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犹是昔人非—李煜_汉滴【完结】(41)

阅读记录

  北宋欲取南唐,就必须下江南,就需渡长江。可惜赵匡胤对南唐水军的实力也是明白的,他也忌惮的很,在长江交战自己占不到优势,说不定就重蹈当年曹操赤壁之战的覆辙。

  渡长江如想在江上和南唐水军交锋,那就必须在长江上造浮桥。问题是,长江下游江面开阔如海,浪高风急,莫说造浮桥,就连我们用现代科技修建一座长江大桥都是十分困难艰巨的事情,都是举全国之力的,功勋足以载入史册 。

  欲想在长江上造浮桥,那每一步都不容有失,要谨小慎微。如果计量长江两岸距离有误差,则张浮桥在大浪冲击之下就容易不稳固,影响行军速率,也有可能耽误整个作战计划。

  樊若水要做的,就是向赵匡胤献上准确的长江江面宽窄度和水流流向规律,为宋军南下渡江吹东风!

  江面沉沉,夜幕四合。此时的樊若水像一只幽灵游走在长江之上,他手持麻绳,像一索命的阎王,一端绳子套在采石矶白塔上,另一端勾住了黝黑的篷船,往返两岸,穿梭其间。不多久,开封王宫的赵匡胤收到了小长老的密信,也得到了樊若水呈上的平南策,在一堆废话和无用的字眼中,他眼睛一亮,他终于看到了他最想要的长江水文状况书表!

  樊若水受赵匡胤接见后,很快露出了奴才嘴脸,处处标榜自己,处处讨好赵匡胤。

  赵匡胤问及他名字来源时,他的回答实在令人汗颜,也实在令赵匡胤不屑入眼。

  他回答道:“臣仰慕唐朝尚书右丞倪若水为人光明磊落,刚直不阿,故以先贤之名为微臣之名。”

  赵匡胤听了后噗哧一笑,唐朝尚书右丞明明是倪若冰,哪里是倪若水,真当是冰水不分家?

  樊若水听了赵匡胤纠错,脑袋上早已汗涔涔,哪里还接得了话。赵匡胤却是心胸大度,为他开脱,“既然你熟悉古人古事,朕就为你改名‘知古’了!”

  樊若水叩首拜谢,从此以“樊知古”自称,颇为骄傲。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幸好樊若水不记得自己名字和这句话还能搭上边。话说回来,上善若水,樊若水却一点也没有水的宽阔,水的包容,水的博大。

  他是配不上这个名字的。至于“知古”,那也的确是他该被打上的印记,试问这样的人,还有何颜面存于当世?

  (3)豪气比关公,自剜南唐肩骨

  李煜一生错误的决断有很多,但没有哪一次比得上这次沉痛。

  自断右臂,自断筋骨,这样的自残方式令我们心寒之余,也是不忍,但李煜就这样做了。

  李煜断自己右臂,事发在北宋即将大举挥兵南下,讨伐南唐。

  林仁肇,这员虎将,他当是南唐的胸肩臂膀,他当是南唐的塞上长城!

  他体魄雄健,骁勇善射,时人称其为“林虎子”。早在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十一月,周世宗柴荣亲率军南下淮南,企图击溃南唐。正阳桥一役,林仁肇率敢死之士逆风举火焚桥,力阻周军进击。后周驸马、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是后周的神箭手,可当他率领大队人马和只有区区人马的林仁肇相交手时,他射出的本该致命的箭只,都被林仁肇打飞。他暗暗吃惊之余,见林仁肇力能扛鼎,一夫当关,被他的气度威慑,告诫手下说:“彼中有人,不可轻敌。”急令退兵。

  李煜继位,起初对林仁肇的才干颇为赏识,提神他为神武统军。

  林仁肇虽身居高位,可李煜对宋朝的步步退却,令他的才华始终无法发挥。当北宋灭掉南汉之时,林仁肇见南唐情势衰微,不容再退让。他怀着满腔热血上疏李煜,恳请“独对”。在和李煜单独面奏间,林仁肇反复言说:“南唐情势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宋平荆楚、破后蜀、取南汉,势如破竹,如若南唐坐以待毙,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臣愿率军反击,趁宋军兵马劳顿、粮草不多间隙,伺机反扑,收复失地,扭转局面。”

  李煜不为所动,皱着眉头思虑,半晌回头对林仁肇说,“情势真的有这般严重吗,真如爱卿所言?”

  林仁肇听李煜这样一说,再也承受不住,满腔热血上涌,他俯身跪地,“臣此举如若能得胜,必会继续推进,直逼汴梁;一旦失手,陛下尽可治臣谋反之罪,杀掉我全家,提我的人头去向赵匡胤谢罪。南唐并不会因此招来灾祸,陛下也可保全您的尊位。”

  李煜讶异地看着长跪于地的林仁肇,他的心被他吓的突突直跳,气血不顺。

  李煜思量着,究竟该如何回拒这个倔强的大将。他思忖许久,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对林仁肇道:“爱卿所言严重了,我自有主张,不必冒失。”

  林仁肇还欲再说,李煜却已喝令他退下。林仁肇走后,李煜脑海中翻涌着林仁肇对他说的话,心里更是惶恐,他怎么也不敢冒这样大的风险。

  此时,小周后正一袭绿衣袅袅婷婷走向他,他望着怀里的美人,馥郁的香气令他脑子镇定,他怀抱美人,终于果决地做了决定。

  第二日,李煜下令将林仁肇调往洪州,任南都留守、南昌尹。

  汴梁的赵匡胤听闻林仁肇的轰烈事迹之后,心里痒痒的,恨不得揪出林仁肇,好好扒他的皮,抽他的筋。

  可赵匡胤是猫,他知道现在的李煜很急。耗子很急,做猫的更需镇定,耗子自然会送上门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汉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