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宁师太匆匆赶来,忙吩咐小尼姑去取了药酒给冉银花揉了,见她的伤势实在是不便移动,看了眼渐暗的天色,只能另外唤了一名中年的尼姑过来:
“冉施主如今扭了脚踝,走动不得,只得先在我们庵上将养几天了,慧通,你下山去一趟冉家,跟冉施主的家人说清情况,也免得她家里人担心;这天色也不早了,你早去早回。”
中年尼姑应了一声,急忙下山了。净宁又唤了小尼姑给冉银花收拾了一间禅房出来,暂时让她住下。
第181章 弟媳
慧通回来,还带回了冉王氏给冉银花收拾的一个小包裹,另外还有冉王氏说的几句话:“既然伤了脚,就先在庵上住下吧,养好了再回来也是一样的。”
这家人倒是心大……净宁见状,也只能摇了摇头,让慧通把那小包裹给冉银花送过去了。
其实慧通还隐了一句话没说,冉王氏当时拉着她的手还低声问着,净宁主持能不能看在她女儿如此心诚的份儿上,帮上一把,不说方子,哪怕直接给药也行啊。
这母女俩为着这事缠了主持不少时间了,慧通一听也是头大,匆匆搪塞几句就借口天色晚了赶回来了。
明明净宁主持已经跟她们说过了,她只会一些妇科医术,并没有什么生子秘方,而那位冉娘子只要放松心情,不要老是患得患失,顺其自然就好。
可是冉王氏也好,冉娘子也好,这两人竟都不相信,一直以为主持是藏着掖着……主持修心还没修成佛啊,能不烦吗?慧通自然识趣地不会提起这档子事。
就在慧通把小包裹递到冉银花手上的同一时刻,山下的小梁村冉家,刚回家的杨春柳正没好气地看着冉王氏:“娘,今天怎么这时候了都还没有做好饭?”
冉银锁小心地扶着孕肚已经挺出来的妻子坐稳了,急忙解下包袱取出了里面的一包梭子糕:“来,柳儿,先吃点糕点垫垫。”
这包糕点还是她刚刚回娘家的时候,她娘特意花钱给她买的呢,就是担心她怀着身子的人了,时不时地会饿,一时来不及做什么吃的,先吃点糕点也可以顶着。
村里有经验的婆姨们都说她这一胎肚子尖尖的,一定是个男孙,杨春柳也觉得是,她才嫁进冉家没有多久就怀上了,头一胎瞧着还是个儿子,腰杆都挺得格外直。
谁成想先是大姑姐不明不白地从夫家跑回来住了,还成天摆着一张哭丧脸住了这么久,也没见夫家有人过来接,然后自从自己有孕后一直围着自己转的婆婆也分心了。
这不,她今儿去了趟娘家,怕路上颠簸特意让丈夫冉银锁慢赶些牛车,这会儿回来肚子都快饿瘪了,也不知道婆婆和大姑姐两个人在家到底做了些什么,居然这会儿都还没有做好晚饭!
冉王氏也有些心虚,赶紧小声跟儿子冉银锁解释了一句:“这不是你姐在莲花庵里扭了脚嘛,庵里的师父过来报信,说她这两天不能走动,我就收拾了些衣物请师父帮着带过去……”
冉银锁听得一脸的不耐烦:“姐又去莲花庵了?庵里的主持不是都说了她没有什么生子秘方了吗——”
“吓,那是不够心诚就求不到的东西!怎么没有呢?赵家庄那个赵四儿的媳妇,嫁进门以后也是好多年没有开怀,她去莲花庵烧香拜佛可勤了,净宁主持最终被她的诚心打动,给了她生子秘方,那赵四媳妇回去后一连生了两个小子呢!”
一听到儿子说什么没有生子秘方,冉王氏就激动起来,“我们家里没什么银钱,可是还有一颗诚心啊,你姐天天帮庵里担柴挑水,总会打动净宁主持的!”
杨春柳听得差点翻了个白眼儿:“那怎么叫帮,净宁主持不是隔些天就会折了工钱给娘送来吗?”
冉王氏脸色有些胀红,又有些讪讪的:“她一个出嫁的女儿,跟着丁家姓了,回家里住了这么久,吃用哪样不要钱,总不能一直花冉家的钱养丁家的人,回头我的宝贝小孙孙要生下来了,家里要添置的东西多呢,怎么能……”
这当娘的,你说她疼自己闺女吧,她也确实疼,不过看到有银子的时候,也没忘记落好处,不过要不是因为冉王氏这举动,杨春柳早就发作了,哪里还会让冉银花在家里住这么久?
只是私下里觉得这大姑姐实在是傻透气了,这一连几个月地住在娘家,也不见她夫家来人问一声,就算从莲花庵里求到了什么生子秘方,也得有男人跟她生啊!
算了算了,她才懒得费心呢,等过几天大姑姐养好伤回来了,她就让冉王氏给大姑姐打两个蛋做个蛋羹算补一补,正好把大姑姐那只老银镯子给借机要过来。
等吃完了晚饭,一家子打了热水洗漱上了床,杨春柳一下子倒没有睡意了,翻来覆去地有些睡不着,最后忍不住拿指头去戳冉银锁:“哎,我说——”
刚刚朦胧睡去的冉银锁被戳醒了,打着呵欠含糊应了一声:“柳儿,怎么还没睡着啊?”
“我说,你姐要在我们家住多久啊?你那姐夫怎么也不过来看一看!她跟你姐夫两个人是不是——”
也不对啊,如果两个人散了,那冉银花还一脑门子求什么生子秘药啊?杨春柳脑子一转,就把后面半截话给咽下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金重楼 种田文