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苦旅_马伯庸【完结】(19)

阅读记录

  这样突兀的景色变换在提醒着我们,车子已经离开了川北平原,正在四川盆地北缘的山区中钻行。公路紧贴山根修筑,两侧巨山的威压感十分强烈,似乎随时可能倾倒下来。这里的山体有一个特点,一个字——绵。一山接着一山,绵绵不绝,罕有孤峰断谷,可以一笔把轮廓描出去,偏偏诸峰似乎又不甘平庸,个个都想要抢出一个高度,结果就是峰峦跌宕,此起彼伏,如岩涛石浪,汹涌澎湃。

  在这样的奇景中穿行高速,必然会碰到数不清的隧道。我们不知道第多少次突然陷入黑暗,然后突然眼前再见光明,心情也随之起落。斯库里嘟囔说,如果在这种地方憋宝,只怕早就一泻如注了。

  今人有高速公路,尚且如此。想想蜀汉那个年代,若要穿行这样的山路,别说马匹牲畜,就连独轮车只怕也派不上用场,只能肩压背扛,纯靠人力往前运。再往前追溯,以先秦的技术力,居然能咬牙从这里开拓出一条金牛道来,连接蜀秦,真可以说是毅力惊人了。李白《蜀道难》里的奇绝蜀道,从这一刻开始,慢慢向我们揭开了它狰狞的一面。

  我们大约在下午2点左右,抵达了剑阁县。车子从收费站一出来,是一条通畅大道。开到大道底部,沿路全是各种剑阁豆腐宴饭店。关于吃的我不多费笔墨了,因为斯库里这方便比我专业得多,他会给大家做详细汇报,总之吃得很高兴。吃饱喝足以后,四个人上了车,回归G108,朝南边反方向开去。

  G108在从前叫作川陕公路,是蒋介石在1935年下令修建的,至1936年修通,是西南交通网的重要干道,在抗战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条公路和G5在绵阳分道扬镳,G5直接北上,而G108则分道去了梓潼,然后再穿过川北群山,抵达广元。在广元之南,G108还会途径一个重要的古代节点,也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剑阁。

  我们朝南一路开去,沿途剑门山脉的山势依然险峻。这次没了高速公路的护栏保护,心中安全感顿时少了几分。加上道路狭窄回环,大车众多,侧边又动辄是山崖,岂敢轻易超车?只能忍气吞声跟在屁股后头。不过好在路上景致不错,时近深秋,也没见满目叶黄,山间还是郁郁葱葱的润绿。路边偶尔还能看到一户户白墙青瓦的二层小宅院,像是谁家别墅,可大门正正对着公路,也不知晚上睡觉吵不吵。

  开过剑门关隧道之后,路况好了起来。再往前数公路,就抵达了剑门关镇。这也是个精修过的古镇,该有的商业元素和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街道整洁,游客很少,气氛真是惬意闲适——我发现只要是人少的地方,总能立刻感觉到惬意闲适。这也是为什么我特意选择十一后出行。

  我一下车,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里的空气极其清冽,深呼吸几次,跟洗了一次肺差不多。我环顾四周如剑群山,脑海里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回响:

  这里就是剑阁了,姜维姜伯约的剑阁。

  如果说成都只属于诸葛亮的话,那么剑阁毫无疑问,只属于姜维。尽管姜维在这里待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留下来的烙印,却历经千年而不褪色。至今为止,当我们提到剑阁时,只能想到姜维——蜀汉最后的守护者。

  曹魏远征,数路汹涌而来。本来在沓中避祸的姜维率军赶回,眼看汉中不保,便收集诸军,退守于剑阁。这里是入蜀第一关,两川锁钥,再不能退。钟会打到这里,也打不动了,只能僵持。邓艾率偏师偷渡阴平,从江油杀出,直奔成都。消息传到剑阁,姜维急忙动身回军广汉救援。结果走到半路,接到的却是后主敕令一封,令其投戈放甲。史书上说姜维等“将士咸怒,拔刀斫石。”虽然这番举动发生于郪县,但那一刻姜维绝望愤怒的身影,深深地镌刻在了这剑阁山中。

  剑阁,遂成为蜀汉军团的绝唱。想想就让人觉得伤感。

  从前我玩《三国无双》,打到五丈原一役。魏军势猛,蜀军前锋纷纷溃败。到了中盘,蜀军又遭遇了新的打击,诸葛亮终于抗不住天命,长叹一声,撒手人寰。

  就在这时,突然一条讯息闪过屏幕,姜维接替诸葛亮出任蜀军总大将。紧接着姜维头像闪出,带着悲伤与决然地说道:“丞相,就让我暂且借用您的名义来守护蜀国吧!”恰好我那时奔马路过中央高地附近,远远望见蜀军几乎已经全灭,只剩姜维一个人拿着三刃刀奋力搏杀,周围潮水般的魏军士兵团团把他围住。姜维背后,就是蜀军飘摇的大纛。

  那一瞬间,我真是被感动了。

  所谓伟大,大概就是说一个人执著某一件事,无论多么艰辛困苦,都一直坚持直到死亡为止。姜维如此,他的老师也是如此。

  剑阁是一条回环路线,既可以先走剑门关再沿栈道拾阶而上至峰顶;也可以先从南坡登上峰顶,再沿栈道徐徐下山,从剑门关出来,等于是反着走。我们请了一位女导游,导游建议我们选第二种走法,相对舒服一点,全程大概是四个小时。我说能看到剑阁全景吗?她肯定地说能。

  这次到剑门关,我带着两个疑问前来。一是为什么此地叫剑阁?这俩字到底怎么来的?二是剑阁何以成关?我从前单知道剑阁地势险要,但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底是怎么个险要法?为何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能不能绕过去?如果不能,又是为什么?这些问题,不亲身来这里看看,恐怕是难以明白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