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_王安忆【完结】(59)

阅读记录


    qíng感往往体现为一种很qiáng烈的冲动感,这个冲动感我们怎样把它变成一个小说?中间要经过这么漫长细致的技术化的处理,你要保持你的感qíng,但是你却要冷静地处理它,使它最后成为一个客观存在,这真是一件困难的事qíng。我觉得这就全靠理xing了。第一要靠理xing来检验质量,上次我就谈过不是每一种感qíng都是有价值的,有崇高感的,上一堂课我们也在试图鉴定,在我们的认识范围里存在有哪些等级差别,那么在qíng感上也同样是有等级差的,就像一位演员说的,吃饭也是感qíng,你不能说吃饭没有感qíng,食yù就是一种感qíng,死个孩子也是感qíng,那么这两种感qíng相比,谁高谁低?谁qiáng谁弱?我觉得现在的作品里越来越多宣泄,一种qíng绪上的宣泄:我挤公共汽车挤得烦死了,车多么挤啊,调动工作那么困难,上司又不知道我的心,老婆也不知道我的心,世道是多么差,变幻无常,等等。这些qíng感也是qíng感,你不能说它不是qíng感,问题是它有没有质量,而这个质量我们就要靠理xing去检验。然而危险的是,理xing可能使感qíng枯竭,它可能使人变成非常冷静的人,感qíng枯竭了怎么办?创作这件事qíng对本体的要求就是这样严格,于是就有了第二项理xing的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心理的承受能力。这个心理的承受能力我以为是一个压抑的过程,当你心里有一种特别qiáng烈的qíng感产生的时候,你需要压抑它,你不能急于把它宣泄出来,你必须把它压抑下去,也就是我们需要时间冷静一下。

    这个压抑的过程也是非常危险,很可能时过境迁,你这个冲动就没了,这个冲动来去都是飘忽不定的。因此我就想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诗人那么多,诗呢,它就可以非常快速地把qíng感记录下来,而小说很难办。

    小说要求感qíng到作品中间的转化过程太长太复杂,需要转化为故事,转化为人物,转化为qíng节,还要有个归宿,有头有尾。所以说我觉得小说实际上是个很难的东西,感qíng要非常饱满,技术要非常周密。现在我们好像又回到技术问题上来了,这也就是理xing对感qíng所担负的第三个功能,想象力的功能。在此,我说的想象力是从感qíng的立场出发的,也可以叫作灵感。灵感不同于感qíng的冲动,它是已经成形的感qíng,所以它其实是吸收了理xing的帮助的。灵感现在似乎越来越难得光顾我们了,人类的经验日益积累,200年的小说堆积如山,书库里都是小说,覆盖面日益加大,yīn影笼罩着我们,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从小说到小说的qíng况。它的感qíng是来源于写作者的阅读的经历,它把别人的感qíng打碎了再重新组合,它也可能做得很好,但它终是因为缺乏原始的冲动而生命苍白。这就是我以为从感qíng到小说的三个理xing的条件,这种量化一定有很多疏漏的地方,反正我们能够归纳多少就归纳多少,只能这样,尽力而为。

    现在让我们看看qíng感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的。这是一个困难,我无法说,小说里面这个是感qíng,那个不是感qíng。感qíng对小说是一个隐身人,你看不见它,你找不到它,你只能感觉它,这种感觉是贯穿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它是一个从感觉到感觉的东西,我们该怎么去叙述它,怎么去传达它,为它作一个结论,那都是非常难办的事qíng。无路可走的qíng形下,我们不妨另辟蹊径。比如说,散文。散文是放下虚构的武器,是创作者对自身的纪实。因此,今天我想谈一些散文,但这些散文它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些散文绝对不是散文家写的散文,它是小说家写的,而且是优秀的小说家写的。这些小说家都有着一定数量有质量的作品,他们仍然也会写一些表露心迹的散文,这些散文我觉得大家可以读一下,读这些散文是为了什么呢?首先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他们感qíng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我觉得他们的感qíng内容是值得了解的呢?因为他有那么多的作品,他有那么多好的小说作品使我能够信赖他,我信赖他是一个好的小说家,他的这些作品都是源于他个人的,他自己的感qíng。在这个信赖的前提下,然后我们再去看他们的散文。第一了解他们的感qíng内容是什么,第二了解他们的感qíng经过了哪些理xing的锻炼,就是他感qíng经受理xing锻炼的过程。我想向大家介绍这样几篇散文,大家应该找来读的。一篇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篇是张炜的《融入野地》,还有张承志的,在讲《心灵史》的课上我曾经提到过的《走近大西北之前》。这三篇散文有一个特点,都是表露自己的心迹的,都是可以说在写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我想我们今天就着重地说一下《我与地坛》,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散文,我们看一看这一位创作者的感qíng的面目,他感qíng的图画是什么样的?《我与地坛》这篇东西怎么给它归类,也是经过一番争论的。

    它当时在《上海文学》发表时,《上海文学》的编辑和主编都认为它是一篇好小说,可以作为一篇小说来发表,可是史铁生自己不愿意,他说这一定是散文,而且他说为什么要把散文看低呢?这就是散文,因此它后来还是作为散文发表了。我也同意他的话,我觉得是一篇好散文。

    这篇散文一共分七个段落,第一段讲的是他——作者终于到了地坛。

    他经过了一个人生大转折,就是再也无法挽回的瘫痪了,然后找到了地坛这么一个地方,可以由他坐着静静地面对他的转折。为什么他把地坛当作他面对转折的舞台?因为地坛这个地方已经经过了上百年的时间积累和人世变故,它像一个深谙世事的老人,在这个背景下是非常适合人去面对人力无法改变的命运。散文开头得非常朴素,他说:“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他进了北京以后经常搬家,可是每一次搬家都是围绕着地坛,“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4百多年。……4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逛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圯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台四周的老柏树越见苍幽,到处的野糙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dàng。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15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又说:“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个园子,就再没长久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它的意图是什么呢?这个园子满是时间的痕迹,时间是对变故最有发言权的,多少生与死从时间里经过,于是生和死的问题就很自然的提到了面前。为什么独独要他考虑生和死的问题呢?因为他瘫痪了,他成了一个残疾人,他这一辈子不知道该怎么走下去,他想死,却不能,人们不让他死,这么多人为了救他伤透了脑筋,他要死就对不起人们。那么他活,活也不是他选择的,一个人的出生是没什么好犟的,你就这样被生下来了,然后瘫痪了,只能坐在轮椅上。就是说你不能选择死也不能选择生,你只能去思索它们,而地坛是个思索的好地方。

52书库推荐浏览: 王安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