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能梦的解析_高铭【完结】(57)

阅读记录

  梦见做梦者所喜爱的死人是解梦中一件很头痛的事,因而常常得不到很满意的答案。其原因是:做梦者和此人之间存在着特别qiáng烈的矛盾qíng感。常见的形式是:此人起初活着的,但突然却死了,然后在接着的梦中活了……这使人混淆。不过我终于知道这种又生又死的改变,正表示出做梦者的冷漠,“对我来说,他不管是活着或死去,都是一样的”。这个冷漠当然不是真实的,它只是一种想法,其功能是在使做梦者否认他那qiáng烈的、矛盾的感qíng,也可以说这是矛盾qíng感在梦里的表现。

  在另外一些和死人有关的梦里,这个原则会有些帮助:如果在梦中,做梦者不被提醒说那人已经死去,那么做梦者会把自己看成死者,也就是梦见自己死亡。但如果在做梦的过程中,做梦者突然惊奇地和自己说:“奇怪,他已经死去好久了。”那么他是在否认这件事,否认自己的死亡。但我必须承认:对这种梦的秘密,我们还未曾全部了解。

  ——以上两个梦例选自《梦的解析》第六章第七节。

  虽然摘录了两段《梦的解析》中的例子,但我很清楚自己所举的例子还是太少了。不过,我认为即便举更多的例子也不会有更多的意义,因为“灵活掌握”和“足够了解背景”才是关键问题。我希望每一位打算尝试这种解梦方法的读者都能牢记这点。

  好吧,现在我们进入到下一章吧。在下一章中我们主要说的将是“编辑、组合、补充、校正”的问题。因为梦并非凝缩、转移、替换或者不管不顾地推出很自我的个xing化印象,以及“只要能通过审查机制”就完事儿了,还有许多必需的程序。其实这也是原始yù望变成梦的关键程序。这就好比我这本书,我决定写,怎么写,怎么规划,怎么划分,都需要考虑,绝对不是由着xing子来就成了的,而且也不是写完了检查没错字就能印刷出版,还需要校正、审阅。那么梦的这些工序是怎么进行的呢?

  第31章 编辑、组合、补充、校正的问题(1)

  前面我说过,电影和梦其实很像,很像很像。

  那么,假如我们要拍一部电影,那就先得定下题材——是爱qíng片还是喜剧片?是战争片还是科幻片?是古装片还是现代片?这些都要事先确定好。然后再根据题材挑选剧本,之后设定一些qíng节(俗称“桩子”),再在整个故事中穿cha一些曲折的剧qíng。比方说一个人出门了,去上学,然后到了教室听课……这没啥新鲜的,平淡如水啥事儿都没发生,那么这片子肯定没人愿意看(当然了,你要想存心打算向往与众不同、憋着展示下自己多另类,你也可以声称这种片子特牛、超好看、蕴涵深意)。那么怎么设定qíng节呢?还是一个人出门了,出门后这人发现自己没带钥匙,也就是说进不去家门了。然后又发现手机钱包都没带,而且最要命的是准考证也没带——恰好正要去参加高考……明白了吧?qíng节就这样出来了,有了“桩子”就有了曲折xing,观众就会被抓住继续看(无论电影还是电视都一样)……设定好qíng节再根据预算选演员,选外景地什么的,之后筹备ok了才能开机。拍摄结束杀青后还没完,还得剪辑、配音、调整等,这都属于后期工作——当然是根据剧本来剪辑调整(个别导演除外,例如许鞍华他们就是,爱谁谁,拍了再说,至于剪出来的是什么就没准儿了——这是跟梦学的,我没瞎说,请往下看就知道了)……电影就是这样出来的。那么梦呢?

  梦明显不用选演员、拍画面。但是梦也需要定“剧本”、“设qíng节”,以及“剪辑”。其实这一章所要说的就是这些,即梦在运作时的起始步骤和最终步骤。

  前面我们都看到了梦的那些花哨“动作”还有“绝技”,的确让我们眼花缭乱赞叹不已,但是那些就算再漂亮也只是画面或者片段而已,其实把这些组合成整个梦,并且补充完整才是最重要的工序。这部分我之所以特意放在最后说,而不是把这章排到一开始,是有目的的。往下看你就明白了,这也是梦之所以jīng彩的真正原因。其实梦很像电影,都是用画面的组合来堆砌出jīng彩的故事。但是梦很显然比电影高明得多。

  一、编辑、组合

  梦中的所有场景都无须拍摄,因为早就存在了。

  我们全部生活内容、各种经验印象,再加上所有的记忆和感受,都是梦的素材来源。所以梦不需要额外地再拍摄什么。但是请读者注意,梦不会因为这些素材本身而产生某个梦的原始愿望,那些都是演员的道具罢了,只能用来填充内容。而梦的原始愿望的产生取决于潜意识需要被释放的那部分压力。这种“需要被释放的压力”很可能不仅仅只有一个,而是多个。在梦最初的时候,我们所能看到的大多是一些并不清晰的描述,那些场景通常都暧昧且模糊地混杂在一起,等待着究竟是哪种愿望被审查机制放行后才加入到梦中——并且,以此来设定梦的具体qíng节。也就是说随着“剧qíng”的推进,愿望才会逐渐明朗化(相对而言的明朗化),犹如拨云见日一般,这时候才确定是某个愿望主导了梦并且为此延续下去。所以,梦在最开始的时候,大多看上去仅仅是很模棱两可的一些设定及概念。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前面说过的一些梦例就可以得知这点了。

  单车训练的梦很明显是具有双重愿望的(这个前面解释过了),一是满足我的虚荣(比较浅的一层隐意);二是我期待有人能够帮助自己从那些烦琐的事qíng中解脱出来(深藏的隐意)。所以梦在最开始的时候表现得很轻松,用最近的印象作为一个起始,取材于聊到的电影场景:单车训练——这很模糊。而当我的愿望浮现出后(虚荣),在最初的单车场景后加入了第一个qíng节: 带有某种技术xing的训练,必须承认这是很荒谬的设定。说到这里就能很明显地看出,满足虚荣那部分愿望通过伪装而最先得以通过审查。但是随着进程的发展,另一个愿望也通过审查进入到了梦里。但是为什么是这个愿望浮现出来,而不是其他愿望呢?想想看,最初的愿望是什么?是“假如排除了客观原因,那么我可以和韩寒并驾齐驱”对吧?就是通过所谓的“需要排除客观原因”(我认为生活中的那些烦琐事qíng就是客观原因之一)而带出了第二个愿望:需要一个生活上的“老婆兼秘书型人才”帮我打理一切。这个时候,梦在qíng节上就加入了“为车胎充气”的设定(至于是谁加入的下一节会说到),从而把那种暗喻xing的象征——“车胎膨胀的奇怪曲线”表现出来。像这类编辑、组合就明显是以一种“不断添加”的方式来进行的。

  现在我们再说回去:单车训练这一题材并非为这两个愿望订制的,其实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达。那为什么最开始用“单车训练”来作为起始呢?因为那是来自于最近的印象。这种梦就是明显地带有随机xing质的。所以当虚荣得以通过审查后就直接主导了梦,并且为此目的而延续下去(后面的内容就不再是随机xing的而是目的xing的了)。也就是说,组成梦的元素虽然并不能主导梦的愿望,但是可以主导达成这愿望的表现形式。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