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元章这个名字一经出现,便意昧着哲合忍耶的全部古代史已告结束。为叙述方便,谨
请允许我使用此名——因为教内群众一律尊称他为沙沟太爷,像尊称以前六辈穆勒什德一
样。
马元章率领着一行随从亲属,奇迹为他频频降临。他们离开东沟时,官军新从欧洲人处
买来的炮弹正把东沟寨炸成一片火海——法国人E·罗舍就住在战场不远处,听着妇女自杀
和马圣麟被炸死的种种血腥消息。东沟哲合忍耶除了少数绝望然后苟活——是他们今天又举
起了哲合忍耶的旗帜——的残众,全部壮士都倒在炮火中了。而马元章一行不能回顾,只得
仓皇赶路,腰带里插一支烟袋——个个都是汉族装束。
西北炮声动地,西北火光冲天。
出路只能是四川。
后日的马上人沙沟太爷马元章,肩挑步行,走上了崎岖蜀道。他的弟兄和追随者簇拥前
后,心怀悲凉,身怀暗器,走出了云南。
这就是教内后来著名的故事——十八鸟儿出云南。
十八鸟儿,民间传说指十八人。据一行中的重要追随者——老何爷家史资料《恭挽马世
恩文》,有名姓者约十人。也传说“十八鸟儿”指的是出云南时马元章年方十八岁,查数年
表,恰恰相符。但还有人据马元章诗文中有“忆余别乡兮三七,光阴攸忽兮四九”一句,以
为出云南并非十八岁而是二十一岁——这是好考古者对历史迷宫缺乏认识,刻意求精反而失
了准确。
马元章曾有一诗描述了东沟出逃过程:
五九年前曾被围,势处绝地无救星,
烈女尽节激义愤,义士拼命杀贼人。
王家山上开大战,前胜后败丧英雄,
从此不能再出阵,固守两月拚救兵。
无奈讲和企解围,敌人诡谋虎离山,
乘空攻寨施谲计,主圣护佑危而安。
血战七日只有死,我主救度绝逢生。
野猪丧胆夜偷走,传令撤队解重围,
虽系主圣其中助,亦是义士尽忠诚。
微服走蜀屡遭险,爬山涉水伍蛮夷。
度陇寻源会教友,重宣教化整旧业。
四十五载所际遇,午夜偶忆心胆寒。
(民国五年九月廿日)
这首诗回忆了云南这一支哲合忍耶残余幸存的人,出云南,经四川向甘肃寻找自己宗教
源头和生机的生动情景。从这首诗落款计算,出云南时马元章正是十八岁,所谓“十八鸟儿
出云南”讲的不是追随者的数目,而是新的导师本人。另一首诗中还有“若非斯人邪灭正,
十八鸟儿出云南。他就是他光返照,前圣后圣其揆一”的句子,更说明“十八鸟儿”讲的就
是十八岁云南逃脱的那个人,他就是他——哲合忍耶大覆灭之后的新导师新救星。
总之,十八鸟儿出云南,宣布着哲合忍耶克拉麦提(奇迹)的历史开始了新的篇章。全
部壮烈牺牲的大东沟哲合忍耶之中,有一支人悄然潜逃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从此之后,全国潜藏的哲合忍耶残众便注视着他。很久很久之后,甘宁新西北数省和云
贵冀鲁的教众一直传诵着他的故事和奇迹。他深谙经汉两文,酷好题诗联句。后人竭力传抄
他的诗文,从中重温着哲合忍耶悲壮的教史,也咀嚼着其中暗示的机密。
他扮成汉民,从四川渐渐靠近了陇南。他凭着丰富的教门知识和记忆力,跋山越水,一
条线一条线地调查,在动作之前摸清了哲合忍耶幸存者的状况——十三太爷马化龙尚有两个
幼孙等待受阉割之刑,很可能押在西安;十三太爷马化龙之妾西府夫人白氏已被赦免,或者
陷于西安湘军营中或者住在张家川或北京昌平;哲合忍耶教内最关键的大阿訇大学者关里爷
已死,但他的家乡应有教门的基础;十三太爷马化龙一族家眷中,有一对母女(洪乐府三太
爷之妻及女儿、即后来著名的十四夫人)住在固原山区;张家川回军首领李得仓投降后,一
直在张家川守着,既未为清廷征战,也未独自掌教传教……这一切分析,奠定了马元章的几
项大业:
首先要紧之事,是营救殉教者的首领十三太爷马化龙的幸存亲属。其次,是坚信李得
仓、金月川等上层哲合忍耶教徒的伊玛尼,依靠他们立足。
然后,恢复哲合忍耶道祖马明心曾有过的苏菲干办;借重穆勒提即大弟子、追随者的影
响和能力,让宗教精神医治劫难后人民的伤痛。
他的目标,是政治和祸乱的死角,地理上的天然庇护所,李得仓以清朝武官(红顶花翎
武翼都尉)掌握着八万南八营哲合忍耶旧部的张家川。
走向张家川的路也是凶险万象。
有一夜——
马元章领着一名他的穆勒提——此人信仰宗教不靠念经而靠武艺,姓何,人称老何爷—
—在这一夜搭了一条船赶水路。四川地方,口音不同于云南,两个船夫摇着橹闲聊,舱中客
人困乏得已经熟睡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