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儿……我……”
后面的话哽在了嗓子里,一股酥麻的感觉从他脚底窜上,让燕凌远整个人僵在了那里。
那似隐忍着情绪的小姑娘,突然上前抱住了他,将脸埋进了他的怀里。
拜练武而养成的敏感习惯,他能清楚地感受到宁宛因呼吸而微微起伏的身体。
燕凌远抬手,犹豫了一瞬,还是轻轻搭在她肩上。
“怎么了?”
这个举动无疑是极大胆的,甚至算是挑战了宁宛多年接受的礼仪教育,可她还是做了。
“娘亲走了,就再没人完全信我,只有你。”
她声音极轻,带着三分委屈,让燕凌远突然狠狠地心疼了一下。
“我一直都在呢。”燕凌远轻轻地拍了拍她。
那夜宁宛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却翻来覆去久久未能入睡。
定国公府才十分艰难地摆清同齐王府的关系,他们还未歇上一歇,难道北地的边关就要起新的祸事了吗?
去往西南的燕王还未回京,赈灾的银两也不知到了西南灾民的手中没有,若是再起战事,皇爷爷又该怎么办呢?
她翻身从枕下拿出了一只簪子,正是那年上元,燕凌远送她的那支“相思”。
簪子虽不贵,可质量却很好,头起镶嵌的红玛瑙还如当时一般,映着外面照进来的一点光芒。
“相思。”宁宛轻吟一声,将那簪子握在手里,又放到胸前。
“好像这里就是离心最近的地方了吧。”
薛凝玥自那之后,再到秋凉,都未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便是哪家设了宴,邀请人来,也总不见薛凝玥的身影。
而孙毓雯,自打定给了齐王世子,却愈发得意起来。原本她因为十六了还未嫁人,被人说道了许多,如今一朝定了亲事,反而神气起来。
只是贵女们心里都知道,她也不过是抬进齐王府里,给世子做个妾室,若论起来,还真没什么让人羡慕的。
不过也有人道,定国公府做得可是够绝的,那薛凝玥本就是庶出,便是定给齐王世子做妾,也够抬举了,可定国公府丝毫没有这样的意思。薛凝玥闭门不出,生生将机会让给了孙家小姐。
不过齐王世子元方明如今还未立世子妃,孙毓雯虽定了亲事,却只能等着,这件事也便被搁置下来了。
天气渐渐转凉,宁宛畏寒,落花几个早早便将厚些的衣服准备出来,又准备了手炉,清萱阁烧起地龙的时日也要早上一些。
一场秋雨过后,朔京城内愈发萧索起来。落叶铺了满地,好似一夜之间,所有的树便都只剩了枯枝一般。
飞歌跟着楼望楼天学了半年,总算能独当一面。她虽不识什么字,于武学上反倒开窍,连楼望都不只一次夸赞过。
而她也终于能跟在宁宛身边,做一个女护卫了。
落花落雪自然十分高兴,她们几个丫鬟,算上落月落珠,都是个没有功夫的,如今飞歌来了,她们也放心了不少。
毕竟小姐身边,还是用女侍卫要方便一些。
就在朔京城的人们收获粮食、置办冬衣,准备过年时,北地的消息传回了京城。
而这,也是宁宛最为担心的。
十月末,北方已下了一场雪,趁着这场雪,北狄出兵,欲攻打大周的边境。而褚州城驻军首当其冲,已经发往边关。
消息传来时,宁宛望着清萱阁院子里满地的落叶,不知自己心里究竟是什么滋味。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将在后天更新~
燕凌远:管你哪天更新,我不要离开宛儿 ̄へ ̄
第122章 外患(下)
今年的大周似乎异常的多灾多难,去年还只是临江遇到海盗,只需宁王殿下劳累一番,便也没有出更大的祸事,而今年,先是西南出了旱情,好容易想了法子能度过,却又出了北狄的事情。
至和帝派燕王前去西南,本就存了好生整顿的意思,而他还未将西南之事完全解决,北地边关又刻不容缓。
至和帝仿佛一夕之间老了十岁一般,原本健朗的身体,也在即将入冬之时,感了风寒。
“天气寒冷,皇爷爷喝些暖茶。”
宁宛自封了韵容县主,进宫的日子便较之从前,更多了起来。至和帝目今没有嫡亲的孙女,两个在朔京的孙子又都已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不能再带在身边。况且皇室里本就不会将王府的世子常宣进宫。
故而宁宛这个侄孙女,反倒成了至和帝身边的常客。或是奉茶倒水,或是置书研墨,修明殿的偏殿之中,常能出现韵容县主的身影。
圣上似乎尤为喜爱这位县主。不过聪慧漂亮的姑娘总归是得人喜欢的。
宁宛这日又在殿中,为这位操劳的圣上奉了暖茶。
至和帝接过茶来,叹了口气:“若朕身边,都是些如你这般聪明的,也轻松多了。”
宁宛福礼道:“承蒙皇爷爷厚爱,宛儿自知尚有不足,日后仍会不断精进。”
至和帝笑着摇了摇头:“你呀,好虽好,只是越发不像个小姑娘了,才几岁的年纪,反跟个大人似的。你那长兄,小时候也是这般样子,不不,你较他更甚。”
宁宛还未说话,姜老儿却正从外间进来,笑道:“县主天资聪颖,自然比旁人要早慧许多。”
52书库推荐浏览: 晴二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