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天堂时光_凌仕江【完结】(35)

阅读记录

  阿文望着他俩,微微地笑了。

  回去的路上,我们没有打的,坐了两部人力三轮。边巴次仁伏在我耳旁说,叔叔,今天是我有生以来,过得最快乐的一天,想不到你们根本不认识我们却对我们那么友好!这是我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

  我什么也没说,只感觉微微凉风吹乱了我的思绪。

  阿文回到香港后,我一直思索着这样的问题:他初上高原怎么没有头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人们过分担心、思想焦虑、睡眠欠佳的高原反应症状?难道他是运筹帷幄的领导者就意味着比一般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好?那些没有经验的初上高原者,几乎都会在抵达高原后马上躺倒在床,不断喝水,不断服用抗氧药品,不断的呼呼大睡,生怕高原反应找上门来找他算账,这包括我自己。我一次又一次的重返高原,也是照此习惯不改,尽管身体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但偶尔松懈怠慢一次,身边的朋友都会严辞有加:快吃药,快吃点药,怕高原反应!

  在尚未解开这个谜团的某一天,我终于忍不住拨了阿文的电话。我问他,好不容易上一趟高原,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浏览西藏风光?他说,西藏这样的地方只能让人草草一瞥,短短时间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而且他还指出在《文化苦旅》中一路行吟的余秋雨先生至今没有触摸西藏,就因为西藏的内涵太庞大了。当初你为何那么固执的拒绝服用抗氧药品?他说,我怕我的紧张给你增加心理负担,使你的高原反应加重。(在他眼里,我的那些举动成了一种高原反应)许多人上高原产生高原反应,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接收了高原反应被种种妖魔化的传说,于是心理就容易产生巨大的恐慌,道听途说得越多,恐慌就越强烈,还没上到高原就在途中趴下了。

  第81节:西藏的天堂时光(43)

  在我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阿文又说--高原反应,关键是要克服自我内心的恐惧,保证乐观情绪! 听了阿文的话,我哑口无言--这俨然一个高原反应的专家啊。

  难道他真的没有高原反应吗?我在高原反应中思潮起伏。我想阿文一定是有过高原反应的,也许他的高原反应不在高原,而是在他离开高原之后,或抵达高原之前。

  --你听,来了。他的高原反应是从电话中传过来了:那俩个藏族少年最近和你联系没有?有空你代我去看看他们好吗?你听见过身体与大地的对话吗?

  在西天阳光照得最多的那块净土上,一双双忧伤的目光,凝望着东方的佛光。一个又一个的身体,从地上爬起,然后跪下去,再将整个身体扑倒在路面上,双手像泳坛健儿那样尽可能地一往无前,力挽狂澜,无限延伸,一直伸到不能再伸为止。这时候,他们就用额头轻轻地触摸大地。

  那一刻,仿佛有一种震撼地球的声音在天地间回响…… 然后,他们继续重复这样一组动作--双手合十,又扑倒在路面上... ...

  一山一山,一湖一湖,一城一城,一街一街,一庙一庙,一年一年,一辈一辈,一生一生,一世一世……

  不知他们从哪儿来?又会在哪儿停泊?也不知他们能否回到当初梦想启程的地方?磨破的双膝、溃烂的额头记载着一路的漫长和艰辛,无论季节怎样轮回,大雪飘飘,骄阳似火,他们就这样义无反顾的把自己的全部一路葬送。曾有人对我说,他们就算死在路上,也是幸福的。我想,上路的感觉真的有那么好吗?向往与朝拜,相比之下,他们的行为该让多少鸟儿般叽叽喳喳的背包客止步汗颜啊!毕竟他们的装束不是轻轻松松的旅游者,在我看来,他们是一群永不回头的迷路者--路边的草不认识他们,崖壁上的树不认识他们,天上的鸟不认识他们,路上的人不认识他们,认识他们的也许只有路上的路,只有用身体擦亮过的一条又一条的数不清的路。但这不妨碍世世代代的朝圣族三步磕一个长头,四肢落地,永不停歇地追赶他们心中的那一枚刺目的太阳。他们共同的目标是要用自己的身体去丈量远方的家园,用佛光把家园的阴影除掉,用虔诚把自己身心的尘埃除掉,用爱把灵魂的伤疤除掉,最终带着干干净净的身体去见德吉的天堂。

  这是朝圣者的伟大梦想!

  我一直怀揣敬意欣赏藏民族的这个永不泯灭的梦想。他们一生都在朝着自己的方向跋涉,就朝圣而言,那是一种怎样巨大的力量才能支撑起来的永恒信仰啊。如果把朝圣比作一项体育运动,我看这样的运动比世界上任何一种药物都更具健身的功效!但究其人类的寿命来看,藏民族在高天流云下的藏域又算不上长短之最,但是他们却十分智慧地延续了一种比河流古老的宗教,这让马不停蹄的闯入者有着何等的猜疑?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你敢说你对一个地方或对某个职业的热爱和忠诚有着朝圣者虔诚的一半吗?就拿写作这件事来说吧,前些年我身边一直跟随着一拔拥有表达欲望梦想的人,后来,这些人当官的当官,下海的下海,甚至有的没有当上官也谋权走私倒在金钱的血泊之中,写作这个神圣的梦想与他们再无关系。这样的人,也许比起朝圣者幸运多了,因为他们内心已无宗教。也可以说,他们只热爱自己。从宗教意义上来讲,成功就是一种摒弃,杂念越多使人越无方向。

52书库推荐浏览: 凌仕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