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无为,天之道也.命文以赤雀、武以白鱼,是有为也."其实际情况当是:
"文王当兴,赤雀适来;鱼跃鸟飞,武王偶见,非天使赤雀至白鱼来也."(《初禀》)赤雀白鱼的出现,纯属偶然,与武王、文王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这不仅批驳了天人感应的谬说,具有无神论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君权神授的欺惘之辞提出了怀疑.
其二是提出"元气"一无论,发展了儒学宇宙生成学说.《周易·系辞》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伟大事业)."这是先秦儒家的宇宙生成理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宇宙产生的门户是阴阳.但是"太极"只表达一种原始的终极状态,她到底是什么,易经本身并未说明,先秦儒家也未明言.东汉马融释太极为"北极星",显然是错误的;郑玄释为"淳和未分之气",十分精确,后之张载、王夫之俱从其说.以气释太极,则受王充"元气"说的影响.当然"元气"一词并不始于王充,在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淮南子·天文》篇均言及元气;更早的还有战国楚之隐者所作《囗冠子·泰录》.但是董仲舒的"元气"仅指一年伊始的吉祥之气;囗冠子、淮南子属道家,他们说:"道生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虽由元气所生,但并不是宇宙万物的终极状态,在元气之前尚有"宇宙、虚廓、道"为其本根,这显然不合符《周易》的"太极"学说.在汉代,另有一种元气学说,王充在《谈天篇》中曾加以引述:一说易者日‘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儒书又言:‘溟氵幸濛氵项,气未分之类也.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说易之家和儒书之言似乎也是借用道家"元气"名词,但他们将元气置于天地与万物之始,则是合符"易有太极"的生成图式的.
但是汉儒的元气说随着书散籍灭而无人知晓了,是王充继承并发挥了这一元气学说,将之广范运用于各个学术领域,解释各种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就不仅保存了汉儒的元气说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周易》的宇宙生成理论.王充视元气为自然界的本原.上至天上的日月星辰,下到地上的飞潜动植,都是元气的产儿:天地为元气所生,天地乃含气之阴阳,"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他说:"日者,火气之精"(《感类》);"雷者,太阳之激气"(《雷虚》);月者,水气之精(《说日》);"风者,气也"(《感虚》);寒温者,"天气"之运(《寒温》)…所有天文现象都为元气所成.更有甚者,盈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亦莫不为"阴阳所生".他说:"虫,风气所生"(《商虫》);"蛟蛲之类,昆蠕之属,含气而生"(同前);此外的各种事物,亦"随气而变"(《讲瑞》);"万物之生,皆禀元一"(《言毒》);甚至天地之间,万物之中最为贵重的人也不能例外:"阴阳之气,凝而为人"(《论死》).天地也好,昆虫也好,万物也好,人类也好,皆为气生,在本质属性上并无区别,故曰:"人,物也;物,亦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道虚》).但是,万物之中,人世之间为何有形形色色的差别呢?王充认为那也是气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元气有阴阳,禀受有沃薄.阴阳有清浊精粗之分,沃薄致善恶优劣之别.禀受精气者为高等动物,禀受浊气者为低级事物.人禀元气之精,含阴阳二气,具有主智慧,主强力的"精气",精气含"五常"(仁义礼智信),故最为天下贵:"夫人之所以生者,阴阳气也.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人之生也,阴阳气具,故骨肉坚,精气盛.精气为知,骨肉为强."(《订鬼》)又说:"人之所以聪明知惠者,以含五常之气也."(《论死》)不过人有善恶,智有优劣,命有穷通,寿有长短一这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王充认为这多半取决于人在母体中禀气的沃薄而定:禀气纯厚者,其性善,命好,智优,寿长;否则,其禀气恶薄者,则性恶,命蹙,智劣,寿短(《本性》《命义》等篇).总而言之,天地万物,飞潜动植,不仅皆一例由气而生,而且也因禀气的情况不同而呈现出形形色色的形态和千差万别的境遇.一切的一切,莫不由气而生,由气而定.这就彻底地贯彻了气一元的理论,为儒家的宇宙生成学说作了理论说明.
其三,发扬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求实学风,对当时思想界、学术界和社会风俗中普遍存在鬼神迷信、怪异奇闻展开了全面批判.其《物势篇》批判了"天故生人"、"故生万物"的神学目的论;《奇怪篇》批判圣人出生的怪异说法;《变虚》、《异虚》、《雷虚》等篇批判了"天人感应"说;《道虚》、《龙虚》篇批判了长生不老之说;《寒温》、《变动》、《明雩》、《顺鼓》、《感类》等篇批判了灾异缘起人事的谬说;《遭虎》、《商虫》篇否定了虫虎之害因政而起的妄言;《订鬼入《论死》、《死伪》、《纪妖》等篇批判了人死为鬼说;《四讳》、《讥日》、《卜筮》、《辨崇》则批判了佞卜、讳忌等陋俗.其反对天故生人,天人感应和长生不老等观点已分见于上,这里特举其鬼神学说以见一斑.鬼神问题,一直是古代社会困绕人们心灵的问题,也是儒家学派欲说还休的棘手问题.当子路向孔子请教鬼神之事,孔子反问:"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请教死后境况,孔子还是反问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似乎对鬼神生死之事漠不关心.但是他又重视"丧祭"之礼(《尧曰》);主张"祭神如神在"(《八佾》);称赞大禹"致孝乎鬼神"(《泰伯》).似乎又前后矛盾.其实孔子既不反对鬼神,也不迷信鬼神,其原因在《说苑·辨物》中有清楚的说明:子贡问人死之后有知还是无知,孔子说:"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之不葬也."在孔子看来,搞清一个问题的是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的社会价值.因鬼神说还有某些教化作用,于是姑不置论,故《述而》说"子不语怪力乱神";《雍也》载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与孔子回避不谈相反,王充旗帜鲜明地宣称:"人死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他说:人"禀气于元",死后,"复归元气",犹之乎"水凝为冰,冰释为水".元气是没有知觉的,死后复归何得有知觉:"人未生,无知也;其死,归无知之本,何能有知乎?"(《论死》)人的形体须待精气形成,而精气产生智慧,又须附托形体才能实现:"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智."具体说来:"人之所以聪明智慧者,以含五常之气也.五常之气所以在人者,以五脏在形中也.五脏不伤,则人智慧;五脏有病,则人荒忽,荒忽则愚痴矣.人死,五脏腐朽,腐朽则五常无所托矣,所用藏智者已败矣,所用为智者已去矣."人死之后,为智为精的载体已不复存在,哪里还会有精神不死呢?精神和形体的关系犹之乎火焰之与蜡烛一样,"人之死犹火之灭也,火灭而耀不照,人死而知不慧","火灭光消而烛在,人死精亡而形存.谓人死有知,是谓火灭复光也."岂不是十分荒诞的么?可见,"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同前)"人死无知,其精不能为鬼"(《祭意》),那么,世间的鬼神现象又是怎么回事呢?他用生理常识解释说:"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思念存想之所致也."人们见鬼不过是精神专注的一种幻觉.致于重病垂危之人见鬼,则是"畏惧存想"的"目之虚见"(《订鬼》),根本不是实有其鬼.
52书库推荐浏览: 舒大刚杨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