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潮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开不了口,只是不厌其烦的安抚着欣芮,直至她气息平稳,两人才一前一后,走上青石阶。
暮色将至,雨后初霁,山间的云渐渐相携聚拢,娇弱的阳光穿破层层暮霭,直刺到欣芮沧桑垂老的心底,缓慢而又执拗。
苍翠的林间,两人的呼吸疏朗而轻健,就着清丽的露水能清清楚楚听到彼此的心跳声,犹如穿越时空奏出的鼓点,颤动中决绝前进的力量,欣芮和望潮的步伐缓慢但坚定。
欣芮看着枝杈上半闭着眼的松鼠,清河小涧里往来翕乎的游鱼,骤然感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顷刻间,竟萌生一种错觉,这阗寂无声的天地间,唯一人踽踽独行,没有一处是她的归路。
“欣芮,到了。”行至念佛堂,道路坦荡如底,望潮接过欣芮的登山杖,拭去汗水。
欣芮看着佛堂里端坐在蒲团上,或出声念,或嘴动念或在心念的众人,虔诚而肃穆,心中也难免微恸。
她捻手捻脚的跪坐在身着青灰色尼袍的姥姥旁边,看着姥姥威严庄静的神色,欣芮迟迟没有开口。
仿佛老太太已经看破一切的浮华过往,只想惠及周边的隐态众生,能令听到经文的众生受益,她的诵经已到入定的状态,或许她早已脱离苦厄,进入空性之门,得见世间的真谛。
半个小时过去,欣芮的膝盖早已发麻,她轻轻唤道,“姥姥?”
老太太依旧安如磐石,巍然不动。
欣芮终是悄无声息的离开,与望潮汇合。
“姥姥这样多久了?”欣芮蜿蜒而下,与他并肩。
“我去山城之前已经是除了日日诵经以外,不再言语,刚得知姥爷去世的消息,她就哭了一场,少吃了一顿饭,又恢复如初。”望潮给欣芮嘴里塞了颗糖,沉声说道。
欣芮扯着望潮的袖子,“这段时间,我就住在半山腰的民宿里,等下咱们跟悬清主持和凌霄道长打个招呼,你再回去。”
许是欣芮难得的柔和,让望潮心生弥补他们兄妹之情的裂痕,他慌不迭的应道,“好。”
行至山脊处的忘川亭内,此起彼伏的争论声伴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引得两人驻足。
悬清主持侃侃而谈,“佛法所讲的【空】,并不是指【无有】之空,而是一种万物本源的【真如】状态。
《金刚经》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讲论有和没有,那还停留在【相】的层面,而不是在【佛】的境界。佛法是无实无虚之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本性真如,不二之法,这正是【太极】的状态。
我们通常坐禅,也并不是断灭念头,而是不执住念头,【生清净心,生无所住心】,般若观照,真如自在,来去无碍。
这里用了个【生】字,说明是一种活力的灵性状态,而不是枯木、朽草、石头。
有人说他万念俱灰,心如死水,要出家成佛,这是谤佛,是对佛法的亵渎。”
凌霄道长捋着白花花的胡子,一派逍遥,“实际上【禅定】的状态也就是道家所说的【道】的状态。
老子《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佛教的六祖《坛经》说: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释道两家的【道】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个东西。
这就是易经所说的【太极】。
因此说,天下智慧,万法归宗,都归于大道之源,归于太极之根。”
听闻两位高人的言论,欣芮忍不住开口,“儒释道两家本源相通,并无高下之分。
只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和着力点不同,其作用和用途也往往不同。
南怀瑾大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儒家是粮食店,要吃饭天天用到它,这是教育的作用;道家是药店,不生病则已,若生病则必用它,若逢乱世,就要用到道家的智慧;释家是百货店,没事可以进去逛逛,用也可不用也可。它虽不能帮你具体解决问题,但可以慰藉心灵,启迪智慧。
三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也打一个比方:假如看一个物体,儒家是看它的阳面,道家是看它的阴面,而释家则是看它的投影。
儒家是世间学,提倡【立功、立言、立名】,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释家是出世学,主张【离欲、离法、离相】,讲求六根清净、生【般若】智,脱离苦海到彼岸。
道家则是最潇洒飘逸的学问,在入世和出世之间来去自由,入世则能风生水起,拜相封侯;出世则能心游八荒之外,身隐山水之间。
三家相较:儒家【拾得起】,道家【放得下】,释家【看得开】。三家学问,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三家的着力点不同。
儒家是【以人为本】,重点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礼仪。-注重规则和秩序。
道家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天人合一】。
而释家则着眼于【人和宇宙】的关系。
四方上下是为宇,古往今来则为宙。把人置于广大浩渺、变化瞬息的时空背景当中,一切都显得“虚无、短暂和无常”,因此就得出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结论。
儒释道三家虽本源相通,并无高下之分,但历史上却发生过儒道相争和佛道论战的情况。后经过唐、宋时期的思辨、碰撞和融合,到明朝时,儒释道已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教合流’独具一格的中华特色文化。
明代王阳明就是这一文化的集大成者。【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致知】。
这些理念、心法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大智慧。
我以为:【阳明心学】是一座再难超越的哲学文化高峰,是儒释道三家最完美的思想结合。
当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文化复兴和变革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深研【心学】之精髓,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必将大受裨益。”
悬清主持慈眉善目,“哈哈哈哈哈。”
凌霄道长开怀大笑,轻甩拂尘,“哈哈哈,还不赶紧过来吃茶点,愣在那儿做什么?”
听闻这场论战之后,欣芮的心结已解,顿觉腹中饥饿,毫不客气的拈起桌上的南瓜子芝麻糖,放入口中。
“主持。”望潮双手合十,行礼之后才坐在欣芮旁边。
悬清还礼,“李施主。”
凌霄道长看着欣芮,已经从牙牙学语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绝世而独立的佳人,感慨万分,“天地大也,其在虚空不过一粟而。”
悬清了然,劝说欣芮,“蜉蝣朝生暮死而不怨,人世七十寒暑而不足,不要囿限在一己狭小的生存时空中。
52书库推荐浏览: 含笑半部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