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刀_九纵【完结+番外】(138)

阅读记录

  观棋不语真君子这话,柳三汴压根儿没想送给戏子谢枢。

  柳三汴接着下棋,装作没听见,倒是清流不堪其扰,出声提醒这位尚书大人,说大人若无事,贫僧便不留了。

  谢枢便不再多话,也不肯走,直到二人下完了眼前这盘棋,才又凑过来看结果——

  竟然是个平局。

  谢枢随手拨弄了一子,棋局便又转势,变得柳三汴占了上风。

  谢枢说,老三你手法多变,看得也远,可惜眼里只有目标,往往忽略了意外之喜。

  柳三汴捻起那颗扭转局势的棋子,目光微滞,静静凝住它看了许久。

  这盘棋里,看似不重要的闲子,不仅仅是言纲,还有言纲能接触到的人。

  这些人,大多是朝廷命官,国之栋梁,一旦被言纲指引,经不住十娘的蛊惑,就会面临被裁撤的危险。

  哪怕他们只是习惯性贪财,也不能幸免。

  陛下通过言纲这块试金石,一辨忠奸,意在清洗朝堂。

  这就是公孙扬让柳三汴开办书院的目的——

  为了培养人才,填补朝中空缺,用天下士子的才能,顺应陛下北伐的心意。

  公孙扬料定三藩之后,陛下会将矛头对准北漠,在此之前,必须肃清吏治,以振经济。

  所谓富国之后,才能强兵。

  柳三汴没想到,陛下这么快就要对北漠用兵,竟然布下这么大一盘棋。

  谢枢提醒柳三汴,正是看中了她的鸿儒书院,想搞一波人才交流,把鸿儒书院的士子,都变成他谢枢的门生。

  良久柳三汴放下棋子,笑得颇有些玩味:

  “多谢先生提醒。”

  谢枢又觉受伤,用眼神表示一句谢谢也太轻了。

  清流向柳三汴投去不耐一眼,柳三汴回以调侃一笑,表示我也不喜欢跟他做交易。

  柳三汴最终还是站起身,朝谢尚书深深一揖,抬眼满是尊敬,却仍不免戏谑道:

  “您可比我,了解亡夫多了。”

  这个亡夫,当然是公孙扬。

  柳三汴没能参透的公孙扬的心思,谢枢却全想明白了。

  纵然公孙扬从来都看不起谢枢,可能这也是一种因爱生恨?

  哎,两个半老头子,都特么活成精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公孙扬厌恶谢枢靠女人上位,但他知道谢枢是个聪明人,才会骂谢枢不自重,表达他的惜才之意,说到底只是爱之深责之切。

  第141章 臣子的忠心

  公孙扬与谢枢两个半老头子之间的陈年往事, 是相爱相杀,还是先爱后杀, 柳三汴一点都不感兴趣。

  她不是看在公孙扬的面上, 依然默许了与谢枢的合作。

  鸿儒书院的士子们,需要一位指引他们入官场的老师, 为他们安排一条容易上手的路子。

  白纸必须得染上一染, 哪怕把纯白变成了污黑,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性。

  有些人从身到心都黑了, 有些人身虽黑了, 心还是白的, 这也就够了。

  此外,谢枢这个兵部尚书,在朝中有一定的话语权, 还是很有必要结交的,可以帮熟人说句话升个官啥的。

  柳三汴想, 程九思这个吏部司主事,身负平定三藩之功归来后,会不会直接越级当了吏部尚书呢?

  看在他上次回去救公孙扬的面上, 还是帮他一次好了。

  程九思一旦当了吏部尚书,士子们就多了一个引路人,也不必指望谢枢了。

  柳三汴这时候,几乎忘了慕容彻是谁了。

  但她依然醒悟过来, 谨记公孙扬的告诫,知道不能有太多私心,否则便难以全身而退。

  柳三汴想,与谢枢合作归合作,偶尔在陛下面前说他几句坏话,他又不会知道……

  柳三汴这边算盘打得飞起,还不时告诫自己清心寡欲,慕容彻那边也准备得差不多,是时候除掉襄城公主了。

  杀人凶手言纲,的确被陛下收服。

  他感激于陛下的不杀之恩,甘愿做了一块试金石,牺牲自己的面子,替襄城公主拉拢她的旧识。

  十娘掌管十三衙门这么多年,知道几乎所有大小官员的阴私,借机结交了不少官吏,或威胁或利诱,总能帮她办事。

  后来十娘式微,这些人见风使舵,立刻撇清关系。

  十娘虽然生气,却没有告发他们,就等着东山再起,能用得上他们。

  虽有谢枢、谢熠、元八涓等人助攻,陛下仍没能将暗中的牛鬼蛇神一网打尽,削得了十娘的臂膀,打不碎她收敛的爪牙。

  这些爪牙当然不会向着一个失势的公主,最多看在钱的份上放点水,发现什么苗头,还能告发襄城公主,又得钱又忠心。

  十娘当然也不会相信他们,但她无非用钱买些零散的消息,或是小小的便利,觉着不会让人看出她的居心。

  在言纲的斡旋下,十娘给吏部尚书陈炳送了三十万两银子,买到了一个陛下欲微服私访,去鸿儒书院慰问士子的消息。

  十娘言下之意,是希望陈炳在陛下面前,推荐鸿儒书院她看好的几个士子,但这依然引起了陈炳的怀疑——

  陛下对薛骋紧追不舍,很快就能抓着把柄问罪其母,襄城公主不担心连坐,还有心思搞人才引进?

  陈炳面上答应,惴惴了好几日,还是去找谢枢试探。

52书库推荐浏览: 九纵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