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如菊_乡村原野【完结】(76)

阅读记录

  她心里苦涩不已,都是儿子死脑筋,说出那样的话。也就她当娘的晓得儿子不是有意的,旁人才不管这些,都道槐子是如何如何瞧不上jú花。不过,儿子当初到底还是对娶jú花有些膈应,所以才脱口而出说了那样的话,眼下受苦也是他自找的。

  这死小子就该让他受些苦,jú花是多勤快能gān的女娃,她恨恨地想道,瞧着jú花是越瞧越喜欢。

  所以,她不敢明说槐子的心意,只能若无其事地把他不想娶亲的事说出来,不过是想引起jú花的注意罢了。

  却见jú花半点儿动静也没有,一边剥花生一边听她跟杨氏说话儿,还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她就满脸失望。

  她哪里知道jú花听这些家长里短都是很津津有味的,大概是女人的八卦天xing吧。聊着这种不涉及人身攻击的过日子的闲话,听了很容易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馨;这跟前世节奏紧张的城里生活相比,有另外一种悠闲的意趣。

  谁料她瞧jú花顺眼,那杨氏也是瞧槐子无比顺眼。虽说现在求他做女婿没指望了,但乍一听居然有人要把闺女嫁他,那也是心一抖,立马就提了起来;待听到槐子回绝了,这才放下心来,又感觉说不出的舒畅。

  杨氏就问道:“他想是瞧不上人家?”

  她也是想女婿想疯了,竟然忘了jú花还在这,要是先前一定不会问这话的。倒不是说她想马上就把jú花嫁出去,而是她心大的很,觉得自己的jú花这么乖巧,那一般人是根本配不上的,非得要槐子这样有品貌的男娃才能配得起。

  要是jú花晓得她的心思,一定会笑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脸上那大一块疤痕,亏她还觉得自己好的不得了。看来,一切父母眼中,儿女都是好的;就有不好的,也只能自己说,别人要是说了,那可不行。

  何氏见杨氏这样问,却道:“哪能哩?他又没见过。他不过是想多攒些钱,把日子过好些。眼下跟他爹整天琢磨那猪去了;又编了大大的两个笼子,明年好养jī。我说,槐子,你也不学你弟弟,多看看书,瞧你整天忙这些,把夫子教的几个字都忘光了。你猜他说啥?他叫杨子到外边大声念书,他顺便听着;念完了他再背一遍给杨子听,手上还不耽误gān活。大早上的,就听院子里一片读书声,俩兄弟念得热闹的很。”说着却自豪又得意地笑个不停。

  杨氏听了张家两兄弟这么出息,也高兴。因说道:“这也是好事qíng。我家青木也是这么想的,说不定槐子就是跟青木商量好了。”

  何氏道:“这么做也对。穷的要命,就娶了媳妇家来,再生一堆娃儿,日子越发难了;把娃儿跟养小狗似的喂大了,还是穷。倒不如咬咬牙,挣些家私,添些田地,再娶亲生娃,娃们长大了也不得受穷了。”

  杨氏笑道:“是这个理。你孵小jī了?”她听何氏说槐子编jī笼,所以问这话。

  何氏一边把锅里的炒米铲到筛子里晾着散热,一边重新倒了点香油下锅,才说道:“还没哩。我娘倒是在孵小鸭子,还说到时候把我几只喂。我就想,咱家住在村子中间,也不靠水,那鸭子可是喜欢水的;再说,家里也没人赶着去放它。要是关在院子里,它也长不好。鸭子跟jī可不一样。我家槐子就说,捉来给jú花妹妹养吧。你家这靠着小清河,不是现成的养鸭子地方么?jú花,你说好不好?那鸭子喂大了,下了蛋腌了最好吃了。槐子外婆每年都送些青皮咸鸭蛋过来,蒸出来那蛋huáng油汪汪的,味儿好的很。”

  第八十三章 有女人的地方,笑多

  可怜天下父母心,何氏发现jú花现在对儿子也不在意,于是努力地想在她面前为儿子树立个好印象;再说,她也晓得jú花是喜欢这些小jī小狗的,便想讨好她。

  jú花听了就有些动心:养几只鸭子,放养在门前的小河里,也不用费心。这一片只住了她一家,田地也隔的远,也不怕祸害人家田地。

  鸭子要是呆在没水的地方,那是又脏又讨人厌;可是要是有一片水让它们活动,那也是蛮可爱的。至少明年chūn上的时候,瞧着它们悠然浮在水上,能令人想起“chūn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的惬意诗句。再说,咸鸭蛋真的很好吃。油汪汪的咸鸭蛋?很诱人!

  “婶子。好当然好了。就是有些不好意思。你不想喂,那槐子哥外婆难道就不能多喂一些?捉来把我们喂,不好哩!”她有些奇怪,咋她娘家不多喂些哩?

  何氏笑道:“这你就不晓得了。这养鸭子也烦人,只喂几只倒还好;要是喂的多了,没个人跟着照管肯定是不成的。他外婆也就喂了六七只,一天捡四五个蛋,好的很;再多就不成了。要不我说逮几只把你喂哩,喂多了你也忙不过来。喂几只的话,老鸭子喂熟了,它早上自己就出去下河了,晚上自己也晓得回家。鸭子一多,就野了,到处跑。”

  杨氏听了欢喜,又见jú花感兴趣,便道:“嗳!等你娘家那小鸭子孵出来了,你就捉几只来把我。养大了也能送些鸭蛋把你尝尝。”

  说着三人一齐笑了起来——鸭子还没影哩,就想着下蛋了。

  谈谈说说的,这活儿也gān得快。

  等硬米子都炒好了,装了两大篓子和一簸箕还多。那另一口锅里的糖稀也熬好了。过了渣的糖稀熬gān了水,全成了huáng褐色的粘稠糖稀,拿一勺起来,根本扯不断,滑得跟缎子似的。

  晌午大家胡乱吃了些饭,下午就开始做炒米糖了。

  这时郑长河也进来帮忙。因用模子压米糖可是要一把子力气的,一般人也坚持不了几下。通常这活计都是由男人来做的。

  杨氏负责拌糖。拿两碗炒米倒入锅里,再拿些花生、芝麻进去,然后就是加糖稀了。从另一口锅里拿一大勺糖稀,要抖弄好几下,才能让糖稀断线,不再往下滑;混入炒米花生芝麻一起,使劲地搅拌均匀了,盘成一个大团子,放到案板上的方块模具中。

  郑长河就先用沾了水的手把这混成一团的炒米糖在模具中压平,再用一根圆柱形的木滚筒来回滚动、碾压,压结实了才腾空模具,把这一块方糖放在一边晾着。这中间,要是材料少了,就还要加些;要是多了,那就得退些出来,以模具刚填满为准。

  下一步就是切炒米糖了。

  这也有讲究的。切早了,糖还没冷透,会散;切晚了,糖冷透了,就变脆了,也会碎;须得不早不晚,那炒米糖才能切得jīng致,周周正正的很有卖相。

  当下,几人就忙活开了。

  何氏照样跟杨氏不断地闲话家常,还不耽误手下gān活。这让jú花十分的佩服,咋那么多的话哩?两人聊了半天,都不带重样的。

  jú花不断地把切好变脆的炒米糖一层层地码入一个大罐子中,边码边吃,一会儿就吃不下了,不由得打了个饱嗝。

  郑长河笑眯眯地瞧着闺女,满脸的慈爱。他见闺女打饱嗝了,边忙着压模子边问道:“闺女,好吃么?比你哥买回来的好吃不?”今年终于让两个娃儿把想吃的东西都吃了个饱,他见jú花这个样儿也是高兴万分。

  jú花笑道:“好吃。我觉得不比哥哥买回来的差哩。”

  她心想其实还是有些差别的,人家好歹是专门做这个的,当然比他们这种一年才做一回的做得好,最起码那糖稀肯定就没人家熬得好。不过自家亲手做出来的炒米糖,用的材料又是亲手种出来的,自然感觉不一样。

  正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村长的媳妇方氏跟老成的媳妇huáng氏邀了一伙人来磨橡子粉了。

  瞧着拥挤的厨房、咋呼成一堆的媳妇们,jú花说不出的后悔——还不如自家磨好了粉送把她们呢,这几天家里可是算得上门庭若市了。

  哪位大神说的?“有jī鸭的地方,粪多;有年轻女人的地方,笑多。”又有俗语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如今这厨房里挤了**个女人,能演好几台戏了。

  这群媳妇们其实也不年轻了,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可是常年在家各忙各事的,难得今儿这么多的人聚在一起,那是话题不断、笑声连连。

  你说你的男人,她说她的儿子,旁边还夹着人说闺女,再扯上些猪啊jī啊,明chūn种些啥呀这类的话题,嗳哟,那个喧闹场面,叫郑长河这个大老爷们也不敢往她们那边瞧。

  杨氏又热心地装了两竹盘子炒米糖端给大家吃。

  这些媳妇是边吃边赞,有些奉承杨氏日子过的好了;有些羡慕地夸她闺女茶饭好;有些夸杨氏最是大方,从没见这么热心待人的,呱啦呱啦就没停过嘴。

  这一屋子的人谈笑着,加上“咯吱咯吱”嚼炒米糖的声音,jú花听得头昏。

  忽然方氏过来微笑地对她说道:“我家长雨家来了,从清辉带了些点心,我拿了几盒来把你尝尝。咱老是吃你家的东西,怪难为qíng的!”

  说着从篮子里拿出三盒包装jīng美的点心递给jú花,看样子比青木上次带回来的还要好些。

  jú花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当初李长雨那小子可是说过,过年回来会带些点心把她吃,看来这就是了。这当娘的也会说话,说是她拿来送jú花的,而不是长雨特地带把jú花的。

  瞧着方氏那笑意盈盈的面孔,jú花笑着道谢:“那我谢谢婶子了。”

  方氏温和地笑道:“谢啥哩!长雨他姑吃了你哥带去的辣白菜,喜欢的不得了。我按你娘教的法子也腌了好些,过年后叫长风长雨带过去把她。这不都是你心思灵光才想出来的?咱们净跟着沾光了。”

  儿子长雨家来后,立即就要来郑家送点心把jú花,方氏拦住了他。她晓得这两天jú花家肯定很多人来磨橡子粉,要是那些媳妇们见了长雨送点心把jú花,说不定就瞎想些有的没的,那样可是对儿子和jú花都不好。

  她晓得长雨是因为吃了郑家的辣白菜,加上jú花人又乖巧,他要感谢jú花,才买这点心送她的。要是因为这个给jú花带来了麻烦可不是害了她么。

  这时,老成的媳妇huáng氏也过来了,接上方氏的话茬道:“可不是么,jú花这手巧的很。教我篮子烧了好几个菜,如今篮子烧的菜可比我烧的好吃多了。jú花,这是篮子帮你做的棉鞋。她说你有两双棉鞋了,这双就做了你明年穿。又怕你明年穿小了,故意地放大了一点。你可别嫌弃她做得不好。”

  说着递上一双崭新的棉鞋来。

  杨氏见了忙跑过来瞧,嘴里高兴地说道:“这多不好意思?篮子那样忙,还要帮jú花做鞋。嗳哟!篮子这一手针线活计可真是——不是我夸,方妹子,连我们这些做了几十年的也赶不上哩!”

52书库推荐浏览: 乡村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