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阴谋2:英国刺客_[美]丹尼尔·席尔瓦【完结】(94)

阅读记录

  他工作的时候,传真机里有时会吐出新闻剪报,每天至少一次,有时候一天两三次。一开始,媒体称之为“罗尔夫事件”,后来又不可避免地升级为“罗尔夫门”。最开始曝光这起丑闻的是《新苏黎世报》,紧接着,伯尔尼和卢塞恩的媒体纷纷跟进,然后是日内瓦。没过多久,消息就传到了法国和德国。第一家报道这起丑闻的英文媒体是伦敦的一家报社,两天后,美国一家有名的周刊也迅速跟进。报道中的事实少得可怜,大部分都是捕风捉影,它们是不错的消遣读物,但却谈不上是好的新闻稿件。有传言称,罗尔夫有一批秘密藏画,这批藏画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有人将罗尔夫的死与瑞士神秘的金融家奥托·格斯勒联系起来,对此,格斯勒的发言人表示,所有的传言都是恶意造谣和污蔑。当格斯勒的律师开始敲山震虎,警告要对相关人士提起诉讼时,雪片般的报道很快销声匿迹了。

  瑞士左翼要求议会及政府展开全面调查。有段时间,伯尔尼方面迫于压力,似乎真的要深挖事情的内幕。骇人听闻的名字会被曝光,位高权重的人士会名誉扫地。但是很快,丑闻的风波便自行消退了。瑞士左翼惊呼瑞士当局粉饰罪行,犹太人组织怒斥瑞士姑息养奸。又一起丑闻冲进了车站大街的下水道里。阿尔卑斯山阻挡了这起风暴的势头,伯尔尼和苏黎世又一次幸免于难。

  不久之后,这起丑闻又有了奇怪的后续发展。有人在伯尔尼高地的一处冰隙里发现了联邦安全局的高官格哈特·彼得森的尸体,显然他在登山时发生了意外。不过只有远在康沃尔工作室里的加百列才知道,彼得森并非死于意外。格哈特·彼得森只不过是格斯勒银行的又一笔存款而已。

  虽然亡父的丑闻闹得沸沸扬扬,安娜·罗尔夫却试图置身事外。威尼斯之行大获成功后,她开始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不仅举办声势浩大的独奏会,也与欧洲大陆的各大乐团同台献艺。乐评人对她的表现交口称赞,说她的演奏和从前一样激情澎湃,令人叹服,尽管有些记者抱怨她不肯坐下来接受访问。当记者们对她父亲的死刨根问底时,她发布了一则书面声明,将所有问题丢给了苏黎世的一名律师。律师则严把口风,说这些问题涉及当事人的隐私,且此案尚在调查,不便置评。一来二去,等人们追问的兴致过了,便不了了之。

  加百列抬起头,看着窗外。这时候他才注意到雨终于停了。他一边收拾工作间,一边听着康沃尔郡电台的天气预报。傍晚之前不会有雨,偶尔会天晴,气温在二月的康沃尔海岸也算正常。虽然左臂刚刚伤愈,但他觉得,在水上待几个小时或许有助于恢复健康。

  他穿上一件黄色的防水外套,走进厨房,给自己做了几个三明治,往保温瓶里倒满了热咖啡。过了一会儿,他解开双桅帆船的缆绳,将船开出纳瓦斯港的码头,向赫尔福德河驶去。西北方吹来阵阵凉风,明媚的阳光在水波上洒下点点碎金,岸边耸立着一座座青山。加百列锁死船舵,升起主帆和三角帆,关掉发动机,任凭小船在风中自由飘荡。

  很快,风停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等他闭上眼睛肆意神游的时候,不一会儿又会起风。不过此时此刻,他倒乐得清闲,可以用心感受脚下的船在水面上悠悠浮沉,无需忍受几个月前所受的皮肉之苦。有几天晚上,当他躺在床上,备感孤苦之时,他不明白自己怎么能在奥托·格斯勒给他带来的奇耻大辱中苟且偷生。意志不坚的时候,他曾想过主动向媒体曝光此事,写一本书揭露格斯勒的黑幕,但他知道格斯勒还是会像原来那样,躲在银行保密法的保护伞之下。到时候在世人眼里,加百列只不过是那个神秘的世界造就出来的又一个难民而已,他所鼓吹的,不过是站不住脚的阴谋论。

  小船驶近巨岩时,他看了看天空,发现西面水域上空正风起云涌。他放下舷梯,打开航海无线电。风暴正在逼近,暴雨将至,海水水位将急剧上升。他回到驾驶室,掌舵起航,升起尾帆,小船很快加速了。

  等他驶入赫尔福德河口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加百列套上防水外套的兜帽,降下尾帆、三角帆和主帆,打开发动机,驾着小船溯河而上。一群觅食的海鸥在他头顶上方盘旋。加百列把他做的第二份三明治撕成小块,扔到水面上。

  他穿过古老的牡蛎养殖场,绕过岬角,径直驶入幽深寂静的潮滩。经过一片树丛,别墅的屋顶映入眼帘。小船渐渐驶近岸边,他看见有个人站在码头上,双手插在口袋里,衣领高高竖起,以遮蔽风雨。加百列放下舷梯,随手抓起一副蔡司双筒望远镜向那个人瞭望,但他只看了一眼就放下了望远镜——已经不需要再细看了。

  阿里·沙姆龙坐在厨房的小桌子边,加百列在灶台边煮咖啡。

  “你的脸正在复原。”

  “你还是以前比较会说谎。”

  “浮肿的地方总会消失的。你还记得巴鲁赫吗?我们把他从黎巴嫩真主党手里救出来时,他已经被打得不成人样了。但是才过几个月,他的相貌就复原了。”

  “巴鲁赫本来就长得丑。”

  “这倒是没错。你以前还挺俊的。要是我被打的话,我倒是无所谓,说不定还能美容呢。”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丹尼尔·席尔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