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飞的雪花罩着归乡的路,他亦看不清前方。
他只是一个文人,和他的主人李煜一样,因为是文人,所以会落魄。
这一切不能怪责于他的,他只是书生,不懂政治,不懂权欲。在政治面前,在权利面前,他百无一用。
赵匡胤想要的是整一天下,讲究实在的大一统。他非常计较名分,除了“赵”,他再也容不得其它姓氏;除了九五之尊皇帝之位,他再也容不得所谓的江南国主。
这就是他要统一天下的决心,没有人可以改变,除非他如柴荣一样,再也没了统一天下的力量。
赵匡胤相信,他会比柴荣活的更久,他的力量他的身躯他的意志足以承载得起他统一九州,再造盛世帝国的誓愿!
(2)丈夫以身报国,君缘何求佛佑
朱令赟在接到李煜的手诏后,当即从洪州出发,行前他发誓解救金陵之围。
朱令赟是当时南唐的第一勇将,李煜在鸩杀林仁肇后,将已被封为神卫军都虞侯的他调任为镇南军节度使,统辖南唐十五万兵马。朱令赟有个绰号,叫 “朱深眼”,这不仅得名于他眼窝凹陷,还和他机敏锐利、好勇斗狠有关。
朱令赟为了防止宋军围追堵截,他开始制定了细致得当的救援京师方略。他先命战棹都虞侯王晖奔赴鄱阳湖,负责赶造巨舰,以备对抗宋朝水师。他自己则负责检阅三军,率领军舰沿赣水入鄱阳湖,与王晖会师,二人集结北上,入长江后顺流东去。
按照朱令赟计划,他第一步应该是攻占宋军兵力薄弱战略位置却十分重要的湖口。在密谋筹划后,朱令赟率军士打了场漂亮亦轻松的战,南唐顺利攻占湖口。
攻占湖口后,朱令赟不敢冒进,他当即召集部下商议东进策略。他对部下说:“金陵城交困,吾与诸公授命率军勤王,以解金陵之围。湖口地处要塞,我等一旦弃之不顾,宋军定会乘机夺取湖口,阻断我军退路。我军如若能突破敌军对金陵城的围堵,那也有一线生机,如若不成功,我军届时粮草不济,腹背受敌,实是危矣!”
众将士听得统帅的分析,句句在理,他们随即商定解决这一问题的计策。商议的结果是:湖口不能丢,一定要严防死守住。于是,他决定将南都留守柴克贞调往湖口,既要防止宋军进攻,又要为勤王大军提供补给。可惜的是,当时的柴克贞因病未能及时前来接任,而李煜的告急信却一封封发至朱令赟手中。朱令赟无奈之下,只能忍痛放弃湖口,直入长江。
朱令赟和当时指挥舟军的王晖都敏锐地意识到,浮桥是阻碍大军前行的路障,同时也是宋军的软肋。
宋军攻打南唐,采取的措施是直接向南唐都城发起总攻,以“擒贼先擒王”的战略对金陵各面进行包围。这样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因为当时的长江阻隔了宋军物资的运送,就地取材的方略是有悖宋军仁义之师的名号的,很容易激起民怨,而且南唐政治腐败、统治者懦弱,围攻金陵城,可以使南唐统治者早日投降,不必姑息。
除了将军队引至河对岸,浮桥之于宋军的另一大作用,那便是补给物资的输送!
如果南唐军可以切断长江上的浮桥,既给自己入江陵扫除了障碍,也切断了宋军的物资生命线,同时也孤立了留滞南唐的宋军——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朱令赟和当王晖商定用先前在鄱阳湖赶制的数百艘大筏开道,顺长江流势直下,加速撞击采石浮桥,直至冲毁浮桥。
朱令赟要撞击浮桥的消息传到曹彬耳里,曹彬心里十分担忧,一时苦于无计,他派人请示赵匡胤,要求增造三百艘战船,用以侵袭朱令赟部队,以此来扰乱他破坏浮桥的意图。赵匡胤仔细思忖后,批复曰:“此非应急良策。”
远水救不了近火,赵匡胤所言一针见血,他要求曹彬按兵不动,另派王明率水师在浮桥上方,将事先准备好的高大木桩安插得密密麻麻的。自此,朱令赟想借撞击之力突破浮桥,也未必容易了!
赵匡胤安插木桩的行动,都是在秘密中行进的。
朱令赟率军行至离采石只有十里之遥的虎蹲洲时,发现前方木桩林立。朱令赟心里生疑,一时不敢靠近,他急令船泊停泊待命。此时他的舰队行距被拉的很长,行动迟缓。
朱令赟经与部将商议,还是决定在此施放“火油机”,以此摧毁浮桥,湮灭伏兵。朱令赟将他用于火攻的船命名为“火油机”——一种舱内塞满柴草、面上涂满油脂的木船。
火攻战术最有名的莫过于赤壁之战,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时的朱令赟便在悉心等候能助他一臂之力的风——西风。
宋军浮桥位于虎蹲洲西南,如若刮西南风,宋军便处于下风头,极易施行火攻。
终于有一日,江面上刮起了西南风,朱令赟仔细观测,见风向稳定后,他便下令全军施发火油机。一时间,朱军大营内火光点点,木舟如飞箭,直直飞向宋军战船,宋军大营一片呼喊声,火光也由木舟上一点扩展到宋军大船一片。
朱令赟顿感振奋,当即命人将火势生的更旺,自己则是大呼过瘾,就等宋军一败涂地。
无奈,人算不如天算,老天急转风势,一时间东北风大作,朱令赟发射的火油机,都被反推回来,冲向自己的阵营。
52书库推荐浏览: 汉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