赐婚更好?那也容易,等孩子们大些,我再补上!不过么,你若是并不qíng愿结这门亲事,只是不敢拂了我的面子,”她笑微微地凝视着流璃的眸子,“那就是我的不是了,什么母亲遗愿,什么两姓之好,你就当我从来没提过吧!”
她脸上的笑容里并没有半分讥讽,眼眸里更是一片温柔亲切,但琉璃却觉得,整间屋子顷刻间已冷了下来,她不知道武后到底想要什么,但她知道,自己此刻只要说出一个“不”字,等着自己的。就是万劫不复……琉璃垂下眸子,毕恭毕敬地欠身行礼:“殿下说笑了,琉璃并无半分不愿,賜婚与否,但凭天后吩咐。”
武后微微点头,笑容多了几分难明的意味:“这就好,两家结亲,原是你qíng我愿的事,横竖你们两个一直都投缘,难得小儿女又有这样的缘分,我听着也是欢喜。”
她身子往后一靠。竟似有些意兴阑珊:“如今我也没什么可指望,若是身子争气一些,能等到喝你们两家喜酒的那一日,就算是圆満了。”
刘氏“哈”地笑出了声:“姑母说笑了,姑母是什么样的神仙人物,如今让不认识的人瞧见了,谁不说姑母比阿刘要年轻?再说咱们这些人,谁的福气不是始母给的?若没有始母照应着,只怕出了门便给人收抬了去!始母自然是能千秋万岁的,等到六郎和大娘子的儿女日后成家立业时。还得指望着始母賜些福气……”
52书库推荐浏览: 蓝云舒 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