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别再说了!」阿月以强而有力的声音打断他的话。「如果是死者的灵魂,会在盂兰盆节及春分秋分时归来,所以我们才会加以供养啊。」
石杖老师突然伸长脖子,凑近阿月。
「盂兰盆节及春分秋分时,死者会归来?那么,阿月,妳亲眼见过吗?见过死者跟着孟兰盆节的迎灵之火归来,还是在迈入春分秋分时,怀念的死者穿过家中大门露面?」
「我、我没见过,但爹娘都是这么说的。」
「没错,他们是这么说的,你们才会一直这么相信,不是吗?」
那是一种蒙骗。不过是一种可悲的蒙骗说法――石杖老师继续道。声音相当温柔,表情也很平静,阿月却双膝发颤。
「我走遍大江南北,往来于东西两地,造访过各种地区,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令我惊讶的是,许多地方热中的不是唤回死者,而是为了让死者别再回来,才进行祭祀。」
因为大家都害怕亡灵,阿月在内心大喊。老师今天的眼神好恐怖。
――从烟囱往内窥望的老太爷。
和那个亡灵的眼神一模一样。
「活在世上的人,擅自认定死者无法混在他们当中,一起在人间生活。为了抒解这份落寞,及些许的歉疚,才定下盂兰盆节和春分秋分这样的惯习。」
那么,试着反过来做会如何?
「于是我想到一个点子。若运用我的画功,将死者和生者全画进图画里,不知会有什么结果?」
死者的画像不管画再多张,依旧空虚。
「关键在于,重现死者生前时的世界,将死者和活人放在同一空间。」
如此一来,或许死者就会重回世间,并栖宿其中。
「其实,造访这个村庄前,我曾返回江户,和某商家达成共识,成功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行。」
老师的话中,带有一稙倾诉秘密般的亲近感。
「我全神贯注为他们作画。」
为了唤回商家因染上瘟疫夭折的女儿,在她起居的闺房里,尽可能详实画出她生前的模样、往昔与她亲近的人,她喜欢的各式物品,她喜爱的风景、她生前周遭的一切。
「但只有一个房间,能画的事物毕竟有限。我竭尽所能画出那些图画后,半夜里多次听到女孩柔细的嗓音,却始终不见她现身。」
石杖老师缓缓握紧拳头。
「我需要更大的地方。要用遍家中的每个房间,重现那女孩生前的景象。我深信唯有这么做才能将她唤回人世,于是极力说服他们。身为母亲的老板娘答应我,但老板说什么不肯同意。」
这是当然。阿月暗暗想着,不住颤抖。听到亡故女孩柔细的嗓音?
太不正常了。
老师却没明白这一点。
得知此事,阿月只能一味颤抖。此刻,她的悲伤和害怕,老师同样感受不出,
「最后起了口角,我吃足苦头,被商家的男丁轰出门外。」
老师露出嘴里的缺牙苦笑。
「弄断了这颗牙。」
一平拿定主意般趋身向前,挨近老师。
「老师,这次别房的事,你一开始就是打这个主意?。」
石杖老师一愣,接着莞尔一笑。
「别说这种会让人误解的话,我才没打什么主意。」
「怎么可能!」
你先别激动――老师安抚道
「我会造访这个村落,是熟识的画师与名主大人素有交谊。托他的福,名主大人才会邀我前来。刚开始在宅邸住下时,我并不知道老太爷和别房的事。我以为在这个丰饶又充满朝气的村落,应该没机会尝试。」
画师笑咪咪地说,见阿月和一平仍神情严肃,可能是觉得尴尬,他伸手搔抓鼻头
「不过……自从听阿松提到已故的老太爷及别房的事,我心想,这或许是个好机会。」
如果能巧妙说服名主,就能使用别房。
「但交涉的过程要是稍有差池,恐怕会重蹈覆辙。名主大人虽然为自己的不孝感到后悔,却也不想让人知道别房的内情。」
绝不能贸然行动。
「不管怎样,要使用那幢别房,画下老太爷周遭的一切景致,必须熟悉村庄和村民。」
阿月发出惊呼。
「所以,老师一直到处闲晃,四处作画。」
「嗯,没错。」
为了画下这村庄的「人世」风景。试着画下景致和人物,以备日后派上用场。
「但请相信我。尽管一直在等待机会,我没进一步盘算。当然,名主大人一概不知。」
「所以,老师才会要我带路去别房。」
「嗯,没错。托妳的福,我比预期早得知情况,顺利掌握后来出现的机会。」
――既然禁止举行庆典,不妨想办法制作大座灯的替代品,各位意下如何?
尽管如此――老师蹙眉道。
「名主大人的父亲就像阿松所言,只是怀抱着深深怨念死去。」
「你、你为什么知道?」
「因为出现奇怪的幻影,吓坏了你们。那不是死者真正的魂魄,不过是死者残留的邪念罢了。」
说起来,算是「赝品」。
「街头巷尾常听人提到目击亡灵或鬼魂的怪谈,全算是这一类。死者的意念像破布的边角勾到某物,会留在有深厚渊缘的场所。看在活人眼中,就像诡异的幻影,如此而已。」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宫部美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