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这样他就会为他的某种理想,为他设计的某种生活目标竭尽全力。对一个青年来说,应
该有一个觉悟期——人生的觉悟期。这个觉悟期越早越好。这就是说应该意识到我们要做什
么样的人,准备怎样去生活。只有对这些问题有深度的理解以后,他就会确立自己的一个比
较远大的生活目标,也就会调动自己的所有力量,为达到此目标而奋斗。当然,对于涉世尚
浅的青少年来说,往往会有好多幻想,甚至会有一些空想。我认为这时无可指责的。这也是
他们这个年龄特点。
如果青少年时没有什么想法,那就提前变成一老头了。通常的情况是在我们年少的时候
有好多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异,有的甚至
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但是,总应该有一些东西在你未来的生活中会起到作用。
记者:刚才说到确定一个目标,比如成个作家,或者有些人想有一套房子,有辆汽车,
有些人又想当个大官,想发一笔财,这些人生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有什么不同,您能不能谈点
看法。
路遥:我认为所谓理想首先包含一种崇高的性质。不仅包含着达到个人的某种目的,更
重要的是意味着要做出某种牺牲和奉献,理想不能纯粹局限于个人琐碎的欲望中。不要把理
想和琐碎欲望混为一谈,因为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真正有理想的人,他所从事的一切劳
动、工作和努力不仅仅是满足个人的一些欲望,而是要为他身处的大环境,为整个社会做出
贡献。这样,他才可能会感到更幸福一些。
记者:现在回过头来看社会上的许多人,比如说他的理想实现啦,就觉得他有些很特殊
的才能,那么您是不是觉得理想是那么有特殊才能的人的专利?您觉得普普通通人,也就是
非常一般的人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理想。
路遥:不能把理想当作一种职业好坏的标志。我认为每一个人不管他事什么工作,在每
一个行道里都应该有追求,这种追求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比如你能当一个作家,通过努
力实现你的理想,这很好;但是你觉得你的才能是当一个好木匠,最后做出很漂亮的家具受
到大家喜欢,千家万户都争着使用,未见得比当一个蹩脚的作家差。有人搞服装,这也是普
通工作,但是由他做出的衣服大家都喜欢穿,这也是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硬要在服装
工人、木匠和作家这三者之间分出哪种理想是最好的理想,我认为只能得出愚蠢的结论。每
一个都根据自己的条件,确立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生活追求,都可以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记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那么您觉得理想怎样才能普通成现实。
路遥:如果一个人不经过努力,不经过劳动,不经过创造,那么还想入非非,这种“理
想”最后只能是空想。我认为把理想变为现实实际上就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人活着就是要把
自己无数的梦想和理想变为现实。当然,不是所有的理想都能实现,但是你在整个一生中总
有应该实现的理想或是梦想。
记者:现在社会上讲实惠的人可以说是越来越多,讲理想的人有人也说是越来越少,你
沉得理想和实惠之间是否有矛盾,就是说是不是讲理想就不讲实惠,讲实惠就不讲理想。
路遥:这是一篇大文章。在现在的青年身上是存在一种追求实惠的倾问,理想的光芒有
些暗淡。我们现在发展经济建设,这个过程中必然要影响到人们的意识。人们计较一些个人
的实际问题,讲究实惠,也可以理解。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要以牺牲自己的理想作为代价
的,尤其是这几年,老是感觉到我们的生活中缺一种什么东西。我想是缺少了一点罗曼谛克
精神。现在青年人的罗曼谛克精神太少了。我甚至还想专门写一部小说反映这个问题,题目
叫《寻找罗曼谛克》。
我觉得在青年人身上应该有一种罗曼谛克的东西,尤其是在一个太世俗、太市民化的社
会中,罗曼谛克能带来一种生活的激情。想想战争年代,那时候男女青年有什么物质的享
受?
但他们那么年轻,有的人在二十来岁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为一种理想,为一种精
神,而使青春激荡。这种活法,是非常令人激动和感奋的。如果一个人在精神生活上没有光
彩,即使他有好多钱,仍然是贫困的——和贫困一样可悲。
记者:您刚才您到现在的年轻人当中普通缺少一罗曼谛克的精神,也就是说活得太实在
啦。我们从我们从事的工作中,从许多青年人的来信和谈主知中也能够理解到青年人的这种
苦闷。我们想问您,如果一个青年人感觉到自己满足于现状,有点不思进取,没有什么追
求,也没有什么追求,也没有什么理想,但是,他来向您请教,请您给他出个主意,您将如
何告诉他。
52书库推荐浏览: 路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