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后出师表》中还有这么一句:“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期年”就是一年,诸葛亮罗列的这份战损名单触目惊心:仅仅一年时间,包括赵云在内的高级将领有八人,中层军官有七十多人,整整一支军队的建制没了。
可在这期间,诸葛亮一共只跟曹魏交锋了一次,而且除了马谡惨败街亭之外,并无败战记录,怎么会造成如此之大的损失?更何况赵云死于建兴七年,诸葛亮在建兴六年的《后出师表》里就拿出来说,未免太未卜先知了。
再者说,刘备公元223年病故让诸葛亮执掌大权,到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期间只有五年时间,这所谓“数十年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时间也对不上号。
至于诸葛亮所说“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更是一副失败主义的口吻,对自家军队毫无信心。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四次杀出秦岭?
当然,如果认定这份《后出师表》是假的,也有点武断。对此我有一个略带疯狂的想法。
要知道,二次北伐本来就是演给吴人看的。那么这份出师表,会不会也是诸葛亮故意给吴人看的?你们看看这份《后出师表》:我们蜀汉为了北伐曹魏付出了多大的牺牲,国内反战的力量有多大,我为了组织一次北伐容易么我?所以你们以后千万别给我拖后腿了。
正因为如此,《后出师表》只在吴国人那里才有记录。至于蜀汉的官方档案和《诸葛亮集》,却从来没把这篇当回事。
真相到底为何,后世的我们无法判定,就只能想象啦。
我在黑暗中沉思良久,忽然外面阳光耀眼。一抬头,火车已缓缓驶入宝鸡火车站。我稍微失神了片刻,因为接下来,是我们这次重走北伐路的最后一站,也是最让人感到伤感的一站——五丈原。
第十五站 悲喜交加的五丈原
从秦岭返回宝鸡之后,已经时近中午。我们在城里稍做停留,驱车沿着G30东去。我们驰骋于关中腹地,一路上左边是连接宝鸡和西安的高铁轨道,右边是奔腾渭水,更远处是巍峨秦岭。
这条高铁是新修的,从宝鸡到西安只要一个小时,非常方便。我发了微博,有网友感慨道:“现在到西安只要一个小时,可诸葛丞相却走了一辈子,还没走到。”我在车里读出了这句话,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莫名的伤感情绪在车内弥漫。
事实上,我们在宝鸡出发时,这种伤感就一直缭绕在左右。越是向东,越是强烈,大家敛容不语,我们再没了之前旅行时的兴奋和惊喜,因为接下来要去的目的地,是本次重走北伐路的终点,同时也是诸葛亮人生的终点——五丈原。
五丈原这个地方,名气很大,可每个人提到这个名字,都会不自觉地压低声音,收起笑容,仿佛怕会惊扰到什么。这里是一个传奇人生的终结,是一个史诗故事的悲壮结尾。
悲剧最能震慑人心。五丈原让整个北伐都染上了一层理想主义的悲壮色彩,让这个人、这件事都永被后世铭记。
我们向东开了约莫一个小时,从蔡家坡立交下了高速,向南转去。这条南北大道叫作孔明大道,开过渭水之后,即进入五丈原镇的范围。
今日天气晴好,阳光醇媚,肃穆而温暖,是个扫墓的好天气。镇子不大,远处可以看到秦岭青山耸峙。镇子南边有一座高大的黄色土塬,背靠群山,颇有气势。我摇下车窗远目而望,心想:“丞相,我们终于来了。”
时间飞速倒转,回到了建兴十二年。此时距离上一次祁山大战已经过了三年,诸葛亮再一次率兵北上,开始了他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
这一次他的选择出乎意料,没有继续进攻陇西,而是选择了走褒斜道,就是赵云在第一次北伐时佯攻的地方。
之前的汉中篇里我们分析过,褒斜道是一条相对不错的进攻路线。它的南端离南郑和沔阳很近,道中虽然需要修筑大量栈道廊阁,但有褒水和斜水可资利用;而它的北端箕谷、斜谷出口,位于陈仓和长安之间的渭河盆地,东距长安不过两百里,北向岐山不过几十里路,又有渭水连通。
如果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将会对曹魏防线造成巨大威胁。所以当赵云从这里出兵时,曹真才会误判成主攻方向。
可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从第一次北伐开始,一直孜孜不倦地进行着陇西攻略。为什么这次他放弃了先前的辛苦经营,决定直入关中呢?
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他觉得上一次蜀军的表现优良,已经具备了对敌正面作战的信心,不需要再搞迂回战略;也许他对自己的命运有所预感,时不待我,必须要抓紧时间。抑或两种心态兼有吧。
也许,最大的原因,是他一生的宿敌司马懿。
自从上次祁山大战后,司马懿也没闲着。他在关中向西扩建了成国渠,筑了临晋陂,还从冀州调遣了大量农民去上邽屯田,还在京兆、天水、南安等地监冶——冶是冶炼,等于建起了兵工厂。
52书库推荐浏览: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