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界观:对世界的惊奇和思考
虽然解释世界归根到底是为了解释人生,但是,在大多数哲学家那里,这仅是潜在的动机。从西方哲学史看,哲学的主体部分是世界观、本体论、形而上学。今天我只讲这个部分,人生观问题应该是另一次讲座的题目。
无论人类,还是个人,好奇心是智力觉醒的征兆。当好奇心不仅仅针对个别事物,而是针对整个世界时,就会提出这个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可以把这个问题看做哲学的基本问题,它是一种“天问”。当然,出发点不只是好奇心,起作用的还有对安全感的需要,宇宙是人的家,不明其究竟怎么住得踏实呢。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这个问题大体有两种答案。一种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水、火、气、土、原子等等,总之是物质性的东西。另一种认为,是数、理念、绝对精神、意志、神等等,总之是精神性的东西。中国哲学史上也有这样对立的答案,例如气与理之争。这么看,把哲学家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好像不算错。按照恩格斯的说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主张物质第一性的就是唯物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的就是唯心主义。我想强调的是,对世界的思考不能是这么简单地下一个论断,像站队一样,站在唯物主义一边还是站在唯心主义一边,这样就算解决问题了。一个哲学家的思想的价值和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完全不取决于这一点,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在总体上丰富和加深了人类对世界的思考。有些哲学家并不对世界的本质下论断,尤其是近代以来,哲学家们往往还反对下这样的论断,但他们仍在推进对世界的思考,并且正是通过比以前更深入的思考才得出这样的看法的。
通过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无论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物质还是精神,都有说不通的地方。唯物主义描绘了这样一幅世界图画:世界是物质的永恒变化过程,人(包括精神)是这个过程中的偶然产物。按照这幅图画,就难以解释:第一,人的存在有何意义?人与动物、物质没有本质区别了,也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已。第二,如何解释精神(灵魂)的来源?唯物主义通常是用进化论来解释的,即物竞天择、适应性变异和获得性遗传这一套。但这至多只能解释人的肉体和理智(大脑)的起源,无法解释灵魂的起源。我们可以说,理智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对外部环境的认识能力。可是,人的灵魂,也就是不满足于生存的需要、要使生存具有高于生存的目的和意义那样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就完全不是适应环境和机能进化的产物了。进化论提出时,有许多人不能接受,未必都是保守,有些人确实觉得人的尊严受到了侮辱。赫胥黎是进化论的倡导者之一,他曾讽刺那些反对进化论的学者说:“我宁肯做猴子的后代,也不愿做一个愚蠢的教授的同事。”但是,作为一个聪明的教授,他并不甘心仅仅做猴子的后代。他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谈到:人的精神品质(正义,善)是伦理过程对抗宇宙过程的产物,在宇宙中没有根据,所以终将失败,从而导致人类向下的发展。可见他也认为,精神的产生不但不能用进化论解释,相反是违背进化论的。
在很大程度上,唯心主义之产生正是为了解决精神的来源问题。唯心主义哲学家们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但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便是设定宇宙有一个精神本质,它是人的精神(灵魂)的来源,保证了精神的不会完全毁灭和人类精神追求的永恒价值。唯心主义的困难在于无法证明宇宙精神本质的存在。其实,无论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是无法证明的,这基本上是信念的问题。我们只能在经验范围内证明某物是否存在,而无论科学如何发展,人类的经验永远是有限的,我们永远不能对宇宙整体有所经验。宇宙整体之性质是一个超验的问题,对于宇宙有一个精神本质的论断,唯心主义不能证实,唯物主义也不能证伪。有些聪明的唯心主义者对此心里是明白的,柏拉图称之为“信仰的冒险”,帕斯卡尔称之为“赌博”,并且都认为值得冒这个险,值得一赌。他们的意思是,虽然无法证明有无,但宁信其有,这比宁信其无好,有助于我们过一种崇高的生活。
三、在宗教和科学之间
哲学要追问世界的本质,而世界的本质是无法证明的。可是,两千年来,哲学却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就是试图对世界本质是什么的问题给出一个可靠的答案。它实际上是在做不可能做到的事,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
要对哲学的这个特点有一个清楚的概念,最好的办法是把哲学与宗教及科学作一比较。
哲学和宗教都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方式,两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之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终极关切。和哲学一样,宗教所关心的也是世界和人生的最根本问题,要对世界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给出一个完整的说明。但是,它们寻求解答的手段却完全不同。在宗教看来,世界和人生的整体是一个神秘,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它弄明白,唯有靠神的启示来接近它。因此,人在神面前应知谦卑,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相反,哲学却不肯像宗教那样诉诸天启权威,对终极问题给出一个独断的答案,而是只信任理性,要求对问题做出理由充足的解答。在这一点上,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52书库推荐浏览: 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