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确实是个盲点。
我根本没想到这一层,或许是一直以电视游乐器概念看待K2的缘故。不是街上电动场里的游戏机台,而是家用电视游乐器。既然是专属自己的机器,当然玩多久都无所谓。事实上,难度较高的家用游戏,熬夜数日都难以破关。
丰浦利也自称不曾花超过三天在任何游戏上。这意味着他一天的游戏时间之长,几乎已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七美的顾虑没错。若K2放在游乐园,除非收取高额费用,否则肯定不符成本。
“假设游乐园营业十小时,每人限二十分钟,整天下来也仅能开放三十个名额。而且毕竟是游戏,收费不能太昂贵。要是入场价和看电影一样,差不多是两千圆,一天收益不过六万圆,这种生意划得来吗?”
“…………”
那K2到底是什么?
伊普西隆不单花两百万圆买下我的《大脑病变》,每天还给测试员梨纱两万圆,给我两万五千圆。即使不算这些小钱,光装置的开发费用便超过上亿。
投入如此庞大的金额,难道只为制造一天赚六万圆的机器?
K2究竟为何而存在?
“在无法挽回前快逃。”我忆起百濑伸夫的警告。
“这装置在美国公开了吗?”
“咦?”我望向七美。
“你不是提到,‘克莱因壶’当初是在美国开发的?曾设在游乐园里吗?”
“噢,应该还没。”
此时,我心思一转,挺直身子。
“怎么?”
“我忘记一个重要的关键字。”
“关键字?”
“搜寻报导的关键字。梶谷讲电话时用的是英语,不是日语,所以应该找美国的医院。”
“没错!”
七美与我同时站起。
我们急急忙忙赶回报社,却在“新闻资料服务中心”门口面面相觑。
玻璃门内挂出“营业时间:早上十点至晚上七点”的塑胶牌。
七美轻声念着,此时已过晚上七点。
“只能等明天……”我叹口气。
离开报社大门,来到人行道上。我摇头对七美说:
“没办法,我太晚想到这点。你要回梨纱的公寓吧?我送你。”
七美点点头,又仿佛若有所思,愣愣站着不动。
“怎么?”
“事不宜迟,得尽早查清楚。”
我愕然望着七美。“什么?”
“其实还有一个方法。”
“嗯?”
“这同样能查出五年前有关美国医院的报导。”
“怎么做?”
“我有个朋友在附近的电视台工作,负责国际新闻。那个资料中心就是他带我去的。”
“…………”
七美的语气有些无精打采。“要不要碰碰运气?”
“我当然赞成,但你似乎不太开心?”
“没什么。”七美摇摇头,转身迈开脚步。
“…………”
我望着七美的背影,默默跟在她身后。
第31章
电视台距离报社不到五分钟路程。那是栋八层楼建筑,屋顶竖着一座高塔及巨大的碟型天线。
七美与我搭电梯至三楼,右转走到一扇贴着“国际新闻部”牌子的门前。门没关,七美毫不犹豫地进去。
办公室内,气氛紧绷得好似考试前五分钟的教师休息室。几个卷起袖子的男人忙碌地穿梭在整齐排列的办公桌间,随时有超过四通的电话铃铃作响。对面座位上,一名戴眼镜的男子以肩颈夹着话筒,说话快得像在练习绕口令,不停在笔记本上书写着。
“在那里。”
七美环顾四周后,冒出一句,接着便缓缓步向窗边一个操作影印机的男人。我随即跟上。
来到对方身后两、三步的地方,男人刚好回过头。
“七美……”
男人抱着一叠影印资料,凝视着七美,表情相当复杂。惊愕、困惑、欢欣、焦虑,种种情感依次浮现。他蓄着短胡碴,年纪二十五至三十左右,壮硕得犹如美式足球选手,魁梧肩膀上却顶着一张流露稚气的脸。
“在忙吗?”
七美问道。男人看一眼手上的资料,摇摇头,接着朝七美身后的我投来狐疑的目光。
“介绍一下,”七美转向我,“这位是姬田恒太,自称是国际新闻部的打杂小弟。”然后对男人说:“这位是上杉,刚出道的游戏作家。”
“游戏作家?”
姬田神色益发铁青,我默默点头行礼。
他向七美发难:
“你跑哪去了?”
七美耸耸肩,摇头不答。
“我找你好久,你到底在想什么?”
姬田抓着七美的手走到远处。只见他一句又一句地质问七美,不时射来逼人的视线。
我大概想像得出两人的关系。当初,针对留宿梨纱公寓,七美如此解释:
“因为某些缘故,那地方不能再待。”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岡嶋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