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谋杀_[美]查尔斯·海因斯【完结】(72)

阅读记录

  霍尔特讲述了在第75辖区内肆虐的腐败情况,当然这立刻使马尔维回想起第13分局内猖獗的腐败,以及克诺里高级警监是如何说服他做卧底的。马尔维回忆起行动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之后所有的痛苦和自毁经历。他决定不跟史蒂文提任何细节问题,只告诉他说大多数警察不赞成他的卧底行动,因为这会导致那么多警察被捕和拘禁。他解释说对多数警察而言,那些13分局的警察是否腐败并不重要。警局的文化以及多数警察的心理认为警察不会像罪犯一样对待警察,采取包括电子监听等秘密侦察行为来搜集对付他们的证据。多数警员相信这是联邦侦探或内务处的事情,而联邦人员对警察腐败不感兴趣或者内务处就是个笑柄这些则无所谓。

  真正让马尔维激动的是史蒂文跟他描述的计划,让正直的警察对恶棍警察进行调查,然后实行逮捕。最终,由内务处之外的警察来逮捕恰巧是警察身份的腐败分子将变得合情合理。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历史性机遇,让训练有素并且具有奉献精神的警察来清理他们自己的混乱局面。

  “史蒂文,”他激昂地说,“你不能让这次机会溜走。普莱斯勒和其他的头儿在你身上看到真正的领导潜质,你能够让其他警察信服,追随你。我们的部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受到一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即告密是错误的。让警察们相信这是彻底铲除腐败的唯一方法,我是个最不合适的人。但是这次完全不一样。你应该大胆尝试一下。”

  马尔维认为,告诉史蒂文他是如何堕落到被忘却的边缘以及他如何在内务处终结职业生涯这整个的经历没有多少意义。很快他就会发现隐瞒这一切是个令他深感懊悔的错误。

  

  “好的,高级警监,”霍尔特说,“让我们行动吧。”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史蒂文和摩尔建议的七名年轻警察逐个会面,他们也是他的最佳人选。大多数人也提出了霍尔特曾追问普莱斯勒的相同问题:正直的警察对这样的行动会怎么看?这更难回答,因为这些警员中无人具有霍尔特的动机——发生在英雄舅舅罗伯特身上的事情令他感到愤怒和痛苦。他向普莱斯勒高级警监报告说有五名警员愿意加入、随时准备行动。

  

  在大多数星期五晚上,准确地说是夜间11点,“布什终点站匪帮”会聚在一起分奖金——他们是这么称呼的。一般的惯例是匪帮中的每个人早些时候和各贩毒团伙的成员见面,从他们手里接过装着多则2,500美元、少则1,000美元的袋子。他们的老大,一名警司,会安排和两个贩毒团伙中的人员见面,其余六名匪帮成员会和剩下六个贩毒团伙中的成员各自碰头。取钱任务是轮换进行的,由抽签决定。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的老大能分到大头,毕竟他是级别最高的小偷。周四下午,警司抽到了多明戈·桑切斯(一个拉丁裔团伙的头目)和休·戴维斯(一个黑人团伙的头目)。

  七号楼是布什终点站里最后一幢大楼。七号楼的第六层是匪帮六个多月以来的聚会地点,这令一些团伙成员感到担忧,因为他们认为习惯和常规会引起别人的察觉。

  晚间不到11点时,弗兰克·帕特里斯警员到了,之后很快又来了三名腐败团伙中的警察。每人拎着一只从贩毒团伙那里拿来的袋子。到了11点45分,鲁本警司和培罗恩还没露面,帕特里斯变得担忧起来。他和其他人并不知道这是个圈套,他们也不清楚那天早些时候有人给他们的老大通风报信,命令鲁本和培罗恩躲开这次聚会。

  相反,有三个人聚在了离第75辖区不远的凯尔西酒吧的里屋内,分的钱数量虽少但很安全。

  “老大,他妈的为什么要到这儿来?”培罗恩问道。

  “不管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这和那个卑鄙无耻的摩尔有关。到处都有他的眼线。”警司回答说。

  当警司早些时候从桑切斯的休闲俱乐部里取钱的时候,毒贩告诉他“那个混蛋”帕特里斯是如何威胁要杀他的,以及他如何向一名警察情报局的朋友进行抱怨的。他说有一位替摩尔工作的警监找过他,说如果桑切斯不把他带到布什终点站看看付钱的地点,他就让桑切斯失业。因为付钱的地点是定期更换的,所以警监得到的布什终点站的情报已过时了。桑切斯认为把警监带到七号楼六层——他偶尔在此交过钱——是把他戏耍了一番。桑切斯不知道的是虽然付钱的地点会经常改变,但第六层一直是匪帮们分赃款的地方。

  “不许动,”普莱斯勒和特遣队成员包围了帕特里斯和其他腐败警察,霍尔特警司喝令道,“你们被捕了。”

  然后霍尔特开始了一段耳熟能详的诵文:“你们有权保持沉默。你们所说的一切将会……”——执行逮捕时的警告。这对警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现在转瞬之间他们就成了被针对的罪犯。

  匪帮中的一员哀诉说这不是对待警察的方法。普莱斯勒立刻让他闭嘴,喊道:“你不是警察,你是个该死的小偷。”充分认识到他的新处境让这名羞愧的警员不能自已地啜泣起来。

  

  由同辖区内的正直警察对多名腐败警察执行逮捕这一新闻并没有带来理查森市长认为应该引起的关注。其新闻办公室里的发言人试图大力宣传这一事件——警察,“真正的警察”逮捕坏警察,但是他越努力,先是报道打击犯罪的记者、接着是专栏作家、最后是社论人员却越发不买账。他们就是不明白。在警察腐败相当普遍的年代里,多数记者的态度是,“更多的腐败警察,这他妈的算什么大新闻?”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查尔斯·海因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