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评传_陈贻焮【完结】(127)

阅读记录

  终结,又标志着新时代的开端。在古代思想史上,孔子被孟子称为“集大成”

  (《孟子?万章》下),但孟子又说:“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尽

  心》下)孔子在封建社会中被尊为“万世师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

  他全面地总结、继承了他以前的一切思想遗产,而是他在继承遗产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从而为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定了完整的

  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孔子之“集大成”,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承前,而在

  于启后。杜甫也有同样的特点。杜甫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重

  要转折点(详见第一章第五节),他作为诗国的集大成者,既对前代的一切

  诗歌遗产进行了总结,又为后代的诗歌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而后者显然具有

  更为重要的意义。

  杜诗“浑涵汪茫,千汇万状”(《新唐书?杜甫传》),在主题走向上

  具有无比丰富的特点和重大的创新意义,这对后代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择其要者有以下四端。

  首先是用诗歌反映民生疾苦等社会内容。最早自觉地接受杜诗这方面影

  响的是中唐的新乐府诗人,元稹说:

  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

  或有短长,于义成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曹、

  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

  《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

  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乐府古题序》,《元氏长庆集》卷二三)

  这段话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元稹对杜甫“即事名篇”的歌行给予高度的

  评价,不仅看到杜甫在诗歌形式上的合理改革,而且注意到这是对《诗经》、

  汉乐府以来的写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二,元稹指出了杜甫的作法

  对自己以及白居易、李绅等人的新乐府诗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元稹还说过:

  “得杜甫诗数百首,爱其浩荡津涯,处处臻到,始病沈、宋之不存寄兴,而

  讶子昂之未暇旁备矣。”(《叙诗寄乐天书》,《元氏长庆集》卷三○)可

  见他推崇杜甫并不仅仅着眼于“铺陈终始,排比声韵”,①而且也着眼于“寄

  ① 元稹在《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元氏长庆集》卷五六)中将李、杜进行对比说:“余

  观其(指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

  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

  乎”,元好问讥之云:“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壁,争奈微之识碔砆。”(《论

  诗三十首》之十,《遗山先生文集》卷一一)我们认为元稹只是说“铺陈、排比”是杜甫胜于李白之处,

  并无“藩篱如此”之意,况且“铺陈排比”本身也并非“碔砆”,元好问所云是欠妥的。潘德舆附和元好

  问而批评元稹尊仕是“于其本性情、厚伦纪、达六义、绍三百者,未尝一发明也”(《养一斋李杜诗话》

  兴”即上述“讽兴当时之事”,这正是新乐府诗人尊杜的主要原因。白居易

  推崇杜诗中的“《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花门》之

  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与元九书》,《白氏长庆集》

  卷四五),并因唐衢赏爱其《秦中吟》而说:“致吾陈、杜间,赏爱非常意”

  (《唐衢二首》之二,《白氏长庆集》卷一),也表明了同样的观点。又冯

  蛰《云仙杂记》卷七载:“张籍取杜甫诗一帐,焚取灰烬,副以膏蜜,频饮

  之,曰:‘令吾肝肠从此改易。’”这虽是小说家言,但张籍崇杜则是确实

  的,他的诗歌创作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说,杜甫对中唐新乐府诗人的影响

  是深刻的、整体性的。白居易的《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元稹

  的《田家词》、《织妇词》、《采珠行》、《估客乐》、张籍的《野老歌》、

  《筑城词》、《陇头行》、《促促词》、王建的《水夫谣》、《田家行》、

  《簇蚕词》、《织妇曲》等新题乐府,都是在杜甫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①

  到了晚唐,杜荀鹤、曹邺、皮日休等人写了许多反映动乱时代人民生活之惨

  状的诗作,在创作精神上受到杜甫很大影响,虽说他们的诗在形式上与杜诗

  差异较大。唐以后的诗人也沿着杜甫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前进。从宋代王禹

  偁的《感流亡》、梅尧臣的《田家语》、《汝坟贫女》、苏舜钦的《城南感

  怀呈永叔》、王安石的《河北民》、苏轼的《吴中田妇叹》、黄庭坚的《流

  民叹》、陆游的《农家叹》、范成大的《催租行》、《后催租行》、尤袤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陈贻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