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美已率军渡河!”这话一出,李煜心里更是气愤,气愤之后,心里一片死寂,十几万的水师,怎么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灭了呢?
当时宋朝大军到达秦淮河畔时,形势对他们而言也是十分危难的,当时舟楫尚未备足,金陵城下尚有十万水路兵列阵。统帅潘美为鼓励兵士,他毅然决然下令道:“岂能因这秦淮河的脂粉水阻隔我军直取金陵之路?”言毕,他身先士卒跳入河中,向河对岸杀去,宋朝大军被统帅英勇果敢激励,也紧跟统帅冲锋,南唐兵被宋师气势威慑,一时间阵脚大乱,一溃千里。
“卢绛呢?”李煜点数着屈指可数的将帅,“他呢?”
“卢将军八千骑兵难破金陵之围,现已率师转战宣州、歙州。”李煜听完,无力地闭上眼睛。
他也知晓卢绛只有八千骑兵呀,他只想让自己踏实些,如果有将帅在他身侧,他至少不会让他感觉这般无人无助无力。
“如今金陵城被围困,陛下应派人突破敌军防守,发动长江上游的兵力,与敌人背水一战。”说这话的是主战的陈乔。
陈乔话音一落,便有大臣跳出来指着他鼻子质问,当时的卫尉卿陈大雅驳斥他:“你素以赤诚报国自诩, 陛下待你特别照承,金陵城陷入宋军包围之中,我也没见你向陛下报告过军情,现在又有什么资格说要陛下发上游兵力,自己却不敢突破敌军围堵?”
李煜也明白陈乔意有所指,他是向让陈大雅突破宋军堵截,当时的李煜对陈大雅不敢突围也十分气恼,越是如此他越要逼迫陈大雅:“爱卿急人之所急,救人之所需。如今金陵围于敌手,还是请爱卿为朕走一趟吧。”
陈大雅无奈,又继续道:“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陛下大恩大德,我不能报以万分之一。如今情势衰微,如若能力挽狂澜,臣定当竭忠尽智……”
“自从先帝割江北以来,南唐基业已经不稳,朕屈尊事奉宋朝,不敢有失,诚不得已而为之也。如今金陵被围困,宋军要一击击破金陵,当是易如反掌。如若朕出城投降,怕是宋军不允,朕寄希望才上游之兵能解金陵之围,如若不能,宋军亦会大受折损,届时可复议投降之策。”
陈大雅听李煜如此解释,只得领命密谋出城,携李煜亲笔书信,前往南都洪州,宣召朱令神卫军都虞候朱令赟从上游率军来解救金陵之围。
为了争取朱令赟北上的时间,李煜又派亲信徐铉以及和他论说《易》的方士周惟简一起出使宋朝,携自己亲写的《乞缓师表》,乞求宋朝缓师。
臣猥以幽孱,曲承临照,僻在幽远,忠义自持,惟将一心,上结明主。此蒙号召,自取愆尤,王师四临,无往不克。穷途道迫,天实为之。北望天门,心悬魏阙。嗟一城生聚,吾君赤子也;微臣薄躯,吾君外臣也。忍使一朝,便忘覆育,号眺郁咽,盍见舍乎?臣性实愚昧,才无异禀,受皇朝奖与,首冠万方。奈何一日自踵蜀汉不臣之子,同群合类而为囚虏乎?贻责天下,取辱祖先,臣所以不忍也。岂独臣不忍为,亦圣君不忍令臣之为也。况乎名辱身毁,古之人所嫌畏者也。人所嫌畏,臣不敢嫌畏也,惟陛下宽之赦之。臣又闻:鸟兽,微物也,依人而犹哀之;君臣,大义也,倾忠能无怜乎?倘令臣进退之迹不至丑恶,宗社之失不自臣身,是臣生死之愿毕矣。实存没之幸也。岂惟存没之幸也,实举国之受赐也;岂惟举国之受赐也,实天下之鼓舞也。皇天后土,实鉴斯言。
“一城生聚,吾君赤子也;微臣薄躯,吾君外臣也。”李煜将自己看的低微,摇尾乞怜地向宋朝要求宽限,能言善辩的徐铉以及圆滑世故的周惟简能动摇已积蓄三年实力的赵匡胤吗?
南唐夏暑渐消,秋意正凉,又现无限萧瑟!
二、 国陷为虏
(1)舌战赵匡胤,“百无一用”是书生
徐铉入宋朝后,赵匡胤以及他的大臣们就料想到他此行的目的。众人开始议论纷纷,这人巧舌如簧,该用什么方法打发他好呢?
于是第一个问题摆在了赵匡胤面前,他究竟该选派谁去作徐铉的馆伴,接待这不速之客呢?这人要斗得过徐铉的铁齿铜牙,又要有十足的定力,不能被徐铉蛊惑了心智,到时胳膊肘往外拐,那可是大大的不妙呀。
群臣咂开舌头互相推举之时,赵匡胤却是云淡风轻,他心里已经有了人选。
要使一个人死心,最好的方法便是毁灭之。既然徐铉能说的天花乱坠,我何不如找个不识大字的人伺候他,听不到也就心不烦的,这徐铉辩得过人,可辩不过石头呀,这岂不是解决了?
赵匡胤的用人举措,令群臣大跌眼镜,可事实却是,这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妙计!
徐铉果然在这馆伴面前夸夸其谈,反复言说宋不征讨南唐的利益,可馆伴却不置一词,徐铉说的口干舌燥,最后不由得感慨:“我长这把年纪,这次算是遇上高手了!”
这也令徐铉暗自惊心,要想劝服赵匡胤,那实在是件艰巨而又充满变数的挑战。
赵匡胤还是很给面子的,他邀徐铉入便殿,亲自接见这位南唐才子。赵匡胤出身行伍,立国后苦学读书,有时闲暇他也会和文人墨客畅谈一番。江南人杰地灵,才子众多,赵匡胤很想和这鼎鼎大名的徐铉较量一番。
52书库推荐浏览: 汉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