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看破人心全书_路遥【完结】(8)

阅读记录

  凳的识人之能。

  从表情上,读透内心所蕴藏的玄机,是识人高手厚积一世而薄发一时的秘技,

  而最经典的莫过于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彭合唱的“空城计”了。

  当诸葛亮带领一帮老弱残兵坐守阴平这座空城时,兵强马壮的司马郭父子,率

  领20万大军兵临城下。

  在城墙之上,诸葛亮焚香朝天,面色平静,他旁若无人地洞开城门,自己端坐

  在城墙之上,手挥五弦,目送归鸿,飘飘然令人有出尘之想。

  一场流传千古的双簧戏,由此拉开了帷幕。诸葛亮和司马豁,这对谋略上势均

  力敌的高手,一个在城墙之上,一个在城墙之下,用心机对峙着。诸葛亮知道司马

  彭一眼能看穿他虚张声势的空架式,但诸葛亮更知道,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冲突,

  倘若司马彭拿下了诸葛亮,三国鼎立之势不再,司马家族目前羽翼未丰,最后难逃

  兔死狗烹的下场。

  娴于军事的司马彭当然知道帮刘邦打天下的韩信的下场。诸葛亮的存在,让司

  马彭有了和曹操周旋的机会。对付诸葛亮,曹操还必须倚重司马豁,诸葛亮一倒,

  曹操立刻没了后顾之忧,安内是必然之举。那一刻,哪里还有司马家族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表情平静的背后,两个人心中都在波澜起伏,就是因为诸葛亮一生谨

  慎,心知司马豁不会下手,才敢下这看似冒险之棋。当司马豁的儿子提醒说,诸葛

  亮在使诈,城中必无伏兵,心知肚明的司马彭,立即打断他的话,以诸葛亮一生唯

  谨慎的话,搪塞过去了。机智的司马豁从诸葛亮平静的表情上领悟到,这是诸葛亮

  用谋略和他合唱双簧戏。这出戏,非大智大慧的人,绝不可能唱得如此之好。

  斗勇固然重要,但斗智往往是取胜的关键。

  战国末期的大政治家韩非子,对于看破人心的方法,运用得非常彻底。韩非子

  认为,君王如欲实行中央集权政策,就必须控制臣子;而只有能够看破人心的君王,

  才能妥善地驾驭臣子,所以韩非子特别重视看破人心的方法。

  在《韩非子》一书中,有一部分谈到有关君王之事(也称七未),这七术中有

  5项是有关透视臣子之法,可以知道韩非子是如何重视人心的看破。

  这5项方法是:

  1.必须以事实对照言语

  只听臣下的报告,而不用事实来证明,很难明白真相。

  鲁国臣子叔孙手下,有一位名叫竖牛的侍从,十分厌恶叔孙的儿子,时时刻刻

  都想除去这个眼中钉。有一天,竖牛在叔孙的面前说他儿子的坏话,叔孙误信他的

  奸计,于是杀死了自己的儿子,甚至惹来杀身之祸。这就是听信人言而不加证实所

  得到的教训。

  2.使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以发掘其才能

  齐宣王喜欢听竿合奏,对于会吹竿的人,不加挑选一律任命为乐师,因此宫廷

  乐师多达数百人。

  宣王死后,泯王继位。泯王和宣王的爱好不同,喜欢听独奏的乐曲,因此夹杂

  在乐师中充数的人,立刻逃之夭夭。

  这就是著名的“滥竿充数”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能力的评断,要

  看个人单独的表现。所以,在透视人心的时候,要让每个人有单独表现的机会,这

  样才能观察出各人的实际才干。

  3.故弄玄虚探知究竟

  某县县令庞敬,最懂得人的心理,在一次派遣部属巡察环境的时候,又表现了

  他的高明手法。他先派遣一名部属巡视环境,然后在他正要执行任务的时候,又突

  然把他召回,令他守候在外等待命令。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发布命令,让他继续巡

  视工作。于是这名部属心生疑惑,认为其中必有缘故,因此,在巡察之时,不敢稍

  有疏忽。就这样,庞敬达到了控制部属的目的。

  4,以故作不知的态度试探对方

  对明明知道的事故作不知,也可以达到试探对方的目的。

  战国时期的韩昭侯有一天在剪指甲的时候,故意将一片剪下的指甲屑放在手中,

  然后命令近侍:“我把刚才剪下的指甲屑弄丢了,心里毛毛的,很不是味道,快点

  帮我找出来。”

  众人手忙脚乱地找了一阵之后,谁也没找到。这时,有一位近侍偷偷剪下自己

  的指甲呈上,察报说找到了。昭侯由此发现他是一个会说谎的人。

  又有一次,昭侯命令属下四处巡视,察看是否有事发生,结果属下回报说没有

  动静,经昭侯再三追问,才告知南门之外,有牛进人旱田偷吃了谷苗一事。

  昭侯听完之后,命令报告的人不准泄漏这个消息,然后派遣其他的人出外巡视,

  并且告诉他们:

  “近来发现有违反禁令,让牛羊牲畜践踏旱田的行为,你们速去探知,快来

  回报。”

  不久之后,所有的调查报告都呈了上来,但其中并没有一件是关于南门外事件

  的报告,昭侯于是大发雷霆,命令属下重新严加调查,终于查出了南门外发生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