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稻草人的胳膊和头上,停留着无数只乌鸦,似乎在啄食着它。
那到底是什么呀……
这个好像源自本村特有习俗的稻草人,却和人类十分相似,看着让人不舒服。
我感觉这些被乌鸦啄食、长有头发的诡异稻草人,似乎不是在吓唬那些野鸟,而是在恫吓我们。
这时,刮起了夹杂着夜色的夕风。
紧接着,稻草人的黑发被吹起,宛若毒蛇般上下起伏,沙沙作响。
乌鸦鸣叫,粪便的臭味又飘了过来。
爱子露骨地皱起眉头,拒绝了我的提议。
“哎呀,在这种地方过夜,我、我才不干呢。我又不是青蛙。”
虽然爱子嘴上这么说,但她本人却像青蛙的肚子一样“噗”地鼓起了腮帮子,与我赌气。
看着爱子可怜巴巴的脸孔,我恢复了笑容。
“呜呜~我可讨厌青蛙啦。好吧,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早就准备了现代化武器!”
说着,爱子便当场熟练地组装起自己心爱的滑板车。
“那我先走一步啦,诗夜里。”
爱子独自先向旅馆进发了。
“好棒哟!我就像多拉A梦一样啊!啊哈哈哈哈!”
爱子的笑声远去了。
我则被撇在了当场。
唉,总比干坐在这里强吧。因为我平时就喜欢散步,所以走走也没什么。
我不慌不忙地向爱子追去。
我走在从车站直直向西边延伸的田间小路上。
一多半的太阳已经掩藏在天际中,山顶像打翻了盛放血液的木桶般,呈现出可怕的颜色。
天际的上方渐渐变为紫色,似乎接近日落了。
穿过田间地带,小路开始向西北方向(相当于时钟上的十点)缓缓弯曲,不久便到了民房聚集的村落了。
民房的屋顶多为向四边垂下的“四坡屋顶”(注:屋顶形状之一。屋脊大梁的两端伸向四角的结构。)。四坡屋顶这种构造在全国分布广泛,为一般民房屋顶的形状。
民房的前面放着风干的萝卜。草席上撒着稻糠。庭院里横放着液化石油气罐。墙壁用镀锌铁板建造的仓库。摆放着农具的仓库门口。散发着异味的鸡舍……
这个村子里到处充满了城镇中已然感受不到的生活气息。
走出民房村落,不一会儿便来到一座横跨水道、长五米左右的石桥。由于水道的铁制水门大开,因而水势很猛。
这里,脚踩滑板车的爱子一边声音悲惨地笑着,一边走了回来。
“哼哼,我看你是迷了路,不知该往哪儿走了吧。”
“才、才不是呢。我是怕诗夜里你一个人寂寞,所以才回来迎迎你的。”
说着,她咯咯地笑了起来,声调兴奋高亢。
我和爱子有说有笑地走过了石桥。
我们沿着十点的方向一直前行,傍晚天空的色调变得有些诡异,之后我们走到了涂成雅致红色的大宅邸并立的大街。
这里全是“铁红格子门窗”的建筑。简单地说,就是将炭粉混进铁红(注:红色氧化物,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的红色无机颜料。具有耐晒、耐热等优点。为涂料、水泥等的着色剂。),涂抹在墙壁和格子门窗上面,十分豪华。
红色格子门的房檐下,挂着写有“祭”字的灯笼。
屋顶的形状并非其他民房那样的四坡屋顶,而是“歇山顶”形状。
所谓歇山顶建筑,是指屋脊两端建有博风烟囱、屋顶向周围垂下的建筑。
在我的记忆里,歇山顶建筑多为村中门第较高的人家采用,而门第低下的人家则多采用四坡屋顶的建筑。
在日本西部,这种歇山顶建筑多分布在以京都为中心的近畿地区,在四国只有爱媛县才有。西部仅限到广岛一带,九州地区则没有这种建筑。勉强属于中国山地的如意岳,似乎也在这种建筑的分布范围之内。
这一片恐怕是村中权势者定居的区域吧。
生活在这些红色宅邸中的村民一看到我和爱子的身影,都像避人耳目似的“砰”地紧闭房门。然而,比起他们用怪异的眼神观察我们,这种躲避我们的方式则让我们在精神上轻松了许多。
走过铁红格子门窗的宅邸,我们来到了一条宽阔的大路。
大路上铺着凹凸不平的石板,左右两侧设置着无数的石灯笼。道路左侧种着一排颜色鲜艳的樱树。
我和爱子在樱花的迎接下沿着石板大路向北走去。
顺着风传来了鼓声和祭典节拍的笛声。
走了一会儿,我们看到左边有一座巨大的石制神明鸟居(注:鸟居指神社入口的牌坊。)。
神明鸟居,是指由四根柱子组成的简易鸟居。鸟居这个词的起源,相传是远古时代天照大御神躲进天上的石洞时,众神施计打开石洞所利用的令鸡打鸣的栖木。
鸟居的前面就是真正的参道(注:为参拜神社、佛寺而修筑的道路。)了。
鼓声和笛声变大了。
我和爱子通过巨大的石制鸟居,斜视着参道两旁种的樱树,向神社的院内走去。
参道淹没在飘散下来的樱花花瓣中。可是,在众多村民的踩踏下,这些花瓣满身泥泞,犹如被割下后丢弃的少女的嘴唇般不堪入目。
52书库推荐浏览: [日]上甲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