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谁去来州合适?”陛下在问。
“臣以为,太子殿下去最合适。太子殿下是储君,名正言顺。国有传承,尊卑有序,中山郡王他们在太子面前天然就短三分气。再者,陛下是仁君,不愿重责宗室。太子殿下心性宽和,最能体察陛下之意。”是内阁首辅张大人的声音。张大人是永泰的启蒙恩师,他为永泰做的安排一贯只有好意没有坏心。
“父皇,儿臣以为还是让皇兄去饶州赈灾更为合适。”是永明的声音,“民为国本,边患也好,州变也罢,都是肌肤小疾,唯有民生才是大事。若真让皇兄去了来州,倒显得朝廷紧张害怕他中山郡王似的。儿臣妄自揣测,中山郡王在这个节骨眼上添乱,无非是仗着来州离饶州不远,提前得了闹灾的消息,知道朝廷一时顾不上管他,才敢出来上蹿下跳。父皇只派三弟带些人马去弹压一番足矣。等水患、边患一平,中山郡王肯定也不再闹腾了。况且赈灾钱粮总免不了有贪官污吏要动歪脑筋,若有皇兄坐镇,那些贪心的不敢随便伸手,那些懈怠的不敢推诿拖沓,定能事半功倍。如此,既帮父皇解忧,又得百姓称颂。至于泾州匈人,儿臣自请前往,只要带一万人就能把匈人都撵回老家去。说句无根之言,儿臣以为,匈人扰边一向浅尝辄止,此次大动干戈,八成是受了中山郡王的唆使,在朝廷忙乱之际,趁火打劫。若说饶州洪水是天灾,泾州匈人和来州事变定然都是中山郡王积怨已久弄出来的人祸。咱们盛朝有祖训,不杀皇族以免同室操戈。中山郡王知道自己怎么闹腾也死不了,于是变着花样给父皇添堵。”永明的言语句句在理,我也不禁点头暗许。这孩子虽然张扬,到底是最聪明的。永泰一味持重,关键时刻倒显得没主意了。议政听多了,我也积累了些经验。永明一番话讲完,虽然内阁大臣们还在争执细节,大体上,诸人心中俱已认同了永明的看法。儿子们要出京办事了,得替他们准备准备。我在椅背上轻叩了两下,跟陛下打过招呼,起身退出,原路返回了寝宫。此时,晨曦已现。
傍晚时分,陛下才抽出空来看我。只睡了半宿,又忙了一天,陛下已经十分疲惫。虽说是快五十岁的人,陛下的雷厉风行依旧不减当年:三件大事的应对方案已经讨论完毕,分头执行;四位皇子都没吃上午饭就各自出京了。我本以为永淳会留下,但陛下想历练他,让他跟着永泰去饶州了。
这一晚,我还是睡不着,起身在佛前点上一炷香,虔诚祈祷,愿我的儿子们都能顺利办完差事,早日回京。
可天佑十三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盛朝,天佑十三年,盛夏。
外面“隆——”、“嚓——”、“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是这时节常有的雷雨,今天下得特别大。乌漆的夜不时被闪电划破,亮了一下,很快重回黑暗。雨点打在四处,遮蔽了所有声音,除了偶尔透出几声雷公的怒吼。这样的雨夜,莫名令人心惊,如何能睡着觉?我早早歇息,也只是睁眼躺着。
又一道闪电,我恍见一个黑影朝我扑来。我猛地坐起,下意识惊呼:“什么人——”我的声音混入雷声,连我自己都听不见。黑暗中,有人蹿过来,一手搂住我,另一手掩住我口鼻,我动弹不得也出不了声。黑影浑身被雨水浇透,把我的衣衫也沾湿了。宫中怎会进来刺客?我又冷又慌,竟有些发抖,而且,我分明感觉到黑影是个年轻的男人。
“母后别怕,我是淳儿。”黑影对着我的耳朵说,确实是永淳的声音。
我彻底呆了。
“出了大事!孩儿被追杀,掉进饶河,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回到京城。事关重大,又有蹊跷,孩儿不敢声张,想先告知母后,再去见父皇。孩儿松手了,母后先别出声。”
我赶紧点头。
为了照顾我的睡眠,寝宫里连夜烛都没点。我仔细辨认黑影,的的确确就是我的永淳。可他衣衫不整,面目邋遢,狼狈不堪,额头发烫好像还生着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追杀?谁会追杀永淳?我赶紧拿出干巾给永淳擦拭,让他先换上陛下的衣衫。我不敢点灯,只能摸黑。一番动作,难免会出声响,雨声和雷声倒成了最好的掩护。既然永淳说“事关重大,又有蹊跷”,在问明详情之前,不宜惊动旁人。因我失眠怕扰,宫人夜里都会退到外间,有三道门隔着,外间的声音传不进来,里间的声音自然也传不出去。
换衣服的时候,我发现永淳身上带伤,是刀剑伤,不严重,就算流过几滴血也早被雨水洗净了。这就更离奇了,谁敢伤害皇子?
永淳换好衣服,躺到里侧,盖上丝被。我在外侧躺下,放下床帏,这样就算天亮起来,宫人也看不见他。
“淳儿,可以说话了。本宫眠浅,只要不起身,卯时之前宫人不会进来。”我挨着永淳的头,小声耳语。
“母后……”永淳竟伏在枕上哭了,真是劫后余生的模样,抽泣了好一会儿才说得出话来。我把他搂在怀里,抚摸安慰,心里却七上八下。我对自己说,永淳的个性冷静平和,能让他受这么大的刺激,又这般小心翼翼,必是与其他三位皇子有关,所以,无论听到了怎样的消息,都不可惊慌失措。哪怕是永康发难,也不可迁怒于冯贵妃。是的,那一刻,我下意识地认定自己的儿子都是好的,如果有事,也会出在别个母子身上。
52书库推荐浏览: 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