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断:曹雪芹家的故事_高阳【4册完结】(317)

阅读记录

  “嘚!嘚!我的诗怎么能见人?”

  “其实我的画又何尝能见人,不过好玩而已。”

  “好玩也要玩得中规中矩,不然就是小孩子胡闹。”秋月又说,“你画画,我题诗;身分不配,算什么名堂?”

  “也没有什么不配——。”

  “好了,好了!”秋月抢着说道:“总而言之两个字:不行。”

  芹官怏怏若失;但转念想一想,觉得她所说的,“好玩也要玩得中规中矩,不然就是小孩子胡闹。”这两句话大有道理;不由得又深深点头。

  秋月却误会了,以为他又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自以为得计的花样,不可不防;便正色说道:“来,来!咱们俩来个约法三章:第一、我根本不会做诗,你别跟人去胡说;第二、我今天绞了手指头的事,你也别跟人去说,只当不知道这回事。”

  芹官想了一会答说:“还有件事,你头上有几根白头发,我也不跟人说。这才是‘三章’约法。”

  “对了!”秋月欣然,“你能这样子;我还会在老太太面前替你多说好话。”

  “谢谢你!不过,有一点,你说根本不会做诗,是骗人;骗人的话,我为什么要相信?”

  听他似乎有理;秋月沉吟了一会说:“就算会做,也不过跟女先儿的‘七字唱’一样。”

  “那是好坏;总不能说不是诗。”

  “你觉得是诗,就算是诗好了。”

  “有的诗稿,能不能给我看看”

  “不能!”秋月断然拒绝。

  “你不能我也不能!”芹官威胁着说:“你别说我耍赖。”

  秋月拿他毫无办法;只好稍作让步,“除了这件事以外,你另外再提一件事,我答应你就是。”她又加了一句:“君子不强人所难!你得做个君子。”

  芹官是服软不服硬的性情,听她这么说,便不忍作难,想了一下问说:“你做诗是怎么无师自通的呢?”

  “我给你看样东西。”

  秋月取出来两大本册子,定制绿格子的稿纸,丝线精装;封面题补四个字:“静如诗草。”下面署款“楝亭”。

  芹官一见惊喜,“原来大姑的诗稿在你这里!”他说,“还是爷爷替她题的封面。”

  “你翻开来看吧!还有让你受用不尽的东西。”

  这“静如”便是曹寅的长女,由先帝“指婚”,嫁给“镶红旗王子”,即是现袭爵的平郡王福彭的生母。这两本诗草,是曹寅当年亲自课督的成绩;芹官如获至宝似地,捧到窗前,展页细看。

  诗很多,照年月约略计算,大致为三日一诗,起先多是七绝,以后七律与五言诗渐渐增加,间或也有古风。每一首诗都经曹寅圈点删改;最可贵的是那些眉批,指点作诗的门径,深入浅出;而静如的诗功日进,亦分明可见。原来秋月无师自通,是由于有此秘笈之故,芹官颇有不可思议的惊喜。

  当然,诗的内容在他亦别有亲切之感;康熙四十年以后,有几题尤其令他悠然神往,不尽思慕;看到一首五律,题目是“连弟从余读唐诗,试为解说四声,居然举一反三,喜而赋此”,芹官悲喜交集,不觉热泪盈眶——他知道,“连弟”即指在他出生五个月前,病殁京师,小名“连生”的生父。他曾听祖母说过,父亲在四岁时,就由“大姑”为他启蒙认字号,看来是信而有征了。

  又有一题叫做“不胜”,用了好几个典故;玩味诗意是突有非常的机遇,身分遽变;而且将负艰钜的责任,深恐难以负荷,贻父母之羞,所以题作“不胜”。

  这是怎么回事?细细参详,看到作诗年月是康熙四十五年正月廿九,方始恍然大悟;他从小就听人说,他家最盛是在康熙四十至五十那十年之中;有桩光宠之极的大喜事,发生在康熙四十五年的元宵,那天皇帝在畅春园召见曹寅,以他的长女指婚平郡王讷尔苏。静如的这首诗,便是接到喜信以后,自觉做了王妃,主持王府中馈,恐惧不胜,因而有此诗之作。

  由此线索,看以下的诗,本末了然,兴味愈浓。下一首“花朝”,独写牡丹,用“国色天香”之类的词藻,已隐然见王妃的身分了。

  再下一首为“不胜”作了铁板注脚,诗题是:“二月十八日,严亲归自京华;恭述内官梁九功传旨,慈亲感激涕零,敬赋纪恩。”诗是一首五言古体,内中有一条注:正月十九日,太监梁九功传旨:“着曹寅告知其妻于八月上船,奉女北上;曹寅由陆路于九月间接敕印,再行启奏。钦此。”这时的静如,已是待嫁的平郡王妃,所以述旨用“奉女”的字样。

  此后好久没有诗,想来是备办嫁妆,日夜忙碌,无暇吟哦之故。这样一直到七月间,才有一首“严亲以全唐诗刻竣,命以诗纪之;敬述始末,兼以志喜。”诗是八首七绝,并有评注,其事起于康熙四十四年春天,皇帝第五次南巡时;全唐诗的抄本,来自泰兴季振宜。他的父亲叫季寓庸,明朝天启二年的进士,以依附魏忠贤得补吏部主事;经手卖官鬻爵,所以宦囊极丰。

  及至魏忠贤一败,季寓庸名列“逆案”,革职回籍;泰兴地近海滨,是有名的产盐区,季寓庸便做了盐商,长袖善舞,因而成为钜富。六、七十年前,海内谈到富家,首推北亢南季;北亢是山西亢家,获得了李自成兵败西遁时所遗落的一笔辎重,用以经营米业,亦成敌国之富。但北亢的名声不及南季,因为季寓庸的儿子,季开中、季振宜、季开生,在顺治年间,先后两榜及第,做了言官,而且颇有直声之故。季振宜又好藏书;镇库之版是宋版的昭明文选,但没有几年即已败落,宋版文选归入大内;曹寅亦买了他许多藏书,全唐诗的钞本,即在其内。

  那时曹寅正蒙钦点巡盐御史,是个有名的阔差使,照例一年一轮;这一年中,公开的“好处”,即有三十万两之多,而曹寅受惠,还不止三十万两;皇帝面许自康熙四十三年开始,十年之间,由曹寅、李煦二人,轮流巡盐。

  李煦能沾此厚惠,出于曹寅的举荐;两人商量,应该有所报效,知道皇帝正锐意振兴文教,因而在第二年五巡江南时,面请刊刻全唐诗,一切费用,不烦请款。皇帝自然照准。

  诗注中记载,全唐诗是在康熙四十四年五月初一,于扬州天宁寺设局校刊;钦派翰林官彭定求等十员校勘;当年一月就刻成了唐太宗及初唐高、岑、王、孟四家的诗集,印成样本,进呈御览,皇帝非常满意;年底进京,即有指婚的恩谕,未始不是与刊刻全唐诗获得皇帝的嘉许有关。

  接下来便是一连串的“别”诗,别至亲、别闺友、别女伴、别保母、别苍头;别人以外别物、别狸奴、别庭梅、平日摩抄相伴的一几一瓶,忒煞多情,一一别到。最后一首是“叩别宗祠”。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