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3)

阅读记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孔子精通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知识全面,德行高尚.射,即射箭,他技高艺深,曾"射于瞿相之圃",赢得"观得如堵墙"(《礼记·射仪》).御,即驾车,孔子非常娴熟,常常自矜为看家本领.曾有人赞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谦逊地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罕》)可见孔子对执御还是十分自信的.数,即计算.孔子长于斯道,后来他作季氏史,能做到帐目清楚,收支平衡("料量平"),与这一修养自然分不开.书,即书法,更是读书人的基本功.致于礼乐,则是孔子兢兢以求,乐此不倦的专业特长.礼乐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孔子以前有人将它分成礼和仪(又称数),并出现了只重形式("仪"、"数")不重内容("礼"或"义")的倾向.任何一种制度设施、行为规范都是在特定精神和原则指导下制定和形成的,每一形式都包含着一定的内容,礼乐也如此.如果抽掉了礼乐制度的内容,礼乐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孔子看到了这一点,强调礼乐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一方面,他对礼乐形式的研究十分精到,频频赢得"知礼"."博学"之赞,令一些不知礼的贵族钦羡不已.他利用自己的专长,常常为乡亲或贵族们主办典礼,冠婚丧祭,无所不能.孔子还作为一位艺术家对礼乐进行了演习.他的礼乐素养极高,言谈举止,既合乎身份,又合乎场合,举止翩翩,文质彬彬,那简直就是文明礼貌的化身!他对音乐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欣赏能力,曾描述音乐的演习过程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翕然热烈,放开后纯纯然和谐,皎皎然清晰,绎绎然不绝.至此便大成了."(《八佾》)他曾问《韶》于齐,陶醉于美妙的音乐之中,如醉如痴,竟"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使他声名雀起,不少有志青年集中到他周围,追随他学习礼乐.另一方面,孔子更注重礼乐内容的探讨.他发现无论礼也好,乐也好,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实质精神,即对人类普遍的友爱和对社会的维系作用,即"仁""义".认为仁义是礼乐的内容,礼乐是仁义的形式,仁义礼乐互为表里,相互为用.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强调了礼乐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并提出礼乐与仁义相结合,这是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在礼乐修养上高出伦辈和前人的地方,他认为,人间缺少爱,故需要仁;社会没有秩序,故需要义;各个等级都没有合理的行为准则,故需要礼.只要将仁义礼乐切实地推行于天下,天下就走上了有秩序和谐的正常轨道.这就是他仁、义、礼三位一体的思想;也就是他以礼治天下的政治思想.

  完成"六艺"学习,大约在孔子30岁左右.他曾自称"三十而立"(《为政》).

  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秦伯》);"不学礼,无以立"(《季氏》);"不知礼,无所立也."(《尧日》)可见,"立"的内容是"礼",既然是"30而立",那么他30岁时无疑已掌握了以礼乐为核心的"六艺",应该说已具备进入贵族社会的全部本领了.因此,鲁昭公、孟僖子等也都很欣赏他.但是当时公室早就成了空架子,身为一国之君的鲁昭公也没有用人的实权.孔子曾感慨:"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季氏》)鲁国有势力的三家大夫,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是鲁桓公支裔,世称"三桓".三桓分掌鲁国军事和财政,"三分公室".其中季孙氏实力最强,是鲁国的首席执政,进退人物,上下其手,权倾一时.也许是为了取得季孙氏的保举,孔子曾给季孙氏当过家巨.《孟子·万章下)说:"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史记》说:"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季氏史即委吏,掌管委藏工作,即后之司仓氏、司庚氏,掌保管、出纳;司职吏即乘田,掌管田作畜牧之事.孔子多才多艺,才能全面,将两件事做得很出色:管财务则账目清楚("会计当"),收以平衡("料量平").管田蓄则六畜兴旺,一把好干才!这无疑给季氏留下了好印象.

  可事有不巧,孔子没来得及通过季氏的举荐进入仕途,却赶上了鲁国的一场政治危机,即"斗鸡之变".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孔子35岁,季平子与后阝昭伯斗鸡,赛前两家都弄虚作假,一个在鸡翅上效上药粉,一个则在鸡爪上陪缚利钩.

  事情败露后,两个搞阴谋的人互相指责,最后竟兵刃相向,季氏出兵占领了后阝氏家业.后阝氏向昭公求援.本来就对股扈世卿季氏不满的鲁昭公愤然出师讨逆.结果却由于孟孙氏、叔孙氏与季氏联手,使这位怒气冲冲的国君大吃败仗,丢盔弃甲,逃亡齐国、面对三桓的非和无法行径,孔子大失所望,不屑与过臣为伍,慨然离鲁奔齐,追随昭公去了.

  在齐国,孔子通过齐国宠臣高昭子见到了齐景公.景公对孔子不算陌生.五年前,齐景公与辅相晏婴访鲁,曾慕名造访过孔子.现在老朋友相见,很快便谈得投机了.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脱口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乃孔子的施政方略——以端正名份为主要内容的"正名"主张.即君要守君道,臣要守臣道,父要守父道,子要守子道.各尽本份,注重等级.当时的齐国亦正处于崔、庆、高、国擅权,田氏篡弑的前夜,孔子一语正中景公所忧,异常兴奋,赞曰."善哉!僖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高兴之下,便要将尼溪之四封给孔子,只因晏婴反对未果.但景公还是给予孔子很优渥的俸禄:"待之以季孟之间",与鲁国叔孙氏的待遇相当.齐景公只对孔子维护君主尊严的等级学说感兴趣,但对孔子的仁义思想却置而不论.不再向孔子"问礼",并明确表示:"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想在齐国推行"仁义礼乐"的愿望又落空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