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有误_[英]安东尼·伯克莱【完结】(105)

阅读记录

  接着,意见开始走入拐点。某些未知的传闻流传了开来:法西斯!陶德杭特先生就是这种人。他全凭自己的决定,认为谁该死,就杀掉谁。如果他不是法西斯,那什么能算是法西斯?不管案子是否真的是他干的,但只要他那么想了,他就是个大坏蛋。而且,陪审团也认为他确实犯下了谋杀,不是吗?陪审团认定的,就是公众认定的。他才不是英国人!他是个法西斯!

  《每日电讯报》因此而得到灵感,发表了一篇社论,以法西斯独裁者看谁不爽就把谁当眼中钉除去的行为,与陶德杭特先生的行为进行了类比。

  随着公众愤怒的渐渐平息,英国司法体制的不公正之处也早已被遗忘了。政府私下决定了一周三会地讨论今后如何避免出现这种舆论的恐慌。当然,这些会议公众并不知晓。最终,就像所有人知道的那样,英国的司法体系依然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如果胡乱地修修补补,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政府依然博得了人民团结一致的支持,他们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吊死陶德杭特先生了。

  对于外界的这种舆论发展,陶德杭特先生全然不知。反正他现在的内心已经不再焦虑了,他对于那些舆论的小事也不再在意了。陶德杭特先生怀疑一个真正的智者(陶德杭特先生是个谦虚的人,但他认为他理应被授予“智者”这个头衔)是否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到死刑犯在被判刑前后有怎么样的反应。他意识到了,这是他的责任。

  怀揣这种兴趣,他准备在被告席上与朋友们道别,并跟随警卫离开。离开了朋友们,离开了他们的支持,这并不会也从来不会让陶德杭特先生感到担心。他现在对于自己变成了一个囚犯而感到无比新奇,陶德杭特现在正满怀着这种兴奋的好奇心。

  审判结束后,现场曾出现了一个简短的庆祝场景,欧内斯特爵士和陶德杭特先生互相庆祝,而区特威克先生在一旁向他们两个道贺。这一幕在别人看来还会以为是婚礼,而不足陶德杭特先生的葬礼。医生也找了个机会跟警卫说话,告诉他陶德杭特先生的健康状况很不稳定,警告他们不能让他走得太快,不能拿任何东西,不能经受任何体力活动,否则,警卫们将会发现一具尸体,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囚犯。警卫将这些话铭记在心,并保证在见到狱警的时候,会将这些话原样告知。陶德杭特先生的告别仪式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不禁让人觉得他是不是要外出度周末。

  年迈而和蔼的警卫,领着陶德杭特先生穿过玻璃顶的门,走下倾斜的混凝土斜坡。斜坡下是一扇大铁门,穿过铁门,向前是又长又狭窄的石质走廊。走廊的两侧是带着玻璃顶的门,透过玻璃,陶德杭特先生能够看到朦胧的身影和面孔。里面的人也都在默默地注视着他。

  “是囚犯吧,我猜?”他愉快地问道。

  “是啊,”警卫点头说,“被判刑的,或是等待审判的。”

  “哦,还没有经过审判的也关在这儿吗?看起来有点过于严厉了。”

  “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关他们了。”

  “嗯,应该是这样。”陶德杭特说道,心里又为自己曾计划的系列文章补充了一点。

  陶德杭特先生自己也被带进了一间昏暗的小牢房里,然后被锁在了里面。那位友善的警卫对他说,他自己也不确定要关多久。

  陶德杭特先生鼻子紧紧贴在玻璃上,望着外面的警卫、被判有罪的囚犯以及尚未接受审判的嫌疑人,来来去去穿过阴暗的走廊。他偶尔还能看到自以为很重要的头戴假发身披长袍的律师走过。

  “真有趣,”陶德杭特先生观察着,自言自语,“罪有应得啊。”

  不久,他发现自己又被领上了走廊。在走廊的另一端,有一间办公室,里面有位灰发的警官模样的人正在黑板上用粉笔做着神秘的标记。陶德杭特先生问他在干什么,而他回答这些标记表示外面停放的囚车的数量,以及塞满每辆囚车的囚犯。

  “啊,囚车。”陶德杭特先生好奇地望着外面闪闪发光的黑色交通工具,囚车正将不同的罪犯送往不同的监狱里去。

  他忽然注意到警卫正略带歉意地拿出一个丁零当啷的金属制品。

  “哦,对了,”陶德杭特先生说,“手铐。这种情况下,还需要戴手铐吗?”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警卫咕哝道,“但这是规矩。”

  “老天禁止我违反任何规则,”陶德杭特先生愉快地抬起双手,他对于结果非常满意,“好,好,好。原来就是这种感觉啊。真有意思。”

  他在办公室里登记之后,便被带着坐上了某一辆交通工具。

  令陶德杭特先生惊讶的是,囚车内居然还分了许多个小牢房。他被锁在其中一间里,空间很小,他勉强坐了下来。从身旁传来的声音,可以判断出其他的小牢房也全都塞满了人。过了一会儿,囚车出发了。陶德杭特先生知道目的地:位于泰晤土河北岸的著名的监狱。

  “很幸运,”他沉思,“我没有密室恐惧症。不过没有空气流通装置,真是太可耻了。”

  最后,这辆外观很朴素的大卡车,终于停了下来。陶德杭特先生伸长的耳朵能听到其他房间门开开关关的声音。囚车又往前开了一点,接着他能够听到那些看不见的乘客伙伴们下车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英]安东尼·伯克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