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引文,是引自张宗和的自传体小说《烽火》,除了名字是虚拟的,行动、故事大体都是他本人和兄弟姐妹们的真实经历,可以与《秋灯忆语》互文参看。
张宗和的两种文本的特殊价值在于——以往文学作品反映的多是两极对立阶层,一方面是流民图、伤兵乞丐难民潮,一方面醉生梦死、朱门酒肉臭——而他提供了以往少见的大户人家、中产阶层在战时的生存状态。
这个大户人家之大,也在于子女多,十个子女中四个女儿貌美如花又是受高等教育的才女,其中一个嫁沈从文,一个嫁周有光,都是人尽皆知的佳话。其实大姐的婚姻也颇为传奇,她是昆曲迷,堪称狂热粉丝,倒追一位昆曲艺人,最终喜结良缘。而后来远嫁美国汉学家的四妹据说更是才女中的才女,书法功底深厚,才多貌美,当时颠倒众“生”,令诗人如卞之琳者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还有众多兄弟的人生故事呢……“张家”如果有人细细为之作传,必是中国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
即从张宗和的视角看去,比如流亡生活,亦有其独特的体验。作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生的张宗和一路上还算从容,至少比钱钟书小说《围城》中赶去三闾大学的方鸿渐一行人舒服得多。不仅川资充裕,人脉也是资源。一路上有银行副理、清华校友以及阔亲戚的帮助、接待。这位从小在四位姐姐关爱下,性情柔和的张家公子,好美食,爱玩乐,即使战时生活艰苦也不忘下馆子、看电影、听戏唱昆曲,更有与妻子的儿女情长、小情小趣。但是战争的阴霾也的确笼罩着他的生活,并且在这个本可以生活得轻松愉快的人的身上刻下悲情的烙印。与妻子的恋爱与结合,在烽火映衬下本已匆促潦草,岳家因战争而从富户坠入贫困,岳父惨死于流亡路上,岳母身患重疾无法医治;随他一路流亡的妻子是个肺病患者,几年战时生活的摧折终于令她死于25岁那样还是花季的年华,留下一个几岁大的女儿。这样的悲欢离合足以刻骨铭心了,这个原本可以生活轻松无忧的人有了沧桑苦痛。虽然在国破家亡时刻这不过是最为寻常的伤痛,而这寻常的伤痛不正是那个时代最广大深厚的真实的底色?
当然,寻常百姓、芸芸众生之外,革命者自有高蹈的人生境界,流血牺牲,何以家为?革命者的家庭往往是——爹不是亲爹,奶奶也不是亲奶奶——《红灯记》中小铁梅的家是革命者零落牺牲后不同姓氏的祖孙三代人组成的,革命家庭。
但革命的经,也有念歪的时候,有人发现,“文革”时八个样板戏里的“高大全”人物都是没有家庭的,即便有也是按下不表。胡司令问:阿庆呢?阿庆嫂从容对答:去上海跑单帮了。于是沙家浜、春来茶馆里就只见一个女共党在与敌周旋。《杜鹃山》里的党代表柯湘用“家住安源”一段唱词交待了家庭成员惨死牺牲情况,然后整出戏就只表现乱云飞渡、革命者峥嵘岁月了。战争时期如此匆促,也许可以理解;和平时期的方海珍(《海港》)、江水英(《龙江颂》)也不见她们有丈夫、孩子,江水英累了、病了,没有家人的她,只好由邻居老爷爷上门送碗鸡汤慰问。公而忘私、大公无私,狠批私字一闪念,斗私批修,当时整个社会都在唱这样的高调,文艺作品当然不可能表现一己之私,当然只好舍小家顾所谓的“大家”了。正经于是变得荒诞不经了。
建国后基本国策是超英赶美、向共产主义冒进,还办了一阵子让妇女颇为开心的公共食堂,妇女如电影里的李双双,可以不用惦记着给丈夫擀面条、在家做饭,直接上水库工地挑土担石头、大干社会主义了。农民房前屋后的自留地也曾被批“资本主义尾巴”,遭割除。这样的社会实践当然都失败了。后来的改革开放,最先从打破大锅饭、包产到户开始。到现在,富裕的国人开始追念祖先,纷纷寻家谱、修家谱。不过其中亦有攀附显贵、硬要给史上名人当世孙的,有的还声称有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的洋血统,推算起来,大约那是和八国联军联的姻。
乱世情
一
《倾城之恋》,《霸王别姬》,《乱世佳人》——寻常情爱衬着乱世的苍茫底色,总是格外动人。比如两萧的车站,车窗后,萧红惨白的脸,汪着泪水的大眼睛,望着站台上来回走动的萧军:英武依然,却落拓孤单。真的从此别过?
曾经闹过,别过。萧红一个人逃东京,逃北京,最后还是回来——只是让彼此明白,那从困苦中一起生活过来的生命的历史,一旦要割舍,总得几经反复,撕扯得血肉模糊、痛彻肺腑。而这一次抗日烽火将乱世离别映照得分外惊心,生离或许就是死别。
骊歌响起。那是丁玲的西战团的年轻团员们为萧军唱的。这个鲁迅的弟子,著名作家,在国难当头时刻,要投笔从戎,一个人到五台山打游击去。萧红苦苦劝他珍惜写作,他说,难道作家的命就比农工兵士的命更宝贵?
挥别在即,纷乱的站台,纷乱的思绪,车窗后萧红惨白的脸,汪着泪水的大眼睛。是哈尔滨的冬夜抑或上海春宵,好像比赛似的写作中,常望见萧红打个呵欠,大眼睛即刻盈满泪水,像个困极了却贪玩不想睡觉的孩子。萧军便要取笑她:别硬撑了,去睡……萧红呢,不肯。有时写作思路不畅,萧红就偷偷画张素描——萧军埋头写作的后脑勺。两人笑闹一番。萧军的心紧缩一下,眼睛酸热。刚刚他悄悄托付丁玲照顾萧红,说她太单纯,身体又弱……但他也说了萧红不适合做妻子,尤其不是我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