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史坦威前面。熟悉的漆黑大块今天格外不同。一定是要陪我一起演奏出别于以往的肖邦吧。
杨疼爱地轻抚键盘后,指挥安东尼送眼神过来。
随时都可以喔。
安东尼点一下头,转身面向管弦乐团。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E小调三四拍。协奏曲风格的奏鸣曲式。
倏地,E小调壮大的序奏开始了。厚重且悲怆,近距离聆听,宛如惜别之歌。由小提琴以强音拉奏的旋律,以及以富表情的连奏优雅演出两段乐节所形成的第一主题高亢地响起。这段旋律令人想到莫扎特或贝多芬,曲想益发高昂。
接着,E大调的第二主题是以弦乐器演奏出如歌唱般的甜美曲调。杨将这段解释为肖邦生活在祖国时的美好回忆。回亿与惜别,而后即将到来的则是新希望。
协奏曲第一号的管弦乐序奏长达四分钟。这段时间,杨则一边倾听管弦乐的演奏,一边反刍这几天来发生的事。
恐怖攻击事件、见识到与自己出身不同的钢琴才华、与父亲决裂,还有玛丽的死。
不可能忽视,也不能忽视。政治人物的话,就会胸怀大志吧。画家会作画、小说家就会写文章来表现愤怒吧。杨的话,就是钢琴。这是比自己更善辩、更善于抒发情感的道具。那么,就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交付给这个漆黑的大块吧。
管弦乐再次演奏第一主题。这是引导钢琴的信号。杨以承接这个旋律之姿,进入独奏。
加进和弦的两手八度极强音。这段旋律仅维持十六小节,但正因为如此,非威风凛凛地讴歌不可。
背后的管弦乐温柔地拥抱惜别的哀伤。
即便如此,杨的灵魂仍无法镇静下来。手指自行寻找去处并疯了似地狂跳。混乱如麻的心弹拔着琴键。
管弦乐一缠绕过来,杨就重复上行下行并加进装饰音。
法国号进来后,就移转到E大调的第二主题。旋律充满怀旧之情,优雅却痛苦。杨连续弹出轻盈且快速的过渡乐节。
感觉到手指跑得比平常更快。昨天排练时,速度也快到让指挥和管弦乐团困惑了一下。不过,安东尼并没有把它当成年轻人的急躁,而謓管弦乐配合杨的速度。
旋律时而躇踌不前,时而悠然自得。这个时间差的波动,为乐曲注入了生命。不久,杨的钢琴达到沸点以上,以重和弦的颤音加速。于是,管弦乐也呼应似地咆哮。接下来,由管弦乐持续进行间奏。
华沙爱乐是技艺纯熟的乐团,只听几段乐句,就能推估出独奏者的功力。即便是打进肖邦钢琴大赛决赛的参赛者,从他们的标准来看,演奏仍是稚拙的。不过,杨一领受他们的演奏就明白了,他们是来真的,他们是真心要与鲁莽的自己同调,而且体认到自己打算抛开过去风格的企图。那么,就依自己的信念冲吧。
管弦乐缓和下来,杨便再次承接起旋律。接下来是开展部。一边处理第一主题的后半部,一边驱使重音、音阶及琶音,重复转调。
探问似的旋律,增大的紧张感。杨的手指一瞬不停地描绘出声音的立体螺旋。自急峻的陡坡疾驱而下的琶音。左手以半音阶下降伴着引申的属和弦,右手同时以琶音搭上。这段乐章最艰难之处就是这里了,而杨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攻克这座山。
到了再现部,又和管弦乐轮流,由管弦第一主题的前半部,杨的独奏担当后半部。不论哪个主题,都是由管弦乐前导,钢琴独奏承续,如此反复来进行变奏,而这种结构方式让乐章取得了平衡。
杨所弹奏的旋律在静谧中仍维持相当的紧张感,让手指抚慰似地在键盘上奔跑。
不意,玛丽的容颜浮现。
玛丽为什么非死不可?明知道这是毫无道理的,却莫可奈何。我到底在逞什么大人威风啊?我连那么小的小孩子都保护不了。不,不只有玛丽,还有那些横流的鲜血、枉死的生命。这些就在眼前发生,自己却除了呕吐、颤抖,什么都不会。
哀痛枉死的生命。
气愤自己的无能。
杨的手指被用力推着狂奔。激动的过渡乐节。不只用耳朵,而是用全身去感受管弦乐的每一个音。
然后,以重和弦的一击颤音,在庄严的大合奏中结束了乐章。
乐音断了,但余韵缭绕。
不知是不是被杨的暴走吓呆了,观众席听不到半点声音。
管它的。这是新生的杨·史蒂芬斯的钢琴演奏。
第二乐章,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四四拍。夜曲风格的浪漫曲。
装了弱音器的小提琴拉奏宁静的十二小节。不敌诱惑般,杨开始吟唱。这段一如肖邦本人在书信上说的:「……浪漫的、静稳的、半是忧郁的心情,我希望予人的感觉,就彷佛凝视着某个能唤起无数美妙忆念的地方似的,一如在美丽的春宵对着月光遐思。」是抒发甜蜜回忆的乐章。
以重音装饰犹豫不决的旋律,再加进小提琴与低音管的助奏。
杨的手指在键盘上滑行,爱抚似地。
月光下遥念心爱的人。
想与爱人见面的流丽曲调。
从前只有轮廓朦胧的身影,而今化为艾莲的美丽容颜。尖尖的嗓音、无畏的态度,以及无处不美的钢琴——这些全是艾莲,少一个都不行,都这么惹人疼爱。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中山七里译者:林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