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史_张承志【完结】(87)

阅读记录

  复证明了。

  他是在完成了“进兰州”的伟业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回沙沟和西海固穷乡僻壤腹地的。

  从上一年四月初八开始奔赴兰州,在兰州上坟一百天,然后奔赴关川,一路尔麦里,直至进

  入家乡西海固。

  他的穆勒提、大阿訇西马营阿布杜·秀库尔叙述道:

  我用了一生心血,用信仰的功课,用阿拉伯文字,全美了《兰州传》。……九月二日

  (民国八年)太爷从兰州起身,欢送的人万众拥挤,送了三十里路。三日到了马坡,这里有

  他祖先的坟茔,在马背上他念完了古兰经三十本。兴隆山道人跪迎太爷。又到了小马家;太

  爷指点着:这个村是小马家,那个村是大马家,这里住道祖,那里住多斯达尼,讲了金县艰

  难迁徙的往事。四日干尔麦里住下关营,五日至古马境,再到了关川磨米湾,尊敬地进了道

  祖坐静干功的旧窑。干尔麦里,教胞马正信从八十里外为一行担来了甜水,关川一带只有苦

  水。六日在关川,骑一个黑马,经过被害在四十六年的多斯达尼坟园。共有十一处坟园。七

  日在关川拱北旁边念了古兰三十本。九月十日,走了铁葫芦庄子,在山顶为以前的牺牲者上

  坟。十一日葛家车庄,九月十二日进了会宁城。后来骑着那黑马,过鹿岔沟,到黑窑川,十

  八日到大坪。二十日那天,前往西吉滩。走了八十里,到了家里。多斯达尼围在他的周边,

  就像婴儿依着哺乳的母亲一般。二十五日他到了沙沟坟园,一路上念着古兰经……

  抄写这样的日程表也许太多余了。其实,我还节略了西马营阿訇逐日逐晚的宗教功课记

  录。我两次逐日抄写沙沟太爷马元章进出兰州回到沙沟的日程表,是因为我感到了——他正

  匆匆地奔向自己的归宿。这归宿,是由地震象征的——压迫和赤贫,是对官府礼遇、衣锦兰

  州的否定。

  多斯达尼们坚信不疑:他知道自己的死期。

  我也应该说:他至少有了关于死的预感。

  真诚突破限度,灵感——不仅是作家的灵感,而且是人的灵感——就会出现。我本人、

  我熟识的每个哲合忍耶人,都有过体验。

  那么,历史和意义,就都有了重现的可能。

  我怀念他。

  身上天天带着纯洁之水,口中永远诉说着对主的爱,避开城市,走进荒山,使历史变成

  情感,使低贱穷人变得高贵自尊——然后他走了。他一路匆匆,走向自己的终末。

  我怀念他。

  ※    ※    ※

  沙沟太爷马元章逝后,哲合忍耶的教务主要由其四子马震武主持。其他,板桥派在二太

  爷马进西逝后,其第十子马腾霭被尊为穆勒什德。沙沟、板桥两系中,还有一些教务的分

  理,兹不一一详述。

  二十世纪即将结束。

  万象都显示出一种似乎大结束和大开始、大生死与大抉择的倾向。哲合忍耶已经迫切地

  需要进步和总结,为此我写作了此书。

  由于种种考虑,这部沙沟故事或者心灵故事,决定只写到这里就止笔。文学不讲究完

  整。比如关里爷、毡爷、曼苏尔都没有更多地对现代使用笔墨。《红楼梦》没有写完。鲁迅

  只写了散文和短篇,根本没有开始他的总结之作。

  沙沟太爷马元章的光阴结束了,而现代刚刚开始。我也许还有精力写下去,但也许我的

  前定仅仅是这半部。

  哲合忍耶的满拉们正在苦学准备。我把希望寄托于他们,一切迹象都表明,他们身上承

  担着更重大的使命。他们,或他们的晚辈。

  我只是想说——读者们,我从未想用这些文字强求你们接受哲合忍耶;我只是希望你们

  相信我的话:在中国,为着一颗心能够有信仰的自由,哲合忍耶付出了难以想象的牺牲。你

  们曾经相信过我独自一人时的文字,请再相信我站在几十万人中间时,创造的这种文字吧。

  ---------------

  后缀

  --------------------------------------------------------------------------------

  我写完了。

  不仅仅是这部长篇;我感觉到,我多年来选择了钢笔和稿纸的生涯,连同一本本饱蘸着

  我心血的文字,都写完了。

  在这文字之末的后缀上,我清晰地感到我被锋利地从一个巨大的血肉之躯上剥下。我获

  得了最后的启示。我该告别了。

  终章的音乐,在孤独的我四周升起了。

  我悄悄地告别。

  道出一个沉重的色俩目。

  我走了。

  从今以后,我不复存在。请忘却我。那个昔日的我已经消失。

  连我自己也吃惊,我居然就用这样一部书,猛地终止了自己。而且我并不盼望人们读

  它,这是一部平凡的书。无论是夸奖或是批评,于我毫无意义。我写它仅仅为了自己。我甚

  至不奢望多斯达尼的肯定。我写它连同我全部的文字,都仅仅因为我前定的宿命,以及我要

  拯救自己的渴望。

  都实现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