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小说杰作精选3_艾勒里·昆恩【完结】(17)

阅读记录

  回到家里,宫子在给丈夫喝的酒中,掺入很多甲醇。已经醉醺醺,味觉也麻木的丈夫一下子就把它喝下去了。

  宫子以残忍的眼光看着丈夫开始痛苦,她不觉得错误地,闪亮着眼睛看着,恰像理性的眼睛清醒着在注视自己的凶恶意愿的表现一样,宫子的眼睛毫不阴暗地观望着丈夫的临终。

  宫子从丈夫身上取回三百五十圆,并且立刻到当铺,把自己的和服当了二十圆。将这三百七十圆仔细包好,写上丸山莠的名字。

  把已经睡着的绫子叫醒说:

  「绫子,妳听着。爸爸已经睡了,妈有事要出去一下,所以妳来锁上大门。妈大约两个钟头就回来,到时候妳再给我开门。好,妳起来锁了门就可以再去睡。」

  「不要,我不要一个人。」

  「不行,而且爸爸在家嘛,虽然他喝醉睡着了。妈有事,今夜非出去不可。」

  对绫子说过后,宫子就出门了。

  来到丸山的家前面,但无论如何不愿意和他见面。这无疑的是轻蔑和污浊感而来的。终于把带来的那包钱塞入信箱内,掉头回家。

  家里已经来了警察。

  绫子在母亲走后,因为寂寞而哭起来。她去找父亲,才发现父亲已经变成冰冷的尸体。她惊慌地跑出去告诉邻居,于是警察立刻来临。

  宫子看到警察,剎那,她的记忆苏醒来。

  「啊,我明白了。九年前,我的父亲也是与我今天杀害丈夫的方法被杀害的。请逮捕我吧,同时也逮捕杀害我父亲的人。」

  在监狱中的宫子情况很悲惨。

  带着「爬虫」的印刷物,全身瘦骨嶙峋,乳房萎缩,肩胛骨耸高。不被激愤和罪恶所污浊的,唯独剩下她对文学的热情而已。

  在调查宫子为什么杀害丈夫之时,丸山莠剽窃之举终于被报纸揭露。这件事很快就在社会各方面引起了大波澜,人们的同情集中于囹圄中的宫子。XX杂志社社长和编辑主任参照丸山莠的意见,决定重新印刷「爬虫」。而且丸山莠与XX杂志编辑主任连名发表声明,表示此作品以丸山莠的姓名刊登,是编辑部与丸山连续错误所致。丸山莠赏识作者的奇才而推荐给XX杂志,该杂志编辑部误以为是期待中的丸山文稿,误会由此而起。宫子的名气一时大噪,寄到编辑部的信件堆积如山。

  囹圄中的宫子听到这个消息,泛起寂寞的微笑那天,从早上就感到胸口疼痛,到傍晚时分终于咯血。她立刻被移至医院,侦讯便在病床进行。

  宫子的谋杀丈夫并非像她所以为的,是用甲醇。因为根据药房的证言,得悉他们出售的只是酒精灯用的工业酒精而已,她丈夫是死于急性酒精中毒。不过,宫子所说的九年前父亲遭谋杀,据被逮捕的继母和她的情夫木内的供述,却是以甲醇杀害的。

  宫子更加衰弱了,但她毕生的志愿,成为作家的命运突然展开了。各种杂志都来向她邀稿,八篇旧作也都变成了铅字。不仅杂志而已,出版商也都抢着要替她结集出书。

  宫子不但胸部有病,脚骨也肿疡,骨膜疼痛。宫子自己也慢慢感到生命已接近尾声。

  【文字】

  「说是削骨吧?我了解骨痛的情形,所以十分明白这句话的含意。」

  宫子忍耐着骨头的疼痛,低声说。默默站在她病床前面的是大心池博士。宫子看着博士脸上,发现长久以来所抱持的深刻感情,是因他而起的。

  「一般人不能忍受的骨痛,妳倒真能忍受。」

  「先生,疼痛不算什么。我第一次燃起了要活下去的希望。艺术使我的人生痛苦、烦恼,但我为此而热爱人生。文学是多么苦恼人、撕裂人,但多么深入人的生命之中,无法清除啊。不过,我愿意重生来品尝文学的烦恼。我是深入骨髓的文学少女。」

  大心博士点点头。

  宫子在凄凉的临死前,恳求大心池博士在她死后照顾绫子。来自全国的读者惜别电报堆积如山,花束充满房内,终于完成了脱离死亡之床在最寂寞的房间内迎接死亡的愿望。

  「绫子,夺取妳母亲的心的,不是恋爱,也不是名誉。是晚上坐在桌前,摊开稿纸,对文学的思慕,对文学的烦恼。妳母亲亲自经验了人生的烦恼何其多。不管一切的痛苦、烦恼、悲哀,妳母亲不是为禁止妳而说的,这一点请妳要记住。」

  接着,宫子突然叫唤大心博士。

  「先生,请到我看得见的地方来,有一件事请求您。来生我也要从事文学,那时也请先生提拔我。」

  宫子的眼泪簌簌掉落下来。

  「先生,我经验了为文学而烦恼就是对提拔的人奉献终身最大的感谢。请允许我在心中吻您。」

  宫子举起细瘦的手。

  那不是招请博士靠近,而是制止欲靠近的博士。

  杀意  高木彬光

  Malice Aforethought  Akimitsu Takagi

  高木彬光(Akimitsu Takagi,1920─)

  高木彬光被公认为现代日本正统推理小说的代表性作家,他以神秘和理论巧妙地揉和在一起的独特作风,获得许多热烈的爱好者。于一九五○年得到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奖。

  「杀意」可以说是日本短篇侦探小说的典型。令人脊背寒冷的本篇作品是以因痴情而犯罪的家庭为背景,穿插三角关系,同时织入杀人为爱情表现的一种形态的这个概念。

52书库推荐浏览: 艾勒里·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