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十五讲_钱理群【完结】(52)

阅读记录

  在以上介绍、阐述的基础上,《文化偏至论》的最后部分,鲁迅提出了他的正面主张。首先是关于建设中国现代文化的战略思想——

  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把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下,从对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的洞察中来探寻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这确实是一个全新的眼光。其次是强调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既要“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又“弗失固有之血脉”——这可以看做是后来在20 世纪很有影响的“拿来”与“继承”思想的最初表述;但鲁迅更强调的是,无论对“固有”的思想还是“世界之思潮”,都要有分析,要“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精神实质)”,而不能陷入全盘拿来或全盘继承的盲目性。而最值得注意的是,在鲁迅看来,“取今复古”、拿来继承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最终是为了“别立新宗”的创造。所谓“宗”即“宗旨”、“宗极”,是主要的、本源性的东西。这就是说,鲁迅在20 世纪一开始,就给中国的思想文化界确立了一个战略性的目标:要为20 世纪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价值,一个终极性的理想。这就意味着整个现代文化建设都要立足于“创造”。——现在20 世纪已经结束,重读鲁迅在20 世纪初提出的上述思想与任务,会引发出怎样的思考呢?

  其次是“要什么样的‘近世文明’”,也即“要确立怎样的现代化目标”?鲁迅连续提问:“今敢问号称志士者曰,将以富有为文明欤?……将以路矿为文明欤?……将以众治为文明欤?……。”在鲁迅看来,这些都是“偏至”的文明,而且并非西方文化的根本:“欧美之强,莫不以是炫天下者,则根柢在人。”鲁迅据此而提出了他的理想——

  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人国既建,乃始雄厉无前,屹然独见于天下。

  可以看出,鲁迅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思考的前提,仍然是在“角逐列国”中民族的“生存”问题,最终的目的也是使中国获得民族的主体性,“屹然独见于天下”:这里的民族主义的立场是十分鲜明的,这正是面对西方压力的东方知识分子在探讨自己民族的现代化道路时共有的立场与思路;因此,鲁迅的“立国”的理想中,是包含了建立统一、独立、富强、民主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样的内涵的,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并没有否定西方工业文明中物质文明,以及科学、民主、平等的理念。但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在他看来,根柢还在人,所要建立的现代民族国家首先应是一个“人国”;如果国家的统一、独立、富强与民主要以牺牲人的个体精神自由为代价,那就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化。因此,他旗帜鲜明地提出,“首在立人”,而立人之道即在“尊个性而张精神”。由此而形成了他的“立人”而“立国”的思路:首先着力于建设和张扬少数先驱者强大而独立的个体精神自由;再通过对民众的启蒙,达到“国人之自觉”;而伴随着每一个个体的个性的张扬,自由与自觉,也就产生了作为集合体的国家、民族的自由与自觉,建立起真正的“人国”。——“立人”的思想的提出,对于鲁迅来说,是具有根本性的,这可以说是贯穿鲁迅全部著作的中心思想;而对鲁迅自己来说,“立人”构成了他的价值理想,在某种意义上,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彻底获得,就意味着人对一切奴役的彻底摆脱,因此,这只能是一个终极性的目标。鲁迅清醒地知道,这是一个永远也不会完成的过程,人自身,以及人类总是在永远的矛盾与困惑中获得自由发展的。

  二

  我们再来读鲁迅20世纪初的另一篇重要论文《科学史教篇》。

  首先引起注意的是,鲁迅在思考20 世纪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时,给予“科学”以特别的关注。鲁迅在《文化偏至论》里说的“洞达世界之大势”,就包括了洞察世界科学的发展:这确实是别具眼光。因此,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镭,鲁迅于1903年就写了《科学史教篇》,介绍、阐释这一科学发现的意义。他强调,镭的发现,将“辉新世纪之曙光,破旧学者之迷梦”,“关于物质之观念,倏一震动,生大变象”,“由是而思想界大革命之风潮,得日益磅礴”。〔6〕这里所着眼的是科学的发现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在另一篇《人之历史》里,鲁迅介绍了康德关于宇宙起源的“星云学说”,特别是黑格尔(通译海格尔)的“人类种族的起源和系统论”,强调的也是“无生物之转有生,是成不易之真理”,〔7〕这同样也带来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他的这一观察视角也相当独特而具有启发性。

  《科学史教篇》讨论的是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历史,有研究者就将篇名译作《科学史的教训》。〔8〕

52书库推荐浏览: 钱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