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火油机是烧的最旺盛的时候,而朱令赟的船上又是装满了火油机的油料稻草,此时被火油机反噬,南唐军阵陷入一片惊慌恐怖之中。
后退是逆流而上,又是顺风而行,这是把自己军士往死里赶,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待立原地,那只能被动挨打,很快就会有宋朝军士过来收拾残局,将未死者砍上一刀。
唯一的路子便是往前推进,拼个玉石俱焚,同归于尽。可悲的是,令朱令赟一直疑惑的木桩此时如宋军的卫士一般,阻挡着朱令赟可乘千人的巨舰、长达百丈的大筏通过……
而火油机则像彗星一样,托着长长的尾巴,一次次地靠近他们,将他的军队扫向地狱!
在绝望中,朱令赟闭上了眼睛。他跳入火海,带着自己未完之心愿,带着守卫京师的誓言,烈火造就雄心,铁血炼铸丹心!
我们情愿相信历史是这样的,而不是宋人所编史书中如是记载:朱令赟必须焚毁采石浮桥,才能顺流而下,直抵金陵。曹彬命人在浮桥附近的洲渚间竖起长木,状若樯桅。望去疑有伏兵,令赟迟疑不敢前进。宋军水陆诸将,犄角出袭。令赟纵火拒战,恰北风劲烈,火势反而自噬船舰,南唐水军大溃,令赟也被俘……
英雄只能被毁灭,不能被打败!
(3) 佛法难渡,肉袒出降
朱令赟部全军覆没的消息传至金陵,金陵城一片死寂。
最死寂的,当是李煜。皇甫继勋欺骗背叛,李煜还能怒,还能像阎王一样,向他索命;而此时朱令赟兵败了,他整个人也塌陷了。
游离在烟波浩渺的深海,此时唯一的救命稻草也被水流击走了,李煜像浮萍一样,即使再紧贴水花,也支不起自己的根,只能听任水波将他冲击的漫无边际。
苦海无边,李煜不知身在何方,又该向往何方。
李煜内心苦闷绝望,此时的小长老却是暗自窃喜,他知道李煜笃信佛法,濒临绝境,依旧坚信不疑。
“是时候,该回去了。”小长老所说的回去,是回宋朝去,他要确保李煜不疑心他,赵匡胤认可他的功绩,他在汴梁有名有利。面对衣冠不整、失了帝王风范的李煜,小长老故作虔诚,他宣称他能借佛力退兵。
小长老的话令李煜灰暗的眼睛闪现了一丝光泽,他相信小长老所言,在询问小长老的具体方法之后,李煜急不可耐地同小长老登城退敌。
小长老如佛祖转世一般,站在金陵高墙之上呼和,朱红绣金袈裟衬得他如救世主,他嘴里念念有词,双目时开时合,城下的宋军果真似受了他控制一般,一时间如潮退去。
李煜惊愕不已,望着后撤的宋军,他对小长老的膜拜也上升至极致。
他开始不遗余力地在金陵城中遍行佛法。李煜亲自带头表率,带领金陵城饥寒交困的黎民,疲倦困顿的将士一起诵佛祷念,数以十万计的百姓将士一齐高喊佛号,声音响彻云霄,直达天际。
宋军为这样的场景感到震惊,当时的统帅曹彬为防金陵城内生变,迅速集结军队,加固包围金陵城。
宋军加固包围力度了,李煜又急着寻求小长老的帮助,可哪里还有小长老的影子?他早已不知所踪。
“佛祖呀,你为何不佑我?”李煜望着城楼下寺庙紧布,他无法左右佛祖,他只能无奈接受。
顺应命运的安排——这也是佛家释义。
对生老病死,李煜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抱着最后的渺茫的希望,他蜡丸书向远在北面的契丹人求救。
很快,石沉大海。
农历十一月,金陵城处在宋军圈围中,已近一年,此时的金陵是真正的石头城,瘦石嶙峋,毫无生气,宛如一座冰窟窿。金陵城百姓冻死饿死的,不计其数;昔日繁华的街道此时宛如尸巷,饿殍遍地。
曹彬见时机成熟,便告知李煜:“二十七日我将率大军攻城,国主当为一城百姓考虑,归顺乃上策。莫要作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李煜受曹彬恫吓,便告知曹彬:“吾将令长子仲寓先入汴梁请降,望将军莫要紧逼。”
曹彬答应了,可他等了几日,李煜却丝毫不见动静。曹彬心里怨恨,感觉自己被李煜耍的团团转,他当即修书李煜:“国主如欲遣令郎归顺,乃通达明智之举。然目前令郎不须舟车劳顿,只需暂时光临本帅帐下,我军即可停止攻城。”
李煜急了,他实在割舍不下仲寓呀,他才十七岁,他是他和娥皇仅存的子嗣呀!
李煜战战兢兢地差人复函曹彬:“犬子仲寓趋装未办,宫中宴饯未毕,俟二十七日方能成行。”
曹彬一听李煜说辞,顿时火冒三丈,他岂容李煜这般不诚心,这般拖延?他态度十分坚决,告李煜道:“休谈二十七日!二十六日亦为时已晚。国主如若爱惜一城生聚,即刻归顺才是上策。”
李煜无奈,他不可能将仲寓送入虎口,此时又无破敌之法,他只能坐以待毙。
曹彬破城决心已定,可他是有原则有计策的人。他之所以围金陵城而不攻陷之,完全是站在全局出发,听从赵匡胤命谕的表现。他还记得出征之日,赵匡胤对他说的“破城之日,不许杀戮”的命令。为了使自己属下能听令于他,曹彬在攻城前,安排了一出别有用意的“苦情戏”。
52书库推荐浏览: 汉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