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人患“健忘症”的一个较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这也是中国人的富贵难以维持三代以上的最根本原因。美国一百年前最为豪富的洛克菲勒家族,今天仍是美国最豪富的家族;可一百年前的中国富豪能够撑持到今天的一个也没有。东西方世界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只要看一看今天中国富豪和美国富豪的餐桌就一目了然:当中国的三等富翁在漂亮情妇的陪同下啃“熊掌”吃保护动物喝“法国人头马”(在五星级酒店两千元一瓶)时,大洋彼岸的美国首富洛克菲勒正一边啃着三明治面包一边匆匆忙忙地给孤儿院和教会送捐款;他的爱子则带着很少的钱只身一人去非洲新几内亚的原始森林探险……美国富翁记忆力很好,总是忘不了很久很久以前曾经贫寒的历史,总是担心辛辛苦苦奋斗来的成果一朝失去;中国的富翁则很健忘,只看得见眼前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好象他们生生世世就是富人和上等人。
诚然,中国在近二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经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七十年代以前挨饿受冻的中国人绝大部分吃饱穿暖了。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已经很富裕,甚至不能表明以后不会再度挨饿受冻。和世界上真正富裕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依然是发展中的穷国。当日子好起来的穷国国民在糟蹋粮食时,英美这些真正的富国是不是也在挥金如土呢?没有!当我们的“小皇帝”们在香喷喷的餐桌旁挑食拣食时,美国的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里的儿童正在吃“忆苦饭”,不只是吃一餐作作样子,而是连续吃上三天!
众所周知,吃“忆苦饭”曾是我国风行的一种特殊“阶级教育”方式,现在的中年人大多有过这种经历。这种早在中国绝迹的“忆苦饭”,目前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大行其道。形式和部分内容与当年中国人吃“忆苦饭”大同小异,只是宗旨大不相同:主要是教育孩子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直接或间接获取国际知识,同时也不忘先辈创业的艰难和眼前丰衣足食的来之不易。
遗憾的是:当有两百多年没有尝过饥饿味道的美国人在吃“忆苦饭”时,刚吃饱肚子不久的部分中国人却把二十年前的挨饿经历忘得一干二净。
中国人真是太容易健忘了!
类似的“健忘症”在中国不胜枚举。
“文化大革命”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最为荒唐丑陋的一页。八十年代上半期我在大学求学时,国人对文革酿成的悲剧无不痛心疾首,认为这是中华民族最不应该忘记也绝对不能重演的历史。二十年过去了,国人对文革还保存有多少“记忆”呢?不该忘记的历史我们恰恰忘记得差不多了,饶幸残留的一点记忆也成了一幅相当模糊的画面。前些时我写了几篇追忆文革往事的系列短篇“童年旧事”,把儿时的几件有代表性的“闹剧”再现出来,意图让国人重新记起这段不堪回首但也不能忘记的历史。当我把这几篇文章在网页上陆续传送出去后,得到的反响竟然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绝大部分读者都认为我是在讲述一个没有任何现实背景的幽默笑话,在他们的意识中:中国人(任何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干出那样愚不可及的荒唐事情的(儿子打老子得奖励;文雅漂亮的城市知青竟然委身于土头土脑的老农村官……)。有一位读者还专门发了一封邮件质问我:“这些希奇古怪的荒唐事有一点真实性吗?中国人会那么蠢吗?只有神经病和克汀病才会干出你文章中讲述的那些傻事……”
中国人在文革期间有组织干出的“傻事”何止这些,我写出来的故事还是经过精心挑选并大大“缩水”的。我只写出了令人忍俊不禁的部分,让人心酸流泪的部分则没有勇气写。
需要特别申明的是:我这人并没有自虐倾向,要人们无休无止地记住那些早已成为过去的“痛”,拒绝在眼前的幸福氛围中尽情地享受生活;而是要国人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要在迷糊健忘中不自觉地重复那些非人能忍之痛,因为忘了那些不应该忘记的“痛”就极有可能会重复这些“痛”。如果我们不能从过去的悲剧中汲取教训,时不时把那些悲剧拿出来警醒自己,我们就很容易走上自己百般否定的老路而不自觉。当我们认为自己绝不会象先辈那样荒唐那样愚蠢时,却在改头换面地干着傻事和蠢事。现在有不少地方官,一方面大讲特讲“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的荒唐和危害(直接后果是饿死了几千万人);一方面又把上报的统计数据乘以10甚至100来突出"政绩"。当我们大笑特笑四十多年前的稻谷亩产量达到了"三万六千斤"(湖北麻城在五八年上报的粮食亩产量)时,前两年湖北丹江口市的蔬菜亩产量在统计表上也达到了十多万斤......众所周知,近几年内地绝大部分乡镇企业的现状是停产或苟延残喘,可县政府上报的乡镇企业产值仍达到了十多个亿甚至上百个亿,最保守的也有几个亿。
因为国人太容易健忘了,文革的悲剧在他们的记忆中一天天遥远,画面也一天天模糊,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则近乎消失,并以令人忧心如焚的速度向文革的老路走近。年长的尚且如此,年轻一代对文革的印象更是白纸一张,不少人还把文革当成反贪反腐的群众运动,因而称颂文革和呼唤文革。当人们看到今天的贪污腐败愈演愈烈,以官治贪难免官官相护时,竟然幻想在中国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让残酷无情的群众运动来惩罚贪官!丝毫也意识不到文革和反贪反腐一点也不相干!
52书库推荐浏览: 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